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起初,北朝鲜的人民军越战越勇,打得南朝鲜军队节节败退。
而美国在9月中旬进行了仁川登陆作战,北朝鲜人民军无力抵抗,一夜之间面临溃败,战线越来越往北发展。
自从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将美军派往朝鲜后,中国和苏联就对朝鲜战场形势密切关注,并且两国领导人都有意向进行抗美援朝作战。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前,斯大林信誓旦旦地保证苏联军队将会为志愿军提供空中援助。
不过,后来的斯大林却退缩了,一直犹犹豫豫不敢派军队入朝。
虽然没有制空权,但志愿军依旧浩浩荡荡跨过鸭绿江,联合北朝鲜人民军一道抵御美帝国主义的侵略。
奇怪的是,随着战争的发展,斯大林又开始秘密援助起了志愿军。
这是怎么回事呢?朝鲜战争爆发之初中苏的态度中国为什么要进行抗美援朝,除了中朝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外,还因为美军实在太过嚣张跋扈。
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美国选择派出军队进行武力干涉,同时,美国驻扎在菲律宾的第七舰队也被派往了台湾海峡耀武扬威,试图阻止我国解放台湾的事业。
这还没完,美国还时常派出战机侵犯我国东北领空,轰炸边境地区的城镇和乡村,对东北地区的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威胁。
1950年6月28日,针对美军的恶劣行径,毛主席表示严厉呵斥:“各国的事情应该由各国人民来管,而不应由美国来管。
”但是,美国置中国呵斥和警告于不顾,依旧我行我素,甚至还在7月7日召集了10多个国家组成所谓的“联合国军”赴朝作战。
对此,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明确表示如果美军痴迷不顾质疑北犯,中国会出兵支援朝鲜。
中国的这一声明获得了苏联的明确支持。
北朝鲜和“联合国军”的实力不是一个等级,中苏两国就不得不考虑非常现实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北朝鲜如果被消灭,亦或是被迫退到中国东北,那么,中国将会时刻面临美国的威胁。
为了应对不利情况,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未雨绸缪,迅速调整了战略部署,组建东北边防军。
当然,如果北朝鲜后撤,同样会威胁到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所以在得知中国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后,苏联也愿意提供援助。
斯大林主要有四点考虑,一是为中国军队提供武器援助,二是动用空军部队保护中国东北,三是派出专业人员为中国培训飞行员,四是为上海提供保护。
值得一提的是,斯大林考虑的很全面,他甚至想到了中国不应以“解放军”的名义出兵,而是应该换一种名义。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中国派军支援朝鲜的部队被命名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苏联方面也是说到做到,1950年8月开始,苏联喷气式歼击机空军师带着120架喷气式飞机进驻了东北。
苏联的这一行动让美军不敢再肆无忌惮,同时也为中国军队赴朝提供了底气。
苏联的犹豫1950年9月15日,以美军为首的所谓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作战,这一事件可以看成是朝鲜战争的第一个转折点。
“联合国军”的参战让李承晚集团更加嚣张,在10月1日,置中方警告于不顾,强行向北推进,越过了“三八线”。
北朝鲜无力抵抗,节节败退,战火一步步烧到了中朝边境。
金日成感觉到了威胁,如果不能扭转战局,北朝鲜可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风险,他分别给中苏领导人写了信,希望能获得两国的援助。
10月2日,毛主席向斯大林表明了两点:第一点是中国使用“志愿军”的名义赴朝作战,援助朝鲜抗击美军,第二点是决定先出动东北的12个师。
10月5日,中央开会讨论赴朝作战问题,当时的中国没有空军部队,在面临“联合国军”时处在下风,所以,中方向苏联提出请求派出空军支援志愿军的地面作战。
本来以为苏联能够爽快地答应下来,但结果却让我们大失所望,苏联一直扭扭捏捏,不敢派军队直接支援志愿军。
同样是在10月5日这天,苏联那边也开了一个会,会议的主题就是如何解决朝鲜问题。
