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清明节,很多人会祭拜往生的亲友。
实际上,每年有几个时间节点,人们都会通过烧纸这一形式,为远方”的亲人捎”去一些物资”,希望他们在另一个地方不再缺衣少食。
可是,为什么是要通过烧纸呢?
人们在清明为祖先烧纸。
摄影/Supawit,来源/图虫创意
古人的冥界想象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上古时期的中国人脑海里,冥界是怎样的。
殷商时期,商人重鬼好祀,《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武王伐纣、商周易代后,周人承续殷商遗风,在祭祀鬼神方面毫不含糊。
而且,周人还提出魂魄说,《易经·系辞》言: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意思是精神气质合而构成生物,灵魂是生老病死的根源,由此我们可以探知鬼神的情态。
其后,《左传》将《易经》中的精气”游魂”的概念进一步发挥,明确提出魂魄的观念。
书中,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同时也是孔子的偶像子产说: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
用物精多,则魂魄强。
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
”魂魄魂魄,魄为阴,魂为阳,两者是有区别的。
《列子》《管子》《礼记》等书也对魂魄说做了一系列阐述。
《礼记·祭义》中有一段宰我与孔子的对话:
宰我曰:吾闻鬼神之名,而不知其所谓。
”子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
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
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着也。
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
百众以畏,万民以服。
”
这段话的意思是,当人去世,若魂气盛,则为神”,可升天,若形魄盛,则为鬼”,要入地。
总之,先秦诸多典籍中都谈到魂魄形气之说,可见这种观念在当时有多么盛行。
那么,魂魄到底是什么?其实,魂魄是指支配人思想与肉体的精神力。
其中,用于支配形体举动的精神力,为魄;用于思虑计度方面的精神力,为魂。
人死后,若精神力不舍得离开肉体,或是舍不得自己的家园,那么就是魄盛,如此将留在地上为鬼。
那些思虑清纯者,死后则能坦然地离开肉体,那么就是魂盛,就能升至天上,像周文王的神灵那样升降天庭,陪伴在天帝身边,时刻得到天帝的教诲(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不过,典籍中记载的那些能死后升天的人,基本都是帝王或卿大夫,还有一些小臣,基本都属于统治阶级。
百姓似乎死后都很魄盛,所以大概率会成为鬼。
鬼虽然也属于神的一种,但毕竟没有在天上那么逍遥自在。
弄清楚了鬼”的来历,再来看鬼”要安置在什么地方。
先秦诸多典籍中记载,鬼所在之地,一般被称为地下、九泉、黄泉、蒿里等。
现代人对蒿里比较陌生,其实它从战国末年到汉朝在民间都比较流行。
