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东北挖出一条“真龙”,距今8000多年,中国龙真的不存在?

时间:2024-05-2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关于中国龙的起源,最广为人知的应该是黄帝合符造龙之说。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击败蚩尤炎帝之后,召开部落大会,在这次政治会盟中,黄帝从各个部落原有图腾身上,各取一部分元素,组合成了一个崭新的东西——龙!

黄帝造龙传说,解释了中国龙的起源,即不是自然生物,而是人造产物。

然而,随着史前文物的不断挺身而出,黄帝造龙的历史却被颠覆。

尤其是一系列史前遗址考古发现,证实了黄帝造龙属于虚构,中国龙的历史超过8000年!

由于考古发现中国龙历史超过8000年,当时古人还很“诚实”,因此这又带来另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中国龙真的不存在吗?

1971 年,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考古专家一件“C”形青玉龙,高26厘米。

这件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

造型生动,雕琢精美。

目前,这件玉龙收藏于国家博物馆,位列十大镇馆之宝。

后来,经过专家确认,这件玉龙距今7000多年,属于红山文化的遗存。

显然,黄帝距今只有5000余年,而玉龙历史却超过了7000年。

尽管当时称之为“中华第一龙”,但在随后考古挖掘中,又有了重大发现,将中国龙的历史再度向前推进1000年。

(下图,三星他拉玉龙)

1982年,在东北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乡查海村,考古专家发现了“查海遗址”。

这座遗址意义重大,因为这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原始部落遗址,距今超过了8000年,比当地的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还要早,是这两种文化的早期形态,所以又被考古学界称为“中华第一村”。

查海遗址带来的不仅是大量精美玉器、陶器等,还有一条令人震撼的“真龙”。

在挖掘过程中,专家发现了一些石块,有规律的拜访在一起,随着挖掘的深入,揭开了这些石块的真面貌,原来是古人用石块堆成了一条龙。

查海先民用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砾岩,塑造的一条“真龙”,石块身上刻有鳞片,全长19.7米,龙头部最宽处约2米,呈昂首张口、弯身弓背状。

这条大型石塑龙,堪称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最早、形体最大的龙形象。

所以,又被学者称之为“中华第一龙”。

查海遗址中,不仅出土了一条石碓塑龙,而且还出土了龙纹陶片,已具备中国古代龙形象的基本特征。

从后来考古发现的龙形象来看,比如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中的龙,河南二里头遗址中的绿松石龙等,与查海遗址中的龙较为相似,可以看成一脉相承。

总而言之,查海遗址中的龙,应该是中国龙的初始原型。

至于中国龙的最初起源,还有待进一步考古发现。

由于查海遗址不仅出土了透闪石软玉,打磨的极为精美,而且还出土了石龙和龙纹,所以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评价是“玉龙故乡,文明发端”,指出目前所知的中国龙起源故乡就是查海遗址。

这里的“玉龙”,分别是玉和龙,而非玉石雕刻的龙。

其实,在史前遗址考古挖掘中,还发现了很多历史超过5000年的龙:湖北距今6000余年的焦墩遗址中,发现一条长 4.4 米的卵石摆塑龙;辽宁葫芦岛杨家洼遗址,发现了两条土塑龙,距今约八千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清理出一条长 1.78 米的蚌壳摆塑龙,距今6000多年......类似发现,层出不穷。

显然,这些真龙出世,无不证实黄帝造龙历史的古人虚构。

因此,黄帝造龙的传说,可能是后人有意将之放在黄帝身上,这样来神话一个人,就比如养蚕的历史,被放在了黄帝夫人身上,后人称她为“嫘祖”,但在山西西阴村遗址中,考古发现6000年前中国人就懂养蚕,比黄帝时代要早上1000年。

当然,也可能是黄帝改进了龙的形象,或者嫘祖改进了养蚕技术,就比如鲁班造锯、蒙恬造笔、蔡伦造纸一样,实际只是改进,而非原创性的发明,但后人却因此记住了他们。

既然黄帝造龙是古人虚构,那么中国龙是不是虚构?

尽管如今学术界普遍认为龙是虚构生物,但艺术源于生活,如果没有一定的真实原型,8000年前的古人非常“诚实”,如何懂得虚构一个没有见过生物呢?因此,龙究竟存不存在,还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中国龙脉简述 昆仑山传说是“龙脉之祖”

中国龙脉简述 昆仑山传说是“龙脉之祖”  中国古代有个著名的成语叫“来龙去脉”,就是关于龙脉风水的理论的概括:山为龙,水为脉;山为脉之源,脉行山之势。

注:风水中借龙的名称来代表山脉的走向、起伏、转折、变化。

因为龙善变化,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隐能现,能飞能潜。

山势就象龙一样变化多端,故以龙称呼。

平地也有龙脉,其标志是微地形和水流。

对龙脉好坏的看法,是审定山脉的长远,辨别山脉的大小兴衰如何。

山脉来得绵远者,发富亦绵远,山脉来得短促者,发富亦短促。

总之,风水龙脉大致反映了我国的山脉走向,是古代先哲对中华地理的朴素认识,是千百年经验的积累。

  中国自开国以来,华夏种族的扩散方向,莫不是东进南下,直到东到东海,南至北海,华夏种族从此止步,自三皇五帝以降,其后数千年,这个方向从未改变过。

中国的统一方向亦是如此:从来都是西方征服东方,北方统一南方,反向的例子鲜少。

  实际上,俯瞰中国的地形,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西方胜东方,北方胜南方,故而,控制西方和北方,就能控制东方和南方。

