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8日,载有239人(其中中国大陆153人,中国台湾1人)的MH370航班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途中失联,被称为“航空史上最大的谜团”。
近十年来,许多中国失联乘客家属仍没有放弃推动搜寻工作,并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正义。
2024年3月8日是马航MH370事件发生十周年的日子。
据东方网报道,2月28日晚,记者连线失联乘客中方家属代表姜辉得知,部分失联乘客中方的家属将于近日前往马来西亚吉隆坡,参与由马来西亚方面组织的家属通气会。
据姜辉介绍,马来西亚交通部长也会出席此次会议,马方将在会议后的同一场地召开新闻发布会,“是他们主动提出来的,可能有重大事项发布,(因为)往年没有这个环节”。
10年过去,此事还有哪些最新进展?
开庭
40多名乘客家属提起诉讼
已有110余名家属和解
马航MH370航班是原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77飞机,2014年3月8日由马来西亚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途中失联,航班上共有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其中中国乘客154名。
2015年1月29日,马来西亚民航局宣布MH370已失事,并推定机上239人已遇难。
11月27日,这起航空运输损害责任纠纷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据了解,共有40多名乘客的家属提起了诉讼,案件于去年11月27日至12月6日期间在北京朝阳法院分别开庭审理。
乘客家属的代理律师介绍,这起案件的被告共有五个,分别是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又称老马航,马来西亚国际航空有限公司又称新马航,美国波音公司,飞机发动机制造商英国罗罗公司和德国安联保险集团。
在诉讼请求上,40多名乘客的家属不尽相同,但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要求通过案件审理查明MH370航班失联事件的真相,二是赔偿问题。
据了解,这次案件庭审最大的难点还是在于事件真相的查明。
MH370航班乘客家属代理律师张起淮表示,这次开庭我们提出被告是责任方,被告是责任方那么他就有义务去举证,去举证自己没有责任。
现在举证不能或者举证不够、举证不全是这个案子审理过程中留下的巨大空洞。
据了解,乘客家属提起的民事赔偿金额在1000万至8000万元人民币之间,因为各家的情况不同所以数额也不同,赔偿费用中很大一部分是精神损害抚慰金,高的有三四千万元。
另据了解,除了此次在北京朝阳法院提起诉讼的40多名乘客的家属外,其他110余名乘客的家属均已和5名被告达成和解,签署了和解协议,领取的款项在250万到300万元人民币之间。
据都市快报报道,这次开庭,家属的诉求核心依然是“找到人”。
很多马航失联者家属,在这十年等待中从不放弃。
有个父亲一直在给儿子充话费,期盼有一天电话能打通……
寻找
有残骸碎片,有事故报告
然而飞机下落呢?
10年来,有关马航MH370失踪的各种猜测一直困扰着世界。
2018年5月,搜寻工作宣布结束。
同年7月,马来西亚政府公布共计822页的调查报告,表示仍无法确定航班失联的真正原因。
马来西亚政府2018年公布的报告显示,应答器关闭后,飞机在人为操作下突然急转弯,掉头折返。
马来西亚空军的初级雷达显示,MH370进入越南领空后,飞机急速左转,飞回马来半岛上空。
它在槟城(机长的家乡)附近侧飞转弯,向西北方向飞过马六甲海峡,然后飞往印度洋安达曼海,在那里它从雷达上消失了。
12月12日,MH370“碎片猎人”布莱恩·吉布森和技术专家理查德·戈弗雷联合发布报告称,基本确认马达加斯加渔民塔塔利在海边拾到并被妻子当作“洗衣板”长达5年的金属板,是MH370客机的左起落架耳轴门部件,且其损伤情况可以证明,起落架在客机接触海平面时处于放下状态。
12月14日,据参考消息援引英媒报道,马航MH370起落架舱门残骸于马达加斯加岛被发现,经分析,起落架在撞击时或处于伸展状态。
报道称,这表明直到飞行终止前,一直有一名飞行员处在工作状态,也就意味着MH370的坠毁可能是迅速且故意导致的,因为当飞机必须在水面紧急迫降时,飞行员通常不会放下起落架。