在佛教的地狱观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观念中的鬼,跟天上的神灵一样,都具有降福降祸的能力,因此地位比较高,常跟神一起被称呼为鬼神”,比如那句著名诗句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时期所说的鬼,跟佛教所说的在地狱里上刀山下油锅不是一回事。
地下、九泉、黄泉、蒿里等,可以被统称为冥界”,跟人间差不多,鬼在这里过的生活跟在生前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还有阶级之分,身为奴隶者在地下依然是奴隶,必须为主人服劳役。
老百姓在地下依然是百姓,该干的劳役还得干,该交的税别想少给。
而那些没能升天的王公贵族们,他们在冥界依然过着统治阶级的生活,可以趾高气昂。
这种观念反映在《西游记》里,就是李世民来到冥界,十殿阎王一起来热情迎接:
十王出在森罗宝殿,控背躬身迎迓太宗。
太宗谦下,不敢前行。
十王道:陛下是阳间人王,我等是阴间鬼王,分所当然,何须过让?”太宗道:朕得罪麾下,岂敢论阴阳人鬼之道?”逊之不已。
太宗前行,径入森罗殿上,与十王礼毕,分宾主坐定。
约有片时,秦广王拱手而进言曰:泾河鬼龙告陛下许救而反杀之,何也?”太宗道:朕曾夜梦老龙求救,实是允他无事,不期他犯罪当刑,该我那人曹官魏征处斩。
朕宣魏征在殿着棋,不知他一梦而斩。
这是那人曹官出没神机,又是那龙王犯罪当死,岂是朕之过也?”十王闻言,伏礼道:自那龙未生之前,南斗星死簿上已注定该遭杀于人曹之手,我等早已知之。
但只是他在此折辩,定要陛下来此三曹对案,是我等将他送入轮藏,转生去了。
今又有劳陛下降临,望乞恕我催促之罪。
”
影视剧中的阎罗王。
来源/电视剧《西游记》截图
十殿阎王在李世民面前毕恭毕敬,极尽谦卑之态,彷佛他们是李世民的臣子。
理解了这一冥界社会生态,我们就能明白,秦始皇为什么要倾举国之力打造兵马俑,就是为了让自己死后有资本在地下世界继续称帝。
兵马俑。
来源/纪录片《兵马俑探秘》截图
也正因为冥界跟人间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所以当时就有人把鬼视为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的人,或是与人不同种类的生物,《论衡·订鬼篇》引当时人的话:一曰,鬼者,物也,与人无异。
天地之间,有鬼之物,常在四边之外,时往来中国,与人杂〔厕〕,凶恶之类也,故人病且死者乃见之。
”
这种把冥界看成是跟人间无异的观念,历史上未曾改变。
中国人烧纸钱给逝去的亲朋好友,就是因为相信冥界也是一个使用货币交易的社会。
那纸钱为什么一定要通过焚烧的方式才能汇”到冥界呢?上古时期,人们在祭天时有一个重要的环节——燔燎,即通过焚烧牲畜和玉帛,来作为凡人与上天沟通祈愿的途径。
当时人的观念中,鬼神是有同等地位的,后来虽然鬼神分家,鬼的地位日趋下降,但是通过焚烧实物给另一个世界沟通祈愿的习俗却保留了下来。
后来,阴阳观念兴起,古人相信,纸钱未烧之前是实物,属阳”,被焚烧之后化为乌有,属阴”。
虽然,纸钱焚烧后还会留下一些纸灰,但纸灰已经有了五行中土”的属性。
总之,焚烧是沟通冥界与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只是这种手段是单向的,冥界之人无法给予阳间之人反馈。
冥界之人若要主动跟人间沟通,还需要通过托梦、附身等其他手段。
不过,在中国古人的脑洞中,鬼也是会死的。
蒲松龄说:人死为鬼, 鬼死为聻(jiàn)。
鬼之畏聻,犹人之畏鬼也。
