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今天笔者提出的这个辩题:二战前期,德军的军事实力几乎能吊打全世界的军队,为何到了后期却逐渐被苏军以及英美军队虐惨了呢?为了证明笔者所言非虚,咱们先来看一下二战初期德军的辉煌战绩。
1939年9月1日,德军闪电战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在德波战役中,德军以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
仅用了27天就打败了波兰,其中波军6.6万人阵亡,21万人受伤,69.4万人被俘,而德军仅伤亡3万余人。
此后德军就像开了挂一样,德军装甲军更是无往而不利,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在横扫西欧各国的战役中,盟军共伤亡35万人,190万人被俘。
德意联军共伤亡15万人,其中仅仅阵亡四万五千人。
可以说是战果辉煌。
在西线战场上一路势如破竹的德军又调转矛头,将进攻的方向指向了苏联。
1941年6月22日,德军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出动190个师550万人、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190艘战舰,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在短短10天之内,德军突进苏联600公里。
第一天的战斗,苏联红军损失1200架飞机,其中800架还未起飞就被炸毁。
德军更是口出狂言三个月灭亡苏联。
从1939年9月1日一直到1941年的冬天,德军看起来是无法战胜的,但是此后随着苏联冬季的到来以及美国加入战局,胜利的天平就转向了盟军。
但是德军后期被虐惨的原因似乎不能全部归结到天气方面。
笔者认为有三个原因让前期无往而不利的德军陷入了节节败退的深渊。
原因一,德军两线作战,犯了兵家大忌。
虽然德军在开战初期就横扫了欧洲大陆,但是在西边始终有一个坚硬的对手并未投降,它就是有着强大海军实力的英国。
因为英吉利海峡以及不列颠空战的失败,德军一时无法战胜英国。
而就在还没有扫清西线敌人的前提下,德军却向东面攻击,与有着强大工业实力的苏联作战。
事实证明,后来的盟军正是以英伦三岛为跳板攻破了德军的大西洋堡垒,从而加速了德军的失败。
原因二,猪队友不给力、拖后腿。
二战中德军总是给人一种孤军奋战的印象,其实他们也是有盟友的。
比如搞笑的意大利军队和犯二的日本。
在欧洲战场上,德军为了填平意大利军队挖下的坑,总是分兵去救。
而在苏德战场上,日本人因为在二战爆发前的诺门罕战役被朱可夫打趴下了,所以一直不敢执行北进的战略。
正是因为日本的畏手畏脚,苏联才能从远东调回精兵到苏德战场上与德军血拼。
而后期,德军犯的这个错误更是坑惨了他们。
原因三,希特勒瞎指挥。
都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说句实话,二战中的德军不管是士兵素质还是将领水平都堪称是顶级的,唯独他们的统帅希特勒只有三板斧。
在二战初期,德军的胜利可以说是占据了天时地利,而到了后期这些传统的优势都没了,而希特勒的瞎指挥却登峰造极。
他不仅抽风似地调动军队,还将一些有水平的德军将领任意撤换,最终导致了德军的崩盘。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而这句话用在胜利者(二战前期的德军)和失败者(二战后期的德军)身上也很合适——胜利者胜利的方式总是相似的,而失败者则各有各的原因。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