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近代已经被宣告灭绝的十种生物:
白鱀豚(Lipotes vexilpfer):又称长江豚或中华江豚,2006年被宣布功能性灭绝,为中国长江流域特有种。最后一个为人所知的人于 1936 年在囚禁中死亡。
最后一个为人所知的个体名叫玛莎,于 1914 年在囚禁中死亡。
最后一个为人所知的人于 1883 年在囚禁中死亡。
已知的最后一个个体死于 2000 年,使其成为第一个从已灭绝的 DNA 样本中克隆出来的物种。
由于过度捕猎和栖息地破坏,它于 2008 年宣布灭绝。
它被认为是气候变化和栖息地退化的结果。
“隆鸟”的意思即是“高高凸起的鸟”。
隆鸟比新西兰的恐鸟(1800年灭绝)还要高2 m,比现在世界第一大鸟──鸵鸟就更高了,在300多年以前,可称得上世界第一大鸟。
就连隆鸟的蛋也比后两种鸟的大许多,鸵鸟蛋平均约1.76 kg,相当于200多只鸡蛋那么重
这些只是现代许多已经灭绝的物种中的几个例子。
栖息地破坏、污染、过度捕
猎和气候变化等人类活动在它们的灭绝中发挥了致命的影响。
但是自从欧洲人踏上北美大陆之后,在短短的一个世纪里,50亿只北美旅鸽最终因为人类的大肆捕杀而消失殆尽。
形态特征北美旅鸽是一种中型鸽类,体长32至41厘米,双翅展开达65厘米,它们的头部和背部主要为蓝灰色,胸部呈暗红色,翅膀呈灰褐色,上面带有不规则的黑色斑块。
北美旅鸽的尾羽较长,占身体的近二分之一。
生活习性北美旅鸽从前常见于北美落叶林区,成群结队栖息在森林中,每群可达1亿只以上。
到了冬季,它们会飞到南方的温暖地带过冬,迁徙的时候,由旅鸽组成的鸟群覆盖面积宽达1.6公里,长达500公里,形成了一种遮天蔽日的壮观景象。
物种的灭绝北美曾经有多达50亿只旅鸽,但在17世纪,欧洲人发现美洲大陆之后,这些拓荒者大量砍伐森林,开垦土地,导致旅鸽失去栖息地。
加之旅鸽肉味鲜美,也成为了这些开拓者的食物,此后人类更是不断进行大规模的商业猎杀。
曾经一段时间,每天都有5万只旅鸽被杀死。
在1914年9月1日,旅鸽这个物种最终彻底灭绝。
” 地球曾经发生过五次大灭绝,当地球生态按下重启键,地球生命也更新换代,直到人类登上历史舞台。
时至今日,人类已经在地球上建立了全新家园。
然而,墨西哥国立大学的教授却发出警告:地球生态系统或将陷入崩溃,和过去小行星撞地球等引起的物种灭绝不同,这一次的物种灭绝是人类引起的。
那么这种说法可信吗?人类真的会成为第六次大灭绝的罪魁祸首吗? 地球五次物种大灭绝 所谓“物种大灭绝”通常是指,在不超过200万年的时间内,高达75%的物种突然消失。
在地球存续的近5.5亿年来,这个蓝色星球已经先后出现5次物种大灭绝,而第一次灭绝还要追溯至大约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
在这次大灭绝中,地球的温度在短时间内极速下降,总共有超过八成的海洋生物永远消失。
有研究表明,第一次大灭绝是由地球变冷引起的,而导致地球变冷的可能是火山喷发。
突如其来的火山喷发活动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这会导致地球气温上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气候变暖”。
但是,在火山喷发之后,火山岩等都会释放一种名为磷的营养物质。
这种物质有利于海藻生长,使得海底的植被变得更加茂盛,进而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且促使地球降温。
等到3.6亿年前,“泥盆纪-石炭纪大灭绝”悄然而至。
本次大灭绝始于海洋,然后再逐渐蔓延至陆地,导致大量生物彻底消失,地球再次回归寂静。
有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的物种大灭绝或与地球变暖有关。
随着臭氧层的漏洞越来越大,更多强烈的紫外线直通地表,这直接改变了动植物的DNA,最终导致地球迎来物种大灭绝。
后来在漫长的环境演变中,地球的物种变得更加丰富,但不幸的是,第三次物种大灭绝在2.5亿年前突然出现了。
这次大灭绝被称为“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也可以称得上是地球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灭绝。
随着灭绝的到来,地球90%的物种突然消失,而最大的受灾区依旧是“海洋”,大约失去了超过95%的物种。
更令人感到震惊的是,本次灭绝还导致地球出现近1000万年的煤炭生产真空,但是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地球遭遇此种天灾? 根据美国研究人员的结果,本次灭绝可能是由生物之间随机的基因转移引起的。