按中国的风水学说,凡立国必讲究龙脉和地脉――亦即山与河,中国各朝的城市尤其是都城,无不是依山傍水。

从所处的地理区位和地形地势上看:中国的地脉为黄河、长江――它们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这是人尽皆知的;那中国的龙脉在何处呢?在昆仑山――秦岭!昆仑山――秦岭横贯神州大地,就如同一条巨龙――龙头在西,龙尾在东,在昆仑山的最西端龙头之处,即是我们华夏种族的发源之地,华夏种族的前进方向是循龙脉自西往东,在地脉两岸播下文明的火种。

自周以至汉唐,都依龙脉之龙腹部位――秦岭建都立国,故开中国二千年的文明盛世,自宋以后,立国就偏离了大龙脉,而是选择地方性的小龙脉或是龙尾,中国从此疲弱下来。

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建都龙尾――也就是中国的东南,从来都是亡国之兆,因为偏安之地不足以掌控全局。

古之天子必居上游,项羽深知此理,却偏偏反其道而行――放弃位居上游的四塞之地关中而选择居于下游的彭城,在与刘邦的争夺天下中败北是在所难免的。

  昆仑山传说是中国的“龙脉之祖”,连紫禁城的龙脉都源自昆仑。

中国的风水学中,宇宙间惟山为最大,山脉即龙脉,昆仑山是宇宙间最高大的山岭,为宇宙之气所凝结,它气上通天。

龙脉与昆仑山相通就等于与天上的元气相通,故昆仑山被古人当着是万山之祖。

  如果一定要说龙脉,便是这自昆仑而发,绵延千里的山脉之气。

面对巍峨万丈的昆仑山,我们能感受到天地的博大和自然的宽广,说不定您便能体味到传说中的“龙脉”之气呢。

  龙潜于渊,而昆仑山作为龙脉的发祥地,也是有着丰富的水资源的。

昆仑山矿泉水自然就是取自昆仑,它的水源地位于海拔6000米以上的昆仑山玉珠峰,水质天然纯净无污染,是难得的天然小分子团弱碱性水。

在探访水源地的时候品尝昆仑山矿泉水,体味来自自然的甘甜清新,相信您能对“龙脉”产生独到的理解。

  从地形图中分析,风水学认为全世界龙脉是从昆仑山发脉的。

地理学认为昆仑山是世界屋脊。

它脉出八方,有五大干龙路向各处,其中三大龙脉在中国。

  中国龙脉简述  三大龙脉:1、艮龙发脉:是走黄河以北广大地区。

2、震龙发脉:是走黄河以南,长江以北。

3、巽龙发脉: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这三大干龙发自西北,走向东南。

形成了中国地势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

  中国龙脉祖山昆仑山在中国上古时代扮演了重要的风水角色,成了中国上古的神话中心。

相传上古时候,天是圆形的,有九重,覆盖在方形的大地之上。

不周山被水神共工撞断以后,离天最近的山就是耸立在大地的西北,高八万尺,方圆八百里的昆仑山了。

那里是天帝和诸神在世间的殿宇。

也有传说它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居住之地,山上有壮丽的宫阙,有奇花异木格珍禽怪兽,有长生不老的灵芝草的神泉,池水,还有皇帝和诸仙食用的玉液玉浆。

这一美丽,奇妙的神话世界,引起后世人们的莫大兴趣和深厚的民族情。

  在风水学上,古书载昆仑山是玉龙腾空之地,素有亚洲脊柱之称。

昆仑山为龙脉的中心,昆明山脉形成后,以后天八卦的八方出脉:正北方位有阿尔泰山山脉;正南方位有西玛拉雅山山脉;正东方位有阿尔金山山脉;正西方位有喀喇昆仑山山脉;东北方位有天山山脉;东南方位有唐古拉山山脉;西北方位有阿拉套山(阿尔套山)山脉;西南方位有冈底斯山山脉,组成了八大龙脉系列。

  在文化上,昆仑是中国悠久历史的缩影,是中华文化的缩影。

《尚书》中说:“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编《史记。

大宛列转》中记述:“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

”《太平广记》记载:“还有周穆王时,命八骏与七华之士,让造父当车夫,向西登上昆仑,而在王母那里作客。

周穆王拿出白玉重锦,用它给王母作寿礼。

”《周穆王传》中记述“已丑,天子斛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也讲述了周穆王与西王母在昆仑山摆宴对歌的动人故事。

昆仑山产瑶即美玉,瑶池即昆仑山产美玉的水池。

在众多古书中记载的“瑶池”,就是昆仑河源头的黑海,海拔4300米,气象万千,为道教昆仑宗派的发源地。

  西安龙脉在秦岭:西安是世界四大故都之一。

是13朝故都,建都1300多年。

四周都是高山峻岭,8座雄关守卫着西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八百里秦川,美丽富饶。

八水环都。

四条龙腿,控制住华东、华北、西北、西南,是中国的白菜心。

是天然的国都。

其次是洛阳。

由于中国实在是立足于大陆的国家,所以未来中国的国都应选在大陆中心而不是沿海。

而建都的最好位置如上所述就是在龙脉的上腹部亦即昆仑和秦岭的结合部位,请不要忘了:昆仑山――秦岭一线是中国的龙脉所在!

