有没有比较喜欢吃榴莲的小伙伴,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年5月30日,我国正式批准马来西亚的冷冻榴莲带壳整果进入中国市场。
也就是说好吃美味的榴莲大家都可以吃到了哟。
猫山王价格+成熟时间猫山王比较贵,哪怕你是在马来西亚当地吃。
整颗的带壳猫山王榴莲,个头很小,平均重量只有2kg,出肉率约为30%,果肉(含核)部分大概为600g。
大部分榴莲,一年一季,集中在7-9月。
虽然全年都有榴莲,但旺季的品种更多口感更好。
所以每年7月,马来西亚的各地都有榴莲节,会展示和售卖他们最棒的榴莲,你也可以经常看到那种几十马币任吃的榴莲市集。
但猫山王不同,猫山王一年有2季,一般为7-9月是大季,12-1月是小季。
而且猫山王也会搞榴莲节,并不放在传统的7月而是放在12月。
例如今年的12月6日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就有猫山王的榴莲嘉年华。
据说是吃喝玩乐都有,我还挺想去的,就不知道这个时间能否有时间了。
榴莲介绍也就意味着,只要你有心是能在国内买到猫山王的,既然批准了自然会有一堆的供应商(例如绿谷),除了贵了点。
不过知道这个事情的人不多,哪怕是资深吃货们。
不然我也不会傻傻的一直找人代购泰国金枕头了,市面上的猫山王也是少的可怜,这和猫山王本身的产量以及出口数量都相关。
进口马来西亚的榴莲其实挺不容易的。
因为马来西亚的榴莲,都是树上熟。
树上成熟的榴莲,落地之后很容易坏掉,所以在现在的国内市场,榴莲最大份额还是来自泰国。
因为泰国的榴莲5-7成熟就可以采摘,一路漂洋过海,到了中国再慢慢成熟,产量大,运输成本低,更不需要用到冷链技术。
自然成熟掉落的榴莲,只有72小时的黄金赏味期。
自然落果后超过黄金72小时的榴莲,会陆续开始爆口,而已经爆口的榴莲,不是熟了,而是从熟透向变质的开始,是不可以再食用的。
在技术不成熟的时候,树上熟的马来榴莲是禁止进口的。
而现在,整颗果子的液氮冷冻技术已经成熟,在掉落的5-6小时之内,就能将整颗榴莲的中心温度降到0°,所以就可以整颗进口啦~
但是在树上慢慢成熟积累风味的榴莲,味道你们可以想象,比在运输过程中闷熟或者催熟的,当然要好太多!
当然7℃液氮急冻后全程冷链运输的,不可能便宜,要便宜只能去马来西亚吃。
马来西亚榴莲虽然整个东南亚都产榴莲,但真正能吃的榴莲只有泰国和马来西亚。
越南的榴莲也在慢慢的变好中,这主要是因为采取了嫁接的技术,在原有的榴莲树上嫁接马来西亚榴莲的枝条。
而老挝、印尼、缅甸、柬埔寨虽然也有榴莲,但真的都很不好吃。
马来西亚主要有猫山王(D197),红虾(D175),葫芦(D163),苏丹王(D24),红肉(D101),橙肉(D88)等。
泰国主要是金枕头(D159),青尼(D123),长柄(D158)三种。
与其他水果一样,土壤和气候决定了榴莲的品质,加上原产地的优势,马来西亚榴莲的品质远远高于泰国。
国内买不如去马来西亚吃
嬉游君有个朋友,每年7月必去马来西亚,不是为了玩而是为了吃。
还是直接住进榴莲果园里的那种,一日三餐皆榴莲。
之前槟城的宝盛园她是常客,这个榴莲园子位于槟城浮罗山的半山,榴莲种植地一般都是在高坡上,因为高坡日照均匀,且不会囤积雨水,这样生长出来的榴莲品质是最好的。
宝盛园所有房间全是全落地结构玻璃,视野宽阔。
望远可观槟城夜景,近看全是挂满榴莲的高树。
宝盛园有自己的网站,可直接在这上面预订住宿和吃榴莲。
宝盛园的好处是住宿和吃榴莲可以在一起,这样一日三餐都可以吃最新鲜的榴莲。
再加上距离槟城市区也并不远。
https://durian.com.my/
槟城榴莲我觉得最好的品种是黑刺,但产量太稀少,比猫山王都难买。
黑刺的果肉吃起来的口感就跟奶油一样,没有一点纤维感,味道层次很丰富,刚入口的时候非常香甜,后味带有点苦涩。
所以吃一口就会让人上瘾的。
但其实,马来西亚真的到处都是榴莲果园,其它的榴莲果园只是不能住而已但其它都还是挺优秀的。
真正懂的人,会去吉兰丹州、彭亨州吃榴莲
我那朋友,前几年都是去槟城的,后来就改去吉兰丹州(kelantan)和彭亨州(Pahang)的文东、劳勿了,马来西亚那么多州,这个两个州主要产的是猫山王。
这个州不是传统旅行地,一般人也不会过去,猫山王这种一期一会的美味,只有跋山涉水来到产地才配寻到。
好在马来西亚讲中文就可以畅通无阻,这两个州有不少榴莲果园也都是华人的。
每一棵榴莲树,都是从这样一颗种子开始,从播种发芽,到最后枝繁叶茂,开花。
榴莲从树苗到接果,金枕头需要4-5年,长柄需要6-8年,猫山王需要10年及以上,种个榴莲比养个孩子还慢。
