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也是世界十大文化遗产之一。
其神奇与神秘令人啧啧称叹。
但人们并未亲眼目睹到这世界奇迹的华丽而又壮观的景象,因此不免有些遗憾。
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又称悬苑,位于新巴比伦城北面,其空中花园并非吊在空中,而是拉丁文“吊”翻译错误所致。
空中花园总周长500多米,带拱廊式建筑,立体造园建于高台。
至于空中花园的建造者一直是个谜,传说空中花园是尼布甲尼撒二世所建,还有传说为辛那赫瑞布所建。
一;尼布甲尼撒二世
传说空中花园是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因思念王妃所建,因为他的王妃塞米拉米斯常常会思念她山清水秀的故乡,加之,她也很不习惯巴比伦的炎热干燥。
所以,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在城中修建了立体式的空中花园来博取王妃的欢心。
二;辛那赫瑞布
尼布甲尼撒二世建造空中花园的说法让许多人提出了质疑。
他们否定了空中花园是在巴比伦时期由尼布甲尼撒二世建造的说法,而认为空中花园应是在尼尼微城,建造者是比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早100年的辛那赫瑞布所建,那这种说法又从何而来?
“历史之父”希罗多德曾在书中对巴比伦的艺术以及装饰大为赞美,金碧辉煌的宫殿、浮雕、神庙都对其有很深的描述,声称“巴比伦的美丽远远超过了世界上任何城市”。
但对空中花园只字未提。
同样也是罗马史学家的色诺芬在其著作中赞美巴比伦也同样对空中花园从未提及。
这不禁让人怀疑空中花园根本不存在?
人们一直没有发现有关尼布甲尼撒二世建造空中花园的记载,而在有关辛那赫瑞布的许多文献记载中不止一次的提到过尼尼微城中建有一座美丽的花园,并引城外的河水灌溉花木。
在尼布甲尼撒二世去世后的23年,波斯人攻占新巴比伦,并将幼法拉底河改道使其远离巴比伦,按照常理,缺水肯定会使空中花园枯萎消散,不可能葱郁百年。
可在尼尼微的浮雕记载亚述人不仅采用水泵,还同时引进山泉来灌溉。
就算无人灌溉花园也依然苍翠如初。
这两种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但又都无法确实。
现在看来人们不但看不到花园美丽的奇景,甚至连它是否存在于地球都成了一个千古之谜。
这张刑天图,来自明朝万历年间一个叫蒋应镐的画家。
蒋应镐 山海经绘图 可你再看这张图! 它来自于1300年西方中世纪的世界地图。
地图上为什么会标记一个无头人,你不感到奇怪吗? 赫里福德世界地图 局部 细思极恐的是,巧合还不止于此! 巧合一 早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的书中就写下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古利比亚东部边缘地带,那里丘陵密布、树木繁茂、野生动物丰富,那里住着一群无头的人形生物。
也许希罗多德只是讲了一个故事,但是后来的人可把它当真了。
大约在五百年后。
一个叫庞波 纽斯·梅拉 的罗马地理学家,用更加形象的文字记录了无头人,说他们的脸就好像长在胸前,还给无头人取了名字“Blemyae",中文翻译过来是瑕疵的意思。
也就是一群有瑕疵,有残疾的人。
中世纪 壁画 不知道这位地理学家是否经过了考证,才会有如此说法。
后来古罗马帝国的大名鼎鼎的长者普林尼坚定的表示自己见过无头人,并用手指在地图上划了一个圈。
无头人就生活在在北非的布莱姆米亚部落,就是现在埃塞俄比亚的某个地方。
还十分形象的介绍无头人模样,他们没有头,眼睛窝在乳房里,嘴巴长在乳房的下面。
安德烈亚斯·瓦尔斯佩格(Andreas Walsperger )无头人 地图 普林尼的传奇经历,让人们对无头人的存在深信不疑。
普林尼曾是古罗马帝国的海军和陆军的指挥官,并且是一个文艺青年,他留下了《自然历史》一书,被后人奉为百科全书。
时光流转,岁月变迁,关于无头人的传说,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更加的传奇。
到了中世纪 有一本名为 《罗曼亚历山大》的散文,记载了许多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冒险的故事。
在西方历史上,有四大军事统帅、汉尼拔 、凯撒 、拿破仑 ,另外一个,就是传说统一希腊,不费一兵一卒征服埃及,灭亡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建立亚历山大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
在罗曼亚历山大这本书里,记述亚历山大大帝捕获了三十个无头人,这些无头人身材高大,个个都有六英尺高。
1435年 伦敦大英图书馆 亚历山大遇无头人故事插图 也许这些故事,并不能说明什么,可1300年,一张来自于中世纪的世界地图,在英国的赫里福德大教堂第一次展出。