”冥界跟人间一样,是有日月的,而聻生活的世界却是没有日月,常年昏暗。
《聊斋志异》中有个故事,讲的就是一个叫端娘的鬼去世后,托梦给她的情人戚秀才的正妻——已经死去的鬼妻,让鬼妻和戚秀才夫妇做道场超度她,让她重新成为鬼。
于是,戚秀才的鬼妻就在冥界做超度聻的道场,还找了好几个鬼和尚,日方落,僧众毕集,金铙法鼓,一如人世”。
既然跟人间一样做道场,估计也免不了要烧纸给聻。
脑洞既然已经开了,不妨再推理一下,冥界有没有银行?严格来说没有,因为历史上中国第一家冠以银行之名的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于1897年5月27日,最早的国家银行是1905年创办的户部银行”,后称大清银行”。
不过,阴司其实是具备中国古代金融机构才有的功能,例如钱庄。
在《西游记》中,李世民在冥界游览时被一群孤寒饿鬼缠住,索要钱钞盘缠。
李世民说自己身上没带钱,崔判官告诉他:陛下,阳间有一人,金银若干,在我这阴司里寄放。
陛下可出名立一约,小判可作保,且借他一库,给散这些饿鬼,方得过去。
”李世民只得立了借钱的文书,这才有钱散给这群孤寒饿鬼,才得以脱身。
可见,阳间的人可以将真金白银寄放在阴司。
除了烧纸钱,中国人还烧纸糊的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甚至是房子等物,人们相信冥界的鬼具有跟人一样的物质生活需求。
只是,纸钱、纸电视、纸电冰箱这些东西被烧”到冥界后又是怎么配送的呢?目前来说,笔者尚未找到冥界有快递公司或邮政局等机构的相关资料。
不过,既然烧的物件都是与时俱进,那么冥界现在也很有可能有快递公司或邮政局。
同样,人间存在的腐败堕落,冥界也会如出一辙。
《西游记》中,明明李世民的寿命止于贞观一十三年,崔判官却因感念旧主,就徇私枉法,私自将一”字上添了两画,蒙骗阎王,让阎王误以为李世民还有二十年的阳寿;乌鸡国的国王被妖怪变成的全真道人推入井中淹死,妖怪又变作国王模样,占了他的的江山。
国王的亡魂却不敢向阴司阎王伸诉冤情,只因为十代阎罗是他(妖怪)的异兄弟”,怕阎王不会秉公执法。
倘若阎王一向都是秉公执法,则不会给人造成他会徇私枉法的印象。
谁的地狱更恐怖:佛道两家的竞争
在古代民间神话中,冥界一开始跟天界一样,是由天帝直接管辖的,所以鬼的地位跟神也差不了多少。
后来,天帝可能是嫌麻烦,就将冥界的直接管辖权交给了冥神,冥神则对天帝负责。
秦汉时期的冥神,有地下主、蒿里、梁父、泰山神(黄神)等等。
冥神以下,还初步建立了官僚组织,根据1935年从蒲田路出土的一件汉代殉葬瓦盆内的文字来看,地下官吏的官阶,从下往上,为墓主、墓令、亭长、游击(檄)、丘丞、地下二千石、侯、伯、卿、耗里(蒿里)伍长,这种官阶的设定跟汉代政府的官制是差不多的,最大的不同就是耗里(蒿里)伍长的地位比人间的同行高多了,为仅次于冥神黄神的官员。
可见早在东汉之时,地府的组织已经相当完整。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
为了劝人向善,不做恶事,佛教采取了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
胡萝卜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一个没有痛苦和危难的世界,生活在此世界的民众皆是诸上善人”,无诸苦痛,故名极乐”。
大棒就是十八层地狱,那些造了重大恶业的众生,死了以后会堕入那里受苦受难,像什么上刀山下火海,折胳膊断脚筋,在地狱里都算是轻量级的刑罚。