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所讨论的内容恰恰说明了苏联所担心的地方。
他们认为,论军事,苏联有跟美国对抗的实力,但是论经济,苏联落后美国太多。
二战的战火烧到过苏联境内,但美国的国土基本毫发无伤,美国利用两次世界大战都发了财,苏联在经济上根本无法与美国相媲美。
再者说,当时正处于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的战略重心都放在了欧洲,并非远东,苏联担心如果被卷入朝鲜战争会让他们丧失在欧洲的利益。
还有一点,苏联国土面积广袤,但经济重心、政治重心以及工业重心都偏向于欧洲方向,朝鲜的安危与否不会对苏联产生太大影响。
最后,苏联最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如果苏联直接参与作战,势必会与美军产生正面冲突,这很有可能会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
虽然苏联很多人更倾向于放弃北朝鲜,但斯大林明显不想这样,而是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法。
斯大林的意见是,苏联抗美援朝的决定不变,但方式要变。
苏联要给予志愿军武器装备的支援,同时也要派出空军支援,但有一点想要注意的是,斯大林明确表示,苏联空军可以进驻中国东北,但决不可以飞越鸭绿江。
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苏联支援志愿军作战,但不会直接参与到朝鲜战争中。
中国的战场表现让斯大林改变想法10月11日,斯大林致电毛主席:“苏联可以完全满足中国提出的飞机、坦克、大炮等项装备,但是苏联空军尚未准备好,在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后才能出动空军。
”虽然不能立马得到苏联的空军支援,但毛主席依旧做出了出兵抗美援朝的决策。
斯大林为什么“临阵脱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对志愿军没有信心。
从字面数据上来看,确实如此,美国战机可谓是样样俱全,包括战斗截击机、战略轰炸机、运输机等等。
反观中国空军力量,基本为零。
双方的海军力量也跟空军力量一样悬殊,地面部队也是如此。
美军陆军部队机械化程度很高,坦克、装甲车更是基本配置,中国无法与之相媲美。
但是,随着志愿军赶赴朝鲜,前后进行了两次战役,直接把斯大林给看傻眼了。
1950年10月25日到11月5日,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爆发,志愿军联合朝鲜人民军歼灭敌军1.5万余人。
11月7日开始的第二次战役是扭转战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联合国军”直接被打退到了“三八线”以南。
著名的长津湖战役就发生在第二次战役中,期间我军还粉碎了美军的“圣诞节攻势”,狠狠挫败了美军士气。
美军为了获得一丝喘息的机会,提出了“先停火,后谈判”的想法,但是我军丝毫没给机会,再次集结兵力发动了第三次战役。
志愿军6个军协同人民军3个军发动全线进攻,直接攻占了汉城,歼敌1.9万余人。
前三次战役的战果传到斯大林的耳朵里后,斯大林被震惊了,对志愿军刮目相看,也对战争走势抱有了乐观态度,同时,也把援助志愿军作战一事提上了日程。
其实,冷战过程中美国虽然处在强势地位,但美军也十分忌惮苏联的参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苏联掌握有原子弹生产技术。
美国政府还特意向“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强调道:“苏联如果在‘三八线’以南公开地或秘密地使用大部队,你应采取防御态势,不采取任何扩大事态的行动……”1950年11月,苏联部分空军力量秘密飞抵丹东的机场,后续苏联的战机也越过了鸭绿江,直接参与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
1951年1月,苏联又派出两个航空兵师赶赴朝鲜,主要任务是保障志愿军的后勤交通线。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苏联空军在朝鲜上空与美国空军作战1872次,击落美军飞机1097架。
苏联高射炮兵击落美军飞机212架。
”最终在1953年7月27日,随着“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胜利,其中,苏联的支援也占有不小的功劳。
抗美援朝的意义是什么,正如彭德怀所说的那样:“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