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和北欧仍然是宜居指数表现最好的地区。
哥本哈根、苏黎世和日内瓦均跻身前十,分别排名第二、第三和第六。
此外,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和悉尼、日本的大阪和新西兰的奥克兰四个亚太城市也进入了最宜居城市前十名。
总体而言,接受调查的173个城市的平均得分略有上升,为76.1分。
经济学人智库的全球宜居指数综合了173个城市的稳定性、医疗保健、文化和环境、基础设施和教育等五个关键类别,满分为100分。
经济学人智库副行业总监巴尔萨利·巴塔查里亚 (Barsali Bhattacharyya) :“虽然全球宜居性在过去一年中略有上升,但稳定风险仍然存在。
”经济学人智库表示,“地缘政治冲突、国内动乱以及许多城市的住房危机”已经影响到全球的宜居性。
生活成本危机也在许多国家持续蔓延,住房成本已成为通货膨胀最棘手的因素之一。
报告指出,这种情况“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尤其令人担忧”,这两个国家的出租物业供应量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尽管利率上升,但价格仍在持续上涨,“这进一步助长了反移民情绪”。
随着世界人口在国家选举中投票数量达到创纪录水平,许多国家的政府在农业、移民等多个领域颁布的政策都引发了民众的不满,同时社会两极分化现象也日益加剧。
她表示,世界各地民间骚乱和示威活动日益增多,包括新喀里多尼亚努美阿的骚乱和美国各地的校园抗议活动,宜居性面临的压力将持续存在,且短期内不太可能缓解。
中东城市排名稳步上升迪拜、阿布扎比、利雅得和吉达等中东地区城市在全球最宜居城市排名中有所上升。
而各地对医疗和教育的持续投资,是这些城市表现强劲的重要因素。
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和迪拜是中东和北非地区排名前两名的城市,均比去年上升了两位,分别位列全球最宜居城市76和78位,分别得分81.7和80.8。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