千百年来,人们对这张世界地图是谁所画,意见未达一致。
惊奇的是,当时的人们已经发现地球是圆形的,最为诡异的是,无头人被标记在这张地图上,地点就在现在的埃塞俄比亚某个地方。
赫里福德地图 全部 局部请看图二 这说明当时出现了寻找无头人的狂热,这种狂热,甚至持续到了15世纪,在1436年,一个叫做比安科的威尼斯水手,绘制了一份世界地图。
在这张图上,他把无头人出现的地点,标记在了现在的印度。
直到16世纪,一个叫做纪尧姆.勒泰图(Guillaume Le Testu)的探险家,他环绕大西洋进行勘探航线,回来之后他绘制了一份有关无头人的地图,他把无头人的地点,标记在喜马拉雅山脉以北的地方。
纪尧姆.勒泰图 地图上标记的无头人 (Guillaume Le Testu) 可见那时的人们,对无头人的存在深信不疑,一些探险家将寻找无头人作为一种追求,把发现他们作为自己扬名立万的机会。
以上这些故事说明什么? 《山海经》里所描述的刑天形象并不是孤家寡人。
巧合二 这种巧合也出现在了印度史诗《拉玛雅纳》里。
《拉玛雅纳》成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左右。
在这本书里,也记载了一个无头人,它的名字叫卡班达。
不同的是在这本书里无头人是以恶魔的身份出现,他只有一只眼睛,而且长在胃部的中间,手臂超长。
《拉玛雅纳》无头人卡班达 图片 这些巧合集体的出现,又意味着什么呢? 《山海经》时至今日,都没有一个确切的成书时间,也不知是何人所写。
它成书的历史一般认为是在先秦以前,希罗多德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印度史诗《拉玛雅娜》成书可追溯与公元前4世纪左右。
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线索,也就是大概在春秋战国时期,无头人的故事就在地球上流行了。
有人说,也许这些故事是从中国传出去的,也未可知。
有人说,也许远古以前,整个世界就是《山海经》描绘的那个样子,只不过被遗落了。
有人说,《山海经》并不是在凭空幻想,它是一本地理见闻录,正如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引用《山海经》的经文来注释《水经注》。
郦道元估计是第一个,用脚步丈量,实地考证,验证《山海经》的第一人。
俗话说“ 一切的艺术,都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无头人? 按照常理,人睡落枕都能痛苦一星期,没有头能去的地方就只能是极乐世界。
这是常识问题,《山海经》的荒诞之处,就是一些内容它反常识。
巧合三 可《山海经》又并不是全篇都在荒诞的诉说,就连敢于打破《尚书》束缚,将中国上古史推至炎黄二帝的史学家司马迁都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司马迁的严谨,是有理由的举个例子。
《山海经.大荒南经》:有人焉,鸟喙,有翼,方捕鱼于海。
意思是说有一个人,他长着鸟一样的嘴,身上长有翅膀,正在海中捕鱼。
听起来像雷震子下凡,挺玄的,可是当你看到企鹅时,你还会认为这是玄幻吗? 原来这只不过《山海经》用夸张拟人的手法讲了一个可怕的故事。
因为当你准备用正常思维去理解它时,后面它又来了一个转折,你看后面这一段:“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驩(huān)头。
鲧(gǔn)妻士敬,士敬子曰炎融,生头。
头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
维宜芑(qǐ)、苣、稑(lù)、杨是食。
有头之国。
” 简单的理解就是有个人叫驩头,它长着人面鸟嘴,它还娶妻生子。
它还建立了一个“国家”。
这一段重点在“大荒之中”这四个字。
在最边缘的荒凉之地,且看企鹅一般都生活在赤道以南,人迹罕至的地方,大部分栖息在南极,还有一部分生活非洲南部沿岸海域了无人烟的地方。
如果用正常的思维去理解,这就是描写一个企鹅的家族生活,这就细思极恐啊,大约在两千多年前,甚至更远的年代,古人就已经跑到我们难以想象的地方。
《竹书纪年》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夏朝第九代帝王帝芒。
曾“东狩于海,获大鱼”,可见在夏朝时中国人已经踏足了大海,再想想一个帝王它向大海狩猎,随从必定众多,那么它们的船队规模必定不小。
当传说与现实交汇,一个个未解的谜团在时间的尘埃中浮现。
继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四川成都又陆续发现了震惊世人的,春秋战国“船棺遗址” 它们的发现说明早在远古时期,逐水而居的巴蜀人就利用水对竹木的浮力,造船操舟,渡涉江河湖海。
他们生时懂水、用水、死后也希望乘着“载魂之舟”而到达另一个世界。
