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灵异事件

河南惊现中国第一凶墓,80名盗墓贼惨死墓中,墓主人有冤屈

时间:2023-12-0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故事发生在2005年凌晨,这里是河南省上蔡县一个叫郭庄村的地方,已经是晚上一两点,到处都是黑灯瞎火的,村里的人早已进入梦乡。


长期失眠的村长走到了村口,突然一阵巨响吸引了他,心想这都大晚上了,还有小孩子留在村里玩鞭炮吗?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对劲,便马上动身赶到巨响发出的位置,等到他跑到耕地后,发现眼前出现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大洞。

这个洞穴看起来十分地诡异,而且每一次都是到了这时候,附近却没有发现任何一人,到底是谁大晚上在搞恶作剧呢?

一头雾水的村长跑下山后,与家人商量了一番,决定等到第二天的情况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结果不出所料,第二天同一个时间段,又发生了类似的事情。

洞穴那边传来一样的巨响,这一次村长按耐不住了。

当村长来到洞穴前,另一位被惊醒的村民走到一旁,念叨着:“莫不是盗墓者看中这个古墓?”

一语惊醒梦中人,村长醒悟过来马上拨打当地的政府电话,对方一听到是关于古墓,也立即联系附近的文物部门。

第二天,文物部门带上了一群考古学家来到郭庄村,郭庄村是一个特殊的村落,源于旧时出现了一片黄金打造的金地。

以至于很多盗墓者来到这边想打这片金地的主意,灵敏的学者们也猜到了这一点,随后他们沿着洞穴周边查看了一下。

并没有发现太多盗墓者留下的足迹,可能是盗墓者们想要掩盖踪迹,用某种手段将这些足迹都抹去了。

足以证明这是一座非常庞大且文物丰富的古墓,不然盗墓者不会不顾生命危险,弄出这么大动静。

随后考古学家在周边还发现了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洞口,估计也是盗墓者留下的,这给发掘工作带来巨大的难题。

倘若里面的文物都被破坏了,那么抢救性的工作难度难以想象。

这是一个用黄土封层的古墓,一般来说古墓是不会如此严谨,除非这是一位先前很聪颖的墓主,为的就是防患于未然。

为了能够证明这一切推测真实性,考古学家往古墓的深处继续挖掘,忽然他们发现了下方有大量塑料袋和尿素袋。

这些塑料袋和尿素袋分明是现代的东西,怎么会出现在古墓中呢?有一可能是盗墓者留下的。

接着考古学家被眼前的一幕吓到,主墓室都被细沙填满了,再走下去的话很有可能会被活埋。

研究过一番后的考古学家,得出了一个大胆的结论: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积沙墓”。

而且这一座积沙墓利用的正是黄土细沙,还在细沙中埋入了大量巨型石块,只要盗墓者稍微挪动一些,细沙马上向中间流入。

最后那些巨型石块也会随着细沙砸向盗墓者,使得盗墓者因为被石块绊住而出不去,慢慢地就会变成“细沙大埋活人”。

在古代,能够使用这一种巧妙的殉葬方式,只是一小部分位高权重的贵族,或者是一些皇家贵族。

郭庄村出土的积沙墓,成为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个新型墓葬的重大发现。

古代墓葬与积沙墓

考古学家推断的“积沙墓”,无疑是古代殉葬一种比较新型的文化,那么抛开积沙墓先不说,古代传统的墓葬形式有哪些?

众所周知,殉葬在人们的眼里是一种人为塑造的文化,从原来的遗体随地埋葬到如今一套系统的墓葬礼仪。

人们花了整整几千年一步一步地完善,上古时期的简单埋葬、没有任何仪式操办,后来被人为加进了许多宗教崇拜的东西。

进入了阶级社会后,随着人们思想的变迁,丧葬方式也日益更新,加上了许多主观性的文化和内涵,在礼节上变得繁琐起来。

转折点来到了夏商周的周朝时期,周朝最注重的是礼仪,一切以礼为先,因此丧礼也被分为古代五礼制。

而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是一段丧葬礼俗慢慢达到高潮的时段。

从春秋刮起的妻妾殉葬之风,到秦汉迷信的活人陪葬文化,这些都是殉葬方式的演变过程。

不过好在隋唐时期开始,活人陪葬之风被捅破,源于隋唐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觉得活人陪葬会伤风败俗。

也就这一时期,丧礼形式慢慢走向正常化。

许多帝王下葬时,陪葬的都是一些代替妻妾的物件,或者是烧纸钱和器具。

对于殉葬,我们表达的是尊重和思念之情,并不是一味的迷信和守旧。

所以很多方式在历史上都是错误、不推崇效仿的。

这一次考古学家发掘出的古墓,正是其中一种新的殉葬方式“积沙墓”。

“积沙墓”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第一是墓主的本意,不想日后自己的古墓被打扰;其次是下葬之人想要保护墓主的尊严,觉得日后肯定会有不怀好意之人来破坏古墓。