此前还有报道称,MH370航班的机长可能患有抑郁症。
据红星新闻上月报道,最近的一项研究,让一个此前未被搜索的新区域浮出水面。
12月底,两名专家声称如果在该区域进行搜索,MH370航班失踪之谜可能会在“10天”内解开,呼吁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当局以及美国“海洋无限”海底勘探公司展开新一轮搜寻。
这项研究由两位专家联合完成,其中一位是让·吕克·马尔尚,曾任欧盟委员会航空项目官员和欧洲航天局研究员;另一位是帕特里克·布莱利,曾是法国空军飞行员、法航机长,拥有44年的航空经验。
布莱利解释道:“根据水下测量,我们确定撞击区的深度约为4000米,位于断岭以南。
我们相信MH370的残骸就位于该区域内某种海底高原(相对平坦的高地)之上”。
新提议的搜索区域(绿色) 来源:红星新闻
马航这十年
两起重大空难,曾濒临破产
马航MH370事件发生仅仅4个月后,该航司的另一场空难就再次震惊全球——2014年7月17日,MH17航班在乌克兰东部上空被击落,283名乘客和15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这使得马航本已跌入谷底的安全信誉再次遭受重创,一度濒临破产。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数据,2009年至2013年间,平均每年有517人因商业航空事故死亡。
而马航一家航司在一年内的空难事件,就超过了这一死亡人数。
2014年8月,这家拥有77年历史的航司股价,已经从2012年的峰值跌去了85%。
2015年9月1日,新生的马航——马来西亚航空有限公司(MAB,简称“新马航”)正式投入运营,在重组之后,新马航裁员了6000名员工,削减了机队规模,减少了长途航班班次,试图重塑品牌形象。
但三年过去,新马航仍然是亏损状态。
马来西亚政府曾牵头法航、荷航和日本航空谈判收购意向,但这些尝试都失败了。
接着,疫情爆发,交通中断,全球航司都在破产、裁员的边缘挣扎。
本已“濒死”的新马航却因祸得福,熬到了疫情后需求爆发的时候。
该公司在第4季度创下20年以来最好的单季度业绩,税后净利达道11.46亿林吉特(约合17.4亿元人民币),并成功将全年净亏损从财年的16.5亿林吉特,收窄79%至3.44亿林吉特。
同时,马来西亚航空有限公司(MAB)也重新进行债务重组,变为马来西亚航空集团有限公司(MAG)。
“我们每一天的现金流都是正的。
”MAG董事经理Datuk Captain Izham Ismail表示。
截至10月底,马航母公司还有52亿林吉特(约合79亿元人民币)的现金余额。
Datuk Captain Izham Ismail表示,这部分余额将用作投资,以增强马航的产品和服务,例如新飞机座椅和更高质量的机上餐饮。
编辑|卢祥勇 杜波
校对|何小桃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东方网、央视新闻、红星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此展是2024国际工艺美术教育院长论坛暨亚洲漆艺交流项目之一,展出马来西亚著名华裔作家、画家朵拉精心创作的南洋风水墨画作品。
朵拉本名林月丝,1954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福建籍华侨华人最聚集的槟城。
在文学领域,她著有52部个人作品集,荣获国内外文学奖60余项,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并收入多地教材;在绘画领域,她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水墨画创作,被称为融合马中文化的“南洋风水墨画”,已举办26次个人画展。
11月20日,“听香·廿七——朵拉南洋风水墨画展”在位于福建福州的闽江学院美术学院开幕。
朱婷 摄 “我常常说,中文写作和水墨绘画是我的精神故乡。
”朵拉说,她已是马来西亚第三代华人,祖父从福建泉州惠安县赴马来西亚槟城谋生,而她之所以还会说中国话、能用中文写作,要感谢父亲把她送去华文小学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
从中文写作到绘画,也受到父亲的影响。
画展上,槟城的日光、维港的海风、榕城的葳蕤在纸端一一展现。