正是因为地狱可怖,所以中国人对于地狱有着很深的畏惧心。
心存畏惧,人就会去恶从善,就连那些平日里为非作歹之人也会因为怕死后堕入地狱而悔其秽恶,化而迁善”。
因此,地狱之说,有利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道教为了自身的发展,也只得接受佛教的这一观念和想象,构建出自己的地狱。
并且,道教为了跟佛教竞争,所描绘的地狱比佛教还要阴森恐怖,在此不再细说。
地狱十王经变图卷(局部)。
来源/敦煌壁画
不过,道教的地狱只是冥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了囚禁生前罪孽深重的亡魂之地。
无需囚禁的亡魂,则可以生活在地狱之外的冥界,过着像人间一样的生活。
《西游记》中的冥界,还有个有趣的设定——枉死城。
那些枉死之人,虽然不用下地狱,但是因为没有钱钞盘缠,是没有资格生活在冥界的普通城镇乡村的,只能生活在枉死城。
也正是为了要超度他们,唐太宗才决定还阳后要做一个大型的水陆大会。
但是,唐太宗没有想到,这些枉死城的鬼居然还能为朝廷所用。
《太平广记》记载,唐高宗时期有个叫明崇俨的人,小时候他父亲在安喜做县令时,手底下一个衙役颇有道术,他就跟着这个衙役学习道法,不但会见鬼,而且会役使鬼,当然,这些鬼都是孤魂野鬼,他们愿意受人驱使,恐怕还是为了能混口饭吃。
明崇俨长大后,民间有所传闻,他能驱使鬼神为其效力。
唐高宗听闻后,将其召入宫中。
明崇俨在二圣”唐高宗和武则天面前屡次展示其鬼神之术,深得二圣”的信赖,二圣”对其深信不疑,后武则天任命明崇俨为正谏大夫。
武则天在政治斗争中杀人如麻,冤死鬼作祟成为她的心病,明崇俨的职责就是率领一群孤魂野鬼对付那些冤死鬼,为武后作厌胜事”。
679年,明崇俨被人刺杀在家中后院,《新唐书》上说他是被强盗所杀。
就这样,一群鬼的大老板,最终被凡人所杀。
综上所述,在中国上古时期的冥界想象中,有冥界而无地狱;而在佛教的冥界想象中,则有地狱而无冥界。
后来,道教将本土冥界思想和佛教冥界思想合二为一,创造出了一个既有冥界又有地狱的崭新冥界。
《西游记》中的冥界,采用的就是这种崭新的冥界体系,冥界中既有无罪之人所生活的冥界,也有惩罚有罪之人的地狱。
死去之人究竟去往何方,要看冥界的行政部门——地府的判决。
李世民游地府。
来源/电视剧《西游记》截图
那么,烧纸到底有没有用?严格来说,需要控制下程度。
假设冥界真的存在,并且冥界之人也确实能收到阳间之人烧的纸钱,那么十几亿中国人同时烧纸钱,庞大的现金流入必然会导致冥界严重的通货膨胀。
冥界的物价会急剧上升,货币大幅贬值,鬼”们对货币的信心荡然无存,整个冥界社会的经济、金融活动就会失去了依据,再也无法正常进行。
《聊斋志异》端娘的故事中,戚秀才的鬼妻夜夜来与戚秀才相会,有一天,鬼妻向戚秀才哭诉,说她明天就要去山东投胎了,投的还是个有钱人家,以后就不能与戚秀才行夫妻之事了。
于是,夫妻俩找来端娘,让她给想想办法。
端娘叫戚秀才烧十提纸钱给她,她拿这钱去贿赂一下鬼差,也许能让他缓几天。
果然,有钱能使鬼推磨,戚秀才的鬼妻得以推迟十天去投胎。
但是,十天之后,鬼妻还是不想走,夫妻又找端娘想办法。
端娘说势难再谋。
然试为之,非冥资百万不可”。
贿赂个普普通通的鬼差,就要冥资百万,可见冥界的通货膨胀已经到了什么地步?后来,鬼差暗箱操作,找了个别的鬼替戚秀才的妻子投胎去了。
退一步来讲,民间烧的纸钱,有的是天地银行”发行的,有的是冥通银行”,有的是地府银行”,有的是天地通用银行”,五花八门,你真的认为这些纸币能在冥界通行?冥界的铸币权都被阳间之人给掌握了,那么冥王如何对天帝交代?