果然到了二十一世纪,人们还是视金钱为主,冒险来到这里盗取宝物。

不幸地是他们也因此葬身于此。

探索凶墓之谜

积沙墓的发现让考古学家极其兴奋,废寝忘食地待在墓中久久不肯离去,他们想尽快地取出剩下的宝物。

倘若不及时取出宝物的话,会继续引来慕名的盗墓者,到时候他们也会被细沙所“杀害”。

积沙墓的原理很简单,只需要短短几秒钟,流动性强的细沙像流水一样向里面涌进去,直到最后盗洞不再发生晃动。

考古学家总结出一点:只要进来的话,一不小心是一点逃生机会都没有,变相成为墓主的陪葬品。

积沙墓最早起源于西汉时期,那时候很多贵族都以自己为重,觉得就算是逝世也要将殉葬办得隆重一些。

所以很多皇家贵族会请来著名的工匠,要他们打造一座独一无二的积沙墓,因此这种墓也有一个瘆人的名字“凶墓”。

为何会称为中国第一大凶墓,原来是考古学家在古墓里看到了惊人的一幕,墓里躺着的是整整80具尸体。

更重要的是这些尸体被查出不是同一时期的人,也就是说他们来自不同的年代,很有可能是后者不知前者下场,一个劲往里面冲,最终送上自己的性命。

往下面挖掘慢慢可以看到一个类似棺材的木箱,想必这个就是墓主的木棺。

而且还在木箱的下面发现了一堆红色的东西,这些图案考古学家看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

据说当时的皇家贵族喜欢用某种红色的图腾作为陪葬品,带到自己的古墓中,表示能够保佑后代的繁荣昌盛。

除此之外,还发现了不少金箔,金箔可是贵族独有的东西。

平民百姓是不可能拥有这般珍贵的物件,那么这座古墓的主人锁定了贵族身份。

完全推断出是哪个贵族,必须找到更加有力的证据物件才行。

接着考古学家花了大半天时间,终于在某个角落找到了一个标志性的器具。

这个器具叫做浴缶,放在平时都很少见,更别说当时的殉葬,这种器具一般出现在南方,南方比较炎热,所以很多人都会用它来勺水淋浴。

不单单发现了这个洗浴用具,还发现了一把十分贵重的玉柄青铜剑,这把青铜剑的旁边还躺着一位未到三十岁的女子,可能是某位侍女或妻妾。

居然能用到活人陪葬,可见这一位墓主的身份非同一般。

不过这时考古学家遇到了一个难题:这位墓主的头骨丢失了一半,而且其他遗骸都不翼而飞。

虽然可以从牙齿上判断出墓主的大致年龄,但是历史上各位贵族去世的年纪都差不多,能证明的只有一点,墓主去世时还算年轻。

墓中还有上千个青铜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五个设计精密的大鼎,这些大鼎最能代表某个人身份,

凡是天子下葬都要准备七个或以上的大鼎,这位已经能拥有五个,足以说明身份尊贵。

这时,文物部门那边传来了一个好消息:这一座古墓与上个世纪一座河南的古墓相似。

1978年河南省淅川出土的一座来自楚国的古墓,装饰上与积沙墓有些相似,都是用一模一样的金箔片,而且更加神奇地是上面的图案都是相同的。

所以,最后考古学家推断,这应该是一位来自于春秋战国的王子,说不定是哪个楚国诸侯王的孙辈。

至于真相是什么,还是要交给未来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考古学者们,相信总有一天能得出满意的答案。

河南平顶山石龙区:情系军属办实事 为民解忧暖人心

转自:河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感谢你们帮我化解了这次纠纷,让我拿到了经济赔偿……”近日,军属小畅将一面绣有“情系军属办实事,为民解忧暖人心”的锦旗送到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以此表达感激之情。

2024年9月,军属小畅在一处在建工地做焊接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砸伤大脚趾。

事后,小畅与工程承包方产生有关工伤待遇赔偿的纠纷,在四处寻求无果的情况下来到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接到求助信息后,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高度重视,就此事专项召开涉军维权协调会,成立多部门组织的议事协调小组。

经调研摸排、研究讨论,协调小组组织纠纷双方进行了当面调解,并普及了工作赔偿法律知识。

最终,纠纷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签订了用工方一次性赔偿小畅经济损失2.7万元的协议。

此次纠纷调解,既有效保障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又有效进行了普法宣传。

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同志表示,将进一步深化认识,推进涉军维权工作更加扎实、更加深入,切实为军人军属纾难解困,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部分影院未排《哪吒2》,业内人士:或因“偷票房”被暂停密钥