考古不断挖出上古真龙,颠覆了传统认知:中国龙起源于东北?

对于中国人而言,龙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所谓“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即便远在异国他乡,也始终不忘自己是龙的传人。

然而,“龙”却又充满了神秘,身上有无数秘密没有解开,比如龙究竟存不存在,龙是怎么出现的,为何将龙作为图腾,还有本文讨论的话题:中国龙起源于何地?一直以来,中国人的传统认知是龙起源于中原地区,在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中,就有了龙的起源问题。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逐擒杀蚩尤.....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三战然后得其志,于是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黄帝“合符釜山”造龙,就是抽取各个部落图腾的一部分,然后“合符”组合成一个崭新的生物——龙!显然,这一历史故事的发生地,就是在中原地区,所以中国龙自然起源于中原。

然而,考古不断挖出的上古“真龙”,不仅颠覆了黄帝合符造龙的历史(学术界普遍认为,黄帝距今5000余年),也颠覆了龙起源于中原的说法。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不断发现上古真龙,其中最古老的一条真龙距今超过8000年。

1998年,在三峡即将淹没的区域,考古专家发现了秭归东门头遗址,这一遗址距今7、8000年,除了出土一件震惊全国的太阳神石刻之外,还挖出了一条150块河卵石堆塑成的十米“真龙”。

1993年,在距今6000余年的湖北焦墩遗址,考古专家发现了一条卵石摆塑成的“真龙”,整条龙的长度约7米,躯干长4.46米,高2.26米,龙身呈波浪起伏状,恰似一条正在腾飞的巨龙。

无论造型、神态之类,都与如今我们所知的龙极为相似。

1987年,在距今6500年的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考古专家发现了一条“真龙”。

在这一遗址中,不仅有“蚌壳摆放的一条龙和一条虎”(见上图),还有“人骑龙、人骑虎的图案”,与传说中的“黄帝骑龙而升天”、“颛顼乘龙而至四海”极为相符。

1982年,在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乡查海村,考古专家挖出了一座8000年前的上古遗址,出土了很多精美的陶器、玉器等,然而其中最让人震惊的发现是:一条用石块摆塑而成的“真龙”,石块身上刻有鳞片(见下图),全长19.7米,龙头部最宽处约2米。

显然,在辽宁挖出了一条“真龙”,让中国龙之起源有了一个全新的答案:中国龙可能真起源于东北!原因很简单,至少截至目前,还没有发现比查海遗址更早的真龙!其实,除了这一种石头或蚌壳堆成的龙之外,还有代表生产力进步的玉龙能佐证这一点。

原始先民“龙图腾”或“龙崇拜”,当拥有了一定生产力时,往往就会使用玉器来展现。

因此,从“玉龙”这一角度也能佐证起源问题。

中国出土最早的玉龙,是来自内蒙兴隆洼文化(靠近东北辽宁),就出土过玉猪龙和C型玉龙,说明当时已经有了“龙图腾”或“龙崇拜”。

靠近内蒙兴隆洼文化的红山文化,(包括一系列遗址,以辽河流域中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6000多年,就发现了很多玉龙,最典型的是C型玉龙和玉龙猪(见下图),专家分析指出:红山文化C型玉龙与甲骨文中的龙字最相似,这种兽首蜷体造型是中国龙的祖形,红山文化在创建中华文明的过程中起了奠基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查海遗址就处于红山文化的范围,也是位于辽河流域,而兴隆洼文化就靠近通辽市。

因此,查海遗址、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互相影响渗透就不奇怪了。

正因如此,不少专家学者认为:龙源于约八千年前的辽河流域。

当然,这一观点只是就目前考古实物而言,未来一旦有了考古新发现,说不定就能推翻这一观点。

而且,除非有真实的龙这一种生物,否则先民崇拜的龙,就存在逐渐演化的问题,到查海遗址时,说不定已经演化了很久时间,只是如今没有找到考古物证。

其实,这一观点也存在未解之谜:龙文化是如何传播,为何各地先民都接受了龙?毕竟,长江流域三峡秭归东门头遗址出现的真龙,至少有7000多年历史,与查海遗址时间相差不太大,但这两地相隔数千里,以古人的交通和通讯条件,究竟是如何传播的,长江流域的古人又为何接受这一图腾,而非坚定的使用自己的图腾?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