蜀船棺合葬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商业街,为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时期的一处多棺合葬的土坑竖穴墓 看到这,你会不会更加的相信,《山海经》是一本地理见闻录呢? 再比如《山海经.西山经》记载|: 是多文鳐(yáo)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
意思是说,有一种像鲤鱼的鱼,长有鸟一样的翅膀,浑身都是苍色的斑纹,头是白的,嘴是红的,在东海和西海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它们一般在夜晚飞行。
那么现实世界确实有这样的鱼啊,它就是飞鱼。
飞鱼 2015年在贵州省发现了一种距今约2亿4千万年的史前飞鱼类化石——精美乌沙鱼。
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原始最古老的飞鱼类化石。
它的发现说明什么,也许飞鱼早在三叠纪就已经存在。
化石图片 飞鱼在海中极为常见,它们体态颜色各异,它广布于全世界温暖的水域,如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南海都有它们潇洒的身影。
它们之所以能在空中和海洋之间放飞自我,就是因为它们拥有强壮有力的尾鳍拍打水面,靠反作用力将轻盈的身体推向天空,宽大的胸鳍在空中舒展,让身体置空滑翔。
如何解释 也许古代先民,眺望大海,看到它们自由滑翔,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写下来了这些奇妙文字。
而这也是山海经细想下来最恐怖的地方。
这也能难有人会说,那是一个被遗落的世界。
山海经有上古神话,也有各种奇志怪谈《山海经》的虚虚实实,让人无法定义,它有靠谱的,也有不靠谱的,我们无法将它靠谱推断它全都靠谱。
刑天一般的人物,究竟存不存在? 也许那是古人发挥的想象,犹如当今社会。
我们依旧在思考有没有外星人,虽然我们没亲眼见过,但我们依然用富有想象力的文字和视频勾勒出了它们的样子。
《山海经》的传说流传至今,它的魅力在于它用无数奇葩怪谈,启迪了无数后人的想象和实践。
比如,我国有“夸父计划”来为太阳监测卫星命名,也有用《山海经》中的“昆仑”来命名的南极科考站。
你看,这是致敬,也是传承! 《山海经》已成一种文化符号,这符号的精神闪烁着四个字:探索、好奇。
好奇心,驱动未来! 《山海经》就是引发无尽好奇心的思想源泉! 它如大海,拿在手心,翻开一页,就能感受那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神秘浩瀚的力量。
——本文参考《山海经》,百科资料,视频版于年11月27日发布(与本文同名)
金字塔的底座呈正方形,四个面呈等腰三角形。
古埃及法老死后,尸体会被制成“木乃伊”,放入金字塔里面。
金字塔建在尼罗河下游西岸的基萨及萨卡拉一带,大大小小一共七十多座。
从第三王朝就开始兴建金字塔,第四王朝时期法老的胡夫金字塔是是最大的,高146.5米(现比初建时已经下沉9米),胡夫金字塔的底座每个边宽230米,绕行一周大概一公里,占地52900平方米,由230万块巨石垒成,每块巨石重2.5吨,石块和石块之间没有用灰浆粘连,完全靠石块的重量挤压而成。
胡夫金字塔 所以胡夫金字塔也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金字塔外观像中国汉字“金”字,所以被中国人称为金字塔。
金字塔外观雄伟,内部结构复杂,塔内有通道、石阶、墓石、石棺和雕像、绘画艺术,好像一座巨大的“永久宫殿”。
古埃及法老死后,被制成木乃伊,放到金字塔里面,传说自己在千年后还会回来统治埃及。
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这座金字塔用了十万人劳动,花费三十年才建成。
离胡夫金字塔不远的是他的儿子哈夫拉的金字塔,比胡夫金字塔略微低,哈夫拉金字塔旁边有一块用整块巨石雕刻的狮身人面像,狮身人面像高22米,长57米。
哈夫拉金字塔 传说古埃及金字塔里面有法老的诅咒,近代有的探险家进入金字塔以后,就莫名其妙发疯、自杀。
例如1922年的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在图坦卡蒙金字塔内部发现了图坦卡蒙的诅咒的铭文,有一处写到:“任何怀有不纯之心进这坟墓的,我要像扼一只鸟儿一样扼住他的脖子”。
和霍华德·卡特同时进去的卡纳冯勋爵不久后就暴病而亡,霍华德·卡特却活到了64岁因癌症死于英国。
所以有人认为卡纳冯勋爵死于法老的诅咒,但卡特的长寿却完美打破了这种传闻。
古埃及金字塔的狮身人面像在历史的长河中遭到破坏,有好几种解释: 1、拿破仑侵略埃及时,打掉了它的鼻子,但这种说法不靠谱。
2、五百年前,被埃及国王的马木留克兵打掉了。
3、被中世纪伊斯兰教苏菲派的朝圣游客砸坏的。
…… 狮身人面像 总之,古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专制王权的象征,也是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