“其他电影下架了?影院排满了《哪吒2》!”近日,全国多地网友反映,他们到电影院发现,刚刚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的《哪吒2》(《哪吒之魔童闹海》)几乎占据了所有时段,其中贵州一县城的影院一天排片都是《哪吒2》。

2月7日,上游新闻记者询问该影院,工作人员称,因为影厅较少,当天经理根据情况进行了排片。

院线业内人士表示,影院可以根据市场份额和影厅数量来决定排片。

不过也有网友称,多地部分影院近日竟然未排片《哪吒2》。

业内人士表示,可能是因“偷票房”被发行方暂停密钥。

有县城影院一天排片全是《哪吒2》 近日,河南有网友发帖表示,当地某影院一天排了88场《哪吒2》,平均10分钟排一场,高峰期5分钟排一场。

有网友表示,简直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的闹钟。

上游新闻记者查询发现,该影院是河南鹤壁的某影院,影院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影厅比较多,有30个厅,场次足够排,看的人越多,我们排得越多。

” 2月7日,上游新闻记者又在猫眼专业版上查询了该影院春节期间的排片,其中2月2日的排片有93场,2月3日和2月4日《哪吒2》的场次实际上均达到了104场,排片占比最高接近60%。

5日该影院《哪吒2》的排片恢复到了70场,占比33.4%。

河南一影院2月4日排片《哪吒2》104场。

网络截图 有青海西宁、湖南长沙、广西南宁的网友晒出7日当天影院的排片,有的《哪吒2》排片达到了47场,少的也有42场,只排了少量的其他影片。

有网友感叹:“来电影院只有一部电影可以看”“影城老板怕是疯了吧!”有网友用手机购票时也很惊讶,“第一次看到一部电影的排片,手机扒拉半天到不了底。

”贵州一位网友则表示,自己所在县城的一家影院更夸张,当天就排了《哪吒2》一部电影。

贵州一县城影院全天只有《哪吒2》。

网络截图 上游新闻记者也联系了这家位于遵义市只有3个影厅的影院,工作人员表示,因为影厅较少,当天确实9场电影都只排了《哪吒2》,“今天就只有哪吒,想看其他电影可能还要等两天,明天还没有排,具体排片还要问经理。

” “确实最近《哪吒2》火爆,影院排片会比较多,比如我们江北一家影院的排片就在55%以上。

”重庆一院线的宣传负责人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一些影院因为座位数和影厅数比较少,所以就可能只能排几部上座率非常高的,其实没有说规定必须要排那个片子,一般是经理根据影片的市场份额和自己的影厅数量来安排,比如说只有5个厅的影院,就只能排《哪吒2》为主。

” 多家影院近两日未排《哪吒2》 在大部分院线和影院中,其实并不存在《哪吒2》排满的情况。

7日下午,上游新闻记者在猫眼专业版看到,全国实时院线排名中,排名前三的珠海横琴万达电影院线、中影院线、深圳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哪吒2》的排片都在52%左右;在全国排名前三的影院中,《哪吒2》排片大多占比在四成左右,最高的在六成左右。

不过最近两天,河南、安徽、北京、广东等多地网友反映当地竟然有影院未排片《哪吒2》。

2月7日,上游新闻记者发现河南鹤壁“5分钟一场《哪吒2》”的影院,竟然在6日和7日两天都未排片《哪吒2》,而是以《唐探1900》为主,2月8日才会恢复排片。

一位网友表示:“不仅6日没有了《哪吒2》的排片,5日原定排片也已取消,这是怎么了?” 2月7日,河南该影院未排一场《哪吒2》。

网络截图 对此,该影院工作人员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今天(7日)都没有排《哪吒2》,明天(8日)才有,具体原因也不清楚。

” 上游新闻记者又询问了安徽的一家影院,工作人员表示:“今天没有(《哪吒2》),过两天会有,机器有问题放不出来,其他影片可以看。

” 有网友称,部分影院无法排片《哪吒2》,是因为某些原因而被发行方暂停密钥。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哪吒2》这么热门的影片一般不可能暂停密钥,不排除部分影院可能是出现了‘偷票房’的情况,作为片方肯定是要采取措施的。

” 1月26日,今年春节档六部电影的官方社交媒体曾联合发布声明称,如发现影院存在偷漏瞒报票房行为,发行方将终止与该类影院的合作,停发影片后续密钥,并公布了多个举报方式。

1月26日,春节档六部影片联合声明。

网络图 7日下午,上游新闻记者拨打了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的举报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

随后记者联系了《哪吒2》的发行方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和联合发行方中影数字电影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但均未得到回应。

上游新闻记者 汤皓 来源:上游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