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琼)这些“鬼斧神工”的巨石到底从哪来?比人高的巨石堆究竟有多重?这些巨石堆是不是传说中的天外遗迹“巨石阵”?7月15日,来自果洛州的热心读者华瑞给本报热线打来电话,称他和朋友在玛多县扎陵湖乡境内野外探险游玩时,在一个叫勒纳沟的高山深处发现一处奇特雄伟的疑似“巨石阵”的地方,在这里,巨石横竖交错,形成栅栏般的石墙,也有门框形的拱形梁,错落有致,这些巨石最高的可以达到五六米。
华瑞是一名电视台记者,平时最大爱好就是去各处探险游玩,将有特点的地方以文字或者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次看到的巨石,其形状及造型都与资料记载的“巨石阵”有八九分相似。
据华瑞介绍,该“巨石阵”在距离玛多县城100多公里的山沟里,经过4个多小时的路程,到达营地后,还要走一段乡村土路和路过一段草原,才能到达这个山沟。
这个山沟为海拔约5000米的勒纳沟,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
沿着山沟往山上爬,爬到一定高度后,就能看到这些巨石伫立其中的景象,高大的巨石让人震撼。
据华瑞所摄现场照片显示,这些巨石形似站立的岩石,嶙峋的石山排列有序,几吨重的巨石横竖交错,形成栅栏般厚厚的石墙,也有门框形的拱形梁,错落有致。
还有如房屋地基的巨石块、有形似做饭用的巨石锅,似乎是能工巧匠一石一泥砌垒而成,几百平方米的石与石浑然一体,岩与山连成一片,奇形怪状的各种岩石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细细观赏、细细品味,这些巨石在空旷的山谷中显得古朴苍劲、极为震撼。
“如果绕着巨石堆走上一圈,大概需要几十分钟。
”华瑞说。
这些“鬼斧神工”的巨石到底从哪来?比人高的巨石堆究竟有没有百十吨重?距今多少年?这些巨石堆是不是传说中的天外遗迹“巨石阵”?关于这些巨石的来历有没有神秘的传说……面对这一系列的疑问,记者专门联系了相关专家,专家表示,这些石头来自哪儿?到底是什么材质?是否与周边地质变化有关?是天外来客还是人为而成?都还需要时间和大量的勘测工作去一一揭秘。
(本文图片均由华瑞提供)
【来源:西宁晚报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bai]欧洲最著名的史前遗迹,巨石阵建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2500年,现在和附近的埃夫伯里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巨大的萨尔森石和较小的青石是如何以及为什么从彭布罗克郡运到这里并在这里竖立起来的,几个世纪以来,这个谜一直吸引着人们。
2、坎布里亚卡斯特里格石圈英国最古老的圈子之一,卡斯特瑞格石圈坐落在坎布里亚的高处,对于这样一个神秘的地方来说,这是一个非常迷人的环境。
由38块石头组成的圆环周围环绕着斯基达、布兰卡斯特拉、卡斯特里格瀑布、高里格和克劳夫头。
它是4500年前由新石器时代的农业社区建立的,可能是一个聚会场所。
3、威尔特郡阿维伯里纪念碑阿维伯里巨大而丰富的亨格纪念碑,一个由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仪式遗址组成的建筑群,包含三个石圈,其中一个是全欧洲最大的。
它的主要外部巨石圈直径超过300米,最初由大约100块立石组成。
它包括两个较小的圆圈。
南部的圆形建筑集中在一个中心点,大方尖碑,它在18世纪被拆除。
这将是圈内最大的石头,高6.4米。
关键字:英国石圈
而在已发现的天文台中,英国的巨石阵遗址最为特殊,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雏形。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雏形据科学探索发现,巨石阵的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另外,巨石阵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
因此,专家猜测,巨石阵可能是远古人类为观测天象或看星星建造的,这可以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雏形了。
巨石阵建在一个空旷的原野上,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它占地大约11公顷,由许多整块的蓝砂岩组成,每块约重50吨。
英国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巨石阵的比较准确的建造年代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但关于它的由来始终充满谜团,英国巨石阵之谜也由此出现。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巨石阵虽然神秘,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雏形,但毕竟是雏形,真正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来自中国。
据了解,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专门观测天象的天文台,最早的天文台建于夏代,时间约为公元前2033年-公元前1562年间,居世界领先地位。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天文台:袁州谯楼虽然世界各地很早都建有天文台,但现存最早的天文台还是来自中国,它就是袁州谯楼,始建于南唐保大二年(944年),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建成集测时、守时、授时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地方时间工作天文台。
小结:关于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雏形,看完全文,大家知道了吧,英国的巨石阵因为排列特殊,而且建成于4300年前,是目前最早的天文台雏形;不过几百年后,中国夏代就建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天文台,可惜的是受战乱影响,早已毁灭在历史长河中。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