朵拉第一次走出马来西亚,回到中国办画展,就是在福建福州,今天第二十七场画展又回到福州,她觉得意义非凡。
“我曾在三坊七巷住,清早和晚上任我走来走去,看到很多三角梅。
我把三角梅画了,而背景画上了南洋色彩、娘惹色彩。
”朵拉说,希望她画中的花开成人们心中的花。
记者了解到,此次画展将持续至12月1日,不仅面向闽江学院师生开放,也欢迎市民免费参观。
画展还特别设置了通识教育与美育大讲堂和文化沙龙,邀请朵拉深入解读南洋风水墨画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
(完)
这两项新法的核心在于试图从法理上重新定义菲律宾在南海的管辖范围,进而对南海岛礁的主权声索提出挑战。
菲律宾的这一举措被视为试图改变南海现状,强化其在区域内的战略影响力。
在新法的框架下,菲律宾政府妄图将部分南海岛礁直接纳入其管辖范围,并通过派出海警船和海军舰队在所谓的专属经济区内巡航来实现其领土主张。
菲律宾政府的这一行为不仅侵犯了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也引发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响。
中国外交部已明确表示,菲律宾的这一新法严重侵犯了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中方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
面对菲律宾的挑衅行为,中方迅速做出了坚决回应。
中国外交部表态,强调菲律宾的“海洋区域法”和“群岛海道法”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不能改变中国对南海岛礁拥有的无可争议的主权。
中方的这一立场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支持。
中国国防部明确指出,中方敦促菲律宾即刻终止任何可能加剧争议、使局势更为复杂的单方面行动,并着重强调,中国军队将坚决采取必要措施,反击任何侵犯与挑衅行为,以确保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不受侵害。
同时,中国海警在黄岩岛周边海域持续进行的例行巡逻,彰显了中国对该地区岛礁的实际掌控力。
在此背景下,马来西亚也表达了对菲律宾新法的关切。
马来西亚政府认为,菲律宾的做法已经越过了马来西亚基于国际法制定的1979年新地图边界线,并就此向菲律宾发出了抗议照会。
这一系列的反应表明,菲律宾的行为已经引发了南海区域的紧张局势,对区域和平稳定构成了威胁。
菲律宾推出“海洋区域法”和“群岛海道法”的策略背后,显露出其在南海地区扩张影响力和增强主权声索的企图。
菲律宾政府似乎试图借助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支持,通过法律手段为其在南海的行动提供依据,并试图在国际社会中占据道德高地。
然而,这一行为不仅激化了南海争议,更有可能将区域局势推向一个更加紧张和不确定的方向。
面对菲律宾的挑战,中国政府和军方已经明确表示,将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中方的表态和行动展现了对南海岛礁主权的坚定决心,同时也对菲律宾的行为提出了严正警告。
在此情况下,南海地区的军事和安全形势可能会出现新的变动,中方有可能采取更多措施来加强对争议海域的控制。
与此同时,马来西亚等其他南海周边国家也对菲律宾的行为表示了担忧和反对。
马来西亚政府的抗议照会表明了其对菲律宾越界行为的不满,也反映出南海争议的复杂性和多方利益的交织。
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海局势可能会进入一个混合战的状态,各方势力的博弈将更加激烈。
南海争议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多方声索和地缘政治的纠葛上,还涉及丰富的海洋资源和重要的战略位置。
争议区域涉及中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多个主权国家,每个国家都基于自身的历史、法律和国家利益提出主权声索。
此外,南海地处东亚和东南亚的交汇点,是重要的国际海上通道,对于区域乃至全球的贸易和能源运输具有关键意义。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