2、剥好的榴莲放冷藏还是冷冻。
3、吃不完的榴莲放冷藏还是冷冻。
4、开了的榴莲放冷藏还是冷冻。
以下内容关于《榴莲放冷藏还是冷冻》的解答。
1.都可以。
2.但榴莲保存冷冻比较好,可以存放的时间比较长,如果仅仅是冷藏,只能保存3天左右,榴莲的味道也会发生一丝变化。
3.可以先把榴莲肉取出来,但不要全部取出来,取出来一部分,其余的还在榴莲壳里,一块放起来冷冻。
4.将果肉剥出后,放在密封的保鲜盒或者用保鲜袋装好,防止串味,放入冰箱的冷冻层,等到要吃的时候,一般取出大概100克,稍微解冻,用勺子勺着吃,会有雪糕的口感和风味,会有独特的口感。
5.榴莲也有很多不同的吃法,可以做成奶昔或者进行煲汤都会非常滋补的。
6.把榴莲果肉搅拌至溶烂状,加入等量的牛奶搅拌,然后放进冰箱冷冻室,大概冷冻2小时之后再搅拌一下。
7.榴莲煲鸡是广东的一款名菜。
8.把鸡洗干净并切成大块,核桃仁和红枣洗干净,榴莲肉去果壳,放在一起煲,可以加入少量的姜片。
既然是真爱猫山王,就要拿掉遮羞布,取下美颜滤镜,把猫山王榴莲可能出现的问题赤裸裸的展示出来,说清楚。
此文部分图片有可能引起不适(我就有点不适),提前预警。
再说生果,也就是生蕃薯”,分为两种形态:一种硬、脆、响;一种滑、弹、亮;最直观的就是看核,颜色浅淡,表面粗糙,没长硬实。
目前猫山王榴莲的生果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未成熟时,因意外掉落。
情况可以略分三种: 一,雨打风吹、山摇树晃。
很少见,马来西亚风不大,也不地震。
榴莲树大,踹一脚无响应,趴着的壁虎表示可以接受。
吹落的未熟果很少; 二,个头太大或者果柄角度不对,重量增加,挂不住了。
正常的猫山王个头小、柄长,自然生长很和谐。
如果施肥不当(也分故意的和无意的),果肉早发、过重,果柄没跟上,抓不住,就只能走你!” 三,催熟,猫山王榴莲的生长周期已经很给力了,少则一年三季,多则一年四季。
但总有急性子的人,只争朝夕。
这种情况,猫山王榴莲是不给面子的,集体走你”,让你急! 生摘的我没见过,就不提了。
生果看不出来也掂不出来,每批猫山王都会有个别生果。
不了解猫山王产地的人或商家,进货后有可能发现更多生果,江湖水深,原因不言自明。
再说烧核,之前爱面子,只发了三点烧,现在把烧糊的也发一下。
烧核,其实是果核表面烧灼,不是果肉发生了变质,厉害一点,果核的硬壳会烧穿。
连带着果肉一起遭殃,与烧核接触的果肉,黑、硬、紧,与烤黑了的红薯完全一样,咬不动。
轻度的,一粒果偶尔有几点(不超过3点),除了照相影响聚焦,其它没有任何影响,可以照吃不误。
往往,味道更香(有可能是心理原因,带点烤焦的红薯,也是比别的香)。
重度的,核核都烧,烧遍全核,处处黑黑焦焦(这种肯定商家给换)。
到处抠果肉吃,也是一乐。
烧核的根本原因也只有一个:肥力不匀。
特别是季节头和季节尾,肥、水以及果树的吸收传递组织配合不默契,导致部分果收肥太猛,五内俱焚,走火入魔。
烧核是大面积出现的,往往在季节头两批以及季尾一批,新果园(不是指新种的,是指当年量产榴莲的果园)中出现。
看不出来也掂不出来,可以预测但无法操作,只能大面积的收果、开果,直到烧过一段时间。
重说坏果(之前只带了一句,也没上图),果肉提前或过度发酵,腐败了。
判断方法只需一条:果肉酸了(闻有酸气,尝有酸味),附加特征就是有分离水,果肉变泥,果内膜破裂,果肉迸散。
坏果的成因比生果和烧核要复杂,可以分为几种: 一,冷冻前放置时间太久,超过48小时了,冻之前就发酵变酸了(马来西亚的榴莲就算发酵也不一定裂开)。
二,反复冷冻,液氮冷冻的榴莲属于快速急冻(保持细胞结构,保鲜,纤维不断裂)。
如果运储不当,多次解冻再冻结,果肉就会抓住机会自嗨,独自饮酒醉,等您打开,就只剩下宿醉酸气了。
这里要多说两句,一是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榴莲,水分有多有少,水分含量大的,可能一次复冻就开始发酵了,必须严格地冻、储、运,全程不失温。
二是长储果,不是当季果,已经在冻库里存了半年到一年,出货时再冻结实一点,这种也容易水包,容易发酵。
三,配送和取货时间,冷冻榴莲是按生鲜配送,冰袋保温,泡沫箱或铝箔箱隔温。
一旦配送时间过长,或者取货过晚,冰袋融解,榴莲解冻,在那样一个密闭空间内,不需要剧本,直接发酵。
写到这里,还是有点不适。
正好可以提醒一下大家,以上三种情况出现的少的商家,是了解猫山王榴莲的,是了解产地的,也是掌握冻、储、运要求的,更放心一点。
最后,开一粒果,补一补审美。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