清明节烧纸钱。
摄影/潘笑冲,来源/图虫创意
回归到现实,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烧纸钱不仅浪费钱财,还会产生许多空气污染物,且易引发森林火灾,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总之,寄托哀思的方法有很多,贵在心诚意敬,希望大家能够采用更为安全、环保的方式祭祀,既要尊重逝者,也要保护环境,让新观念、新风尚蔚然成风。
参考资料:
1、陈弱水主编《中国史新论·思想史分册》,中央研究院·联经,2012年
2、陈文英《中国古代汉传佛教传播史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
3、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中华书局,1983年
4、萧登福《先秦两汉冥界及神仙思想探原》,文津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
” 这命啊,是我们呱呱坠地就定下的,运呢,带着几分捉摸不定的神秘劲儿,可风水,却和我们的生活紧紧绑在一起,相互影响。
都说风水能滋养人,可别忘了,人也能涵养风水。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三处顶级风水,把它们养好了,一生都能顺风顺水。
管好嘴,福运自来 《礼记》里讲:“君子不失口于人。
” 这话真说到点子上了,守住嘴巴,就少了很多过错,话要是太多,准得出岔子。
就拿温庭筠来说,他那才华,在唐代那可是数一数二的,诗词写得那叫一个绝,可就是这么个才子,一辈子科举都没考上,过得那叫一个坎坷。
为啥呢?就和他管不住嘴有大关系。
温庭筠在宰相令狐绹的书馆里做事,有一回,令狐绹问他一个典故的出处,他马上就答出来是《庄子》。
本来这事儿挺正常,可他偏不,接着就嘲讽人家:“相国大人,《庄子》又不是啥冷门的书,您平时还是得多读点古书。
” 这话一出口,满满都是瞧不起人的意思。
令狐绹心里能舒服吗?肯定不能啊,打这以后,就慢慢疏远他了。
你看,就因为管不住嘴,把自己的前程都搭进去了。
在生活里,我们也常常因为说话吃亏。
就像我有个朋友,在公司开会上,领导提了个方案,本来大家都没意见,他倒好,站起来就挑刺,话还说得特别难听,一点面子都不给领导留。
结果呢,后面有好的项目,领导都不考虑他,他还纳闷自己咋就没机会了。
其实啊,人与人之间,靠的就是相互尊重、相互成全。
你说话让人舒服,别人才愿意和你打交道;你要是口无遮拦,谁还想靠近你? 一个人的嘴,就是他的风水。
咱们得修好口德,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就烂在肚子里。
就像网上很流行的一句话:“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 你说出去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别人心里的一道光,也可能是一把刀。
多说好话,多鼓励人,结下的都是善缘,路自然就越走越宽。
攒人品,好运自至 古人常说:“君子以厚德载物。
” 德行,就是我们在这世上闯荡的底气,是一个人最大的底牌。
一个人要是人品好,运气都不会太差。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富商,事业做得很大,买了块地,盖了大别墅,就请了个风水大师来看风水。
去别墅的路上,后面有车要超车,富商每次都主动避让,还念叨着:“人家超车肯定是有急事,让他们先走吧。
” 到了镇上,车速也放慢了,一个小孩从巷子里冲出来,他赶紧刹车,还笑着说:“小孩子打闹,后面保不准还有人,等会儿再走。
” 好不容易到了别墅门口,刚要开门,后院突然飞出来几只鸟,富商又停住了,跟大师说:“估计有小孩在树上玩呢,现在进去吓到他们,摔下来可就不好了。
” 大师听了,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富商说:“你送我回去吧,这房子的风水不用看了。
” 富商一脸懵,问为啥。
大师感慨地说:“有你在的地方,就是风水宝地。
” 你看,这就是人品的力量。
一个人的善良,从他的一举一动里就能看出来。
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我认识一位老师,在学校里,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同事,都特别真诚、热心。
学生有困难,他第一个帮忙;同事需要教学资料,他也毫无保留地分享。
后来,他评职称的时候,全票通过,大家都打心底里支持他。
他的好人品,就是他最好的运气。
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修行,每一次真诚待人,每一回踏实做事,都是在积攒人品。
你付出的善意,最后都会回馈到自己身上。
所以,余生啊,一定要修好自己的德,多行善事,好运自然会来。
调心态,风水自好 杨绛先生说过:“你的人品是你最好的运气,你的心态是你最好的风水。
” 这话说得太对了。
很多时候,我们的心态,决定了生活的样子。