简单来讲,由于基因水平转移,一种名为甲烷八叠球菌的微生物应运而生,它会释放大量的甲烷并且摧毁原有的大气状况,而地球的含氧量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极速下降。
这时一些依赖氧气的生物可能会迅速因缺氧而死,但像一些微生物可以利用硫酸盐进行硫化,导致地球出现大范围的酸雨,而大部分物种没有办法适应环境。
同时有一小部分幸存者坚强地存活了下来,但是等到在1.95亿年前,他们还是不可避免地迎来了“灭顶之灾”,即“三叠纪-侏罗纪大灭绝”。
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地球的温度不断上升,有75%的生物没有办法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苟延残喘,最终只能带着遗憾在地球上消失。
但是,这时空旷的地球却出现了恐龙。
久而久之,恐龙就成为其他生物难以撼动的“霸主”,但是在6500年前,恐龙的强盛时代已经迎来尾声。
在本次“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中,恐龙几乎彻底地消失在了地球上,而这也为人类等哺乳动物的出现腾出了空间。
看到这里,可能大家都会发现,地球的出现大灭绝的间隔是1亿年到0.5亿年不等,但是这都跟人类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最早出现的人类大概在几百万年前,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最近一次大灭绝,哺乳动物跟人类都很难生存到今天。
但是,在下一次物种大灭绝中,人类又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的呢?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正在发生? 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如今地球已经正式进入“第六次大灭绝”。
研究表明,等到2050年,有一成左右的动植物物种将会消失,而到本世纪末,这一比例将达到近三成。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清单,现在有超过4.1万个物种可能会走向灭绝。
自从16世纪以来,全球有超过680种脊椎动物消失,包括渡渡鸟等等。
在20世纪短短百年之内,有超过200万个物种灭绝,几乎每隔不到7年就会有一种哺乳动物消失。
原本大灭绝对于生物来讲是灭顶之灾,它摧毁了地球物种之间长期形成的平衡状态。
回顾过去五次大灭绝就会发现,没有一次大灭绝出现“团灭”的情况,还是有一部分物种可以坚持存活下来。
这些幸存者会拥有更大的存活空间,然后继续繁衍、发展。
但是,如今人类的出现似乎正在改变这种规律。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对地球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由此打破了地球原本的平衡。
目前人类所开展的采伐等活动已经对75%的陆地环境和66%的海洋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这些本是绝大部分物种栖息的家园。
简单来讲,大灭绝是大自然发展的规律,而人类活动相当于是加速器,使得一些原本应该在上万年后发生的灭绝提前到来。
如果按照每年5%的动植物消失来计算,每年彻底跟人类说再见的动植物将达到200种左右。
但是,人类也是地球上的一种物种,难道人类就一定是下一场大灭绝的幸存者吗? 人可以在大灭绝中存活吗? 事实上,人类不过是自然界脆弱的一员,当地球决定按下"重启键“,人类根本没有机会反抗。
人类依靠氧气生存,一旦全球氧气含量降至零,人顶多只能再坚持三分钟。
如果人类选择不吃饭,那最多只能勉强撑三个星期。
有人可能要说了,既然物种灭绝不是百分百,没了猪肉我们还有其他选项。
但当整个环境系统都遭到破坏的时候,哪怕依靠着人类的高科技,也很难逃脱自然的法则。
根据科学家的估算,如今地球上每个小时,就会有3种物种灭绝,也就是一天灭绝72种生物。
随着物种不断减少,不用等到2050年,地球大部分生物就已经成为历史,那么人类什么时候成为历史呢? 这个时间我们并不确定,但可以预知的是,人类已经走在了物种灭绝的路上。
在这个原本美丽的星球上,人类可能是唯一会下意识改造地球的生物,但我们绝对不是地球的主宰者。
毕竟是我们依赖地球而生,而不是地球非人类不可。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