我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有个小女孩叫露露,她不会游泳,也不会飞,她养的小鸭子也一样。
露露每天都带着小鸭子去池塘边,看着别人游泳、飞翔。
一开始,我还在想,这故事后面肯定是小女孩和小鸭子学会了这些本领。
可当我看到漫画的下半部分时,我被深深触动了。
结局只有一句话:“日子一样很快乐!” 你看,有时候我们总觉得,只有自己拥有了什么,才能快乐,其实不是这样的。
学会欣赏别人的成就,为别人鼓掌,也是一种智慧。
就像在工作中,同事升职了,有的人心里就不平衡,到处说人家坏话;可有的人呢,真心地祝贺,还向人家取经。
这两种不同的心态,带来的结果也截然不同。
前者只会让自己陷入嫉妒的泥沼,过得不开心;后者却能不断提升自己,收获更多机会。
丰子恺先生说:“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
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 我们怎么看待这个世界,世界就会怎么回馈我们。
当我们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生活也会对我们温柔以待;要是我们整天怨天尤人,那生活里到处都是烦心事。
人生的风水,其实就在我们心里。
心善了,看什么都美好,好运自然就来了;心宽了,不斤斤计较,烦恼也就没了;心安了,踏实过日子,福气才能留得住。
人生就像一场戏,我们没法决定命运这个编剧写什么剧本,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怎么演。
命是天定的,可运却是我们自己能创造的。
人生的下半场,愿我们都能慎言慎行,多关注生活里美好的东西,少去议论别人的是非;真诚待人,踏踏实实地做事;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放宽心态。
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海阔天空,充满阳光。
未来的日子还长,希望我们都能记住这三处风水,好好经营自己的人生,让生活越过越精彩。
“三才五格取名法”是常用的取名方法,下面给各位看官做一下简单介绍。
一、三才五格的基本概念 三才五格取名法是一种结合中国传统易学和数理学的起名方法,通过分析名字的天格、人格、地格、总格和外格的数理关系,来判断名字的吉凶。
三才:天格、人格、地格 天格:代表天命,由姓氏笔画数决定,象征先天条件和家族背景。
人格:代表人和,由姓氏和名字第一个字的笔画数相加得出,象征个人的性格和能力。
地格:代表地运,由名字的笔画数相加得出,象征个人的运势和后天发展。
五格:在三才的基础上增加了外格和总格。
外格:由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和姓氏的笔画数相加得出,象征个人的社交关系和外部环境。
总格:由整个名字的笔画数相加得出,象征个人一生的总体运势。
二、三才五格的计算方法 1.天格: 单姓:姓氏笔画数加1。
复姓:复姓两个字的笔画数相加。
2.人格: 单姓单名:姓氏笔画数加名字第一个字的笔画数。
单姓双名:姓氏笔画数加名字第一个字的笔画数。
复姓单名:复姓第二个字的笔画数加名字的笔画数。
复姓双名:复姓第二个字的笔画数加名字第一个字的笔画数。
3.地格: 单名:名字笔画数加1。
双名:名字两个字的笔画数相加。
4.总格: 姓名全部笔画数相加。
5.外格: 单姓单名:外格为2。
单姓双名:总格减去人格之差再加1。
复姓单名:总格减去人格之差再加1。
复姓双名:总格减去人格之差。
三、三才五格的吉凶判断 1.吉数:如1、3、5、13、63、81等,象征吉祥如意。
2.次吉数:如6、17、29等,象征相对吉祥但不如吉数。
3.凶数:除吉数和次吉数外的其他数,象征不吉利。
四、三才五格取名的操作步骤 1.确定笔画数:根据姓氏和名字的字义、音韵及五行属性,确定每个字的笔画数。
2.计算三才五格: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天格、人格、地格、外格和总格。
3.分析吉凶:根据三才五格的数理关系,判断名字的吉凶。
4.调整优化:如果名字的吉凶不符合预期,可以通过调整名字中的字来优化。
五、案例分析 以“李世民”为例: 天格:7(李)+ 1 = 8(金) 人格:7(李)+ 5(世)= 12(木) 地格:5(世)+ 5(民)= 10(水) 总格:7(李)+ 5(世)+ 5(民)= 17(金) 外格:17(总格)- 12(人格)+ 1 = 6(土)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李世民”的姓名在五行上较为平衡,天格和地格的数值均为吉祥数,人格数为大吉数,表明其性格温和、有内涵,有利于事业发展。
六、总结 三才五格取名法是一种科学且系统的起名方法,通过分析名字的数理关系和五行属性,可以为个人起一个吉祥的名字。
这种方法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能够为人们带来好运和吉祥。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