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百鳞之长。
常用来象征祥瑞,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
远古时代,龙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图腾。
从玉饰、陶器,到生活中的工艺、建筑、服饰,龙文化已烙印在中国人的食衣住行当中。
根据考古发现,出土的甲骨文里,就有龙的字眼;另外上古奇书《山海经》更是不止一处提到龙,并对其形状进行描述;还有《礼记·礼运》记载:麟、凤、龙、龟,谓之四灵。
”
由此可见,龙在上古时期应当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人们幻想出来的图腾。
关于它的形象特征,文献记载为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是多种动物集合而成的神物。
最早记载龙”出现事件的时代是夏朝时期:
帝孔甲于壬寅年即位,专好鬼神之事,不务德政,众臣谏之不听,一日,天降二龙,一雌一雄,落在朝门之外。
”
意思是说,帝王孔甲即位后,不干正事,专搞一些鬼神之事,不理朝政,群臣多次进谏也没有用处,于是,在某一天里,朝门外降落了两条龙,告诫帝王不得荒废政务。
从汉代到隋朝,800多年的岁月里,正史中关于龙出现的记载有108次,野史记载更是不计其数。
唐朝以后,龙记载更为频繁。
宋朝时,《宋史》中记载从乾德五年到干道五年的龙出现就达到9次之多。
到了元朝,百年时间里龙现了14次。
明朝时,龙出现38次,清朝时,《清史稿》中龙现的记载就有67次。
尤其是《辽史》记载:神册五年,有龙见于拽刺山阳水上,有人报告给皇上,辽太祖一听,又惊又喜,带着一队人马去看。
结果果然看到一条龙正在水坑里嬉戏”。
辽太祖搭弓射箭,将龙射死。
当时有小太监记录:龙一角,尾长而足短,身长五尺,舌长二寸有半。
按照中华田园龙鉴定标准,辽太祖射死的龙只有五尺,是一条幼年时期的小龙。
关于为什么小龙会躺在水池里玩,现在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关于龙喜水的事,还有一个故事可以佐证。
这就是,1934年营口坠龙事件”
1934年夏天,营口阴雨连绵,持续下了40多天的大雨。
辽河北岸的芦苇塘变成了一片汪洋。
大雨过后,辽河北岸的人们在苇塘的芦苇丛中,惊奇地发现了一条被困的龙,奄奄一息。
当时,当地老百姓认为天降巨龙是吉祥之物,为了使困龙尽快上天,人们用苇席给被困的龙搭了个凉棚,还不时的有人往它身上浇水,另外还有僧侣们为其作法、超度。
一直持续到又一次的数日暴雨过后,这条龙神秘的消失了!
看来从古至今,龙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只是如今龙的数量极少,一般情况下不可得见。
1987年的一个考古发现,也可以佐证龙的存在。
当时,工程队在做引黄调节池工程,在河南濮阳西南隅西水坡发现一古墓,考古专家们对古墓进行测验后,确定该古墓年代距今约6000年,属于仰韶文化时期。
古墓里没有稀世珍宝,只发现墓主人的尸骨骼,而墓主人左右两侧,有用蚌壳精心摆放的龙虎图案。
龙头北面东,昂首弓背,前爪扒,后腿蹬,尾作摆动状,似遨游苍海。
这是目前发掘最早的龙”,所以被考古学者验定为中华第一龙”。
除此之外,在《山海经》里还记载有骑龙的人,最早骑龙的人是天神羲和,她是帝俊的妻子。
《海外南经》记载,兽神人面天神也是骑着两条龙飞腾天地。
到了舜帝时期,还诞生了一个神秘的种族叫豢龙氏”,就是养龙的人。
舜在位时,有一位擅长养龙的牛人,叫董父,此人本领很大,特长就是养龙。
《春秋》:昔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
”关于龙是否存在的问题,从史料记载可以看出是肯定的了!
读者们,关于龙是否真实存在”,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常用来象征祥瑞,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
远古时代,龙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图腾。
从玉饰、陶器,到生活中的工艺、建筑、服饰,龙文化已烙印在中国人的食衣住行当中。
根据考古发现,出土的甲骨文里,就有龙的字眼;另外上古奇书《山海经》更是不止一处提到龙,并对其形状进行描述;还有《礼记·礼运》记载:“麟、凤、龙、龟,谓之四灵。
” 由此可见,龙在上古时期应当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人们幻想出来的图腾。
关于它的形象特征,文献记载为“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是多种动物集合而成的神物。
最早记载“龙”出现事件的时代是夏朝时期: “帝孔甲于壬寅年即位,专好鬼神之事,不务德政,众臣谏之不听,一日,天降二龙,一雌一雄,落在朝门之外。
” 意思是说,帝王孔甲即位后,不干正事,专搞一些鬼神之事,不理朝政,群臣多次进谏也没有用处,于是,在某一天里,朝门外降落了两条龙,告诫帝王不得荒废政务。
从汉代到隋朝,800多年的岁月里,正史中关于龙出现的记载有108次,野史记载更是不计其数。
唐朝以后,龙记载更为频繁。
宋朝时,《宋史》中记载从乾德五年到干道五年的龙出现就达到9次之多。
到了元朝,百年时间里龙现了14次。
明朝时,龙出现38次,清朝时,《清史稿》中龙现的记载就有67次。
尤其是《辽史》记载:神册五年,有龙见于拽刺山阳水上,有人报告给皇上,辽太祖一听,又惊又喜,带着一队人马去看。
结果果然看到一条龙正在水坑里“嬉戏”。
辽太祖搭弓射箭,将龙射死。
当时有小太监记录:龙一角,尾长而足短,身长五尺,舌长二寸有半。
按照中华田园龙鉴定标准,辽太祖射死的龙只有五尺,是一条幼年时期的小龙。
关于为什么小龙会躺在水池里玩,现在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关于龙喜水的事,还有一个故事可以佐证。
这就是,1934年“营口坠龙事件” 1934年夏天,营口阴雨连绵,持续下了40多天的大雨。
辽河北岸的芦苇塘变成了一片汪洋。
大雨过后,辽河北岸的人们在苇塘的芦苇丛中,惊奇地发现了一条被困的龙,奄奄一息。
当时,当地老百姓认为天降巨龙是吉祥之物,为了使困龙尽快上天,人们用苇席给被困的龙搭了个凉棚,还不时的有人往它身上浇水,另外还有僧侣们为其作法、超度。
一直持续到又一次的数日暴雨过后,这条龙神秘的消失了! 看来从古至今,龙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只是如今龙的数量极少,一般情况下不可得见。
1987年的一个考古发现,也可以佐证龙的存在。
当时,工程队在做引黄调节池工程,在河南濮阳西南隅西水坡发现一古墓,考古专家们对古墓进行测验后,确定该古墓年代距今约6000年,属于仰韶文化时期。
古墓里没有稀世珍宝,只发现墓主人的尸骨骼,而墓主人左右两侧,有用蚌壳精心摆放的龙虎图案。
龙头北面东,昂首弓背,前爪扒,后腿蹬,尾作摆动状,似遨游苍海。
这是目前发掘最早的“龙”,所以被考古学者验定为“中华第一龙”。
除此之外,在《山海经》里还记载有骑龙的人,最早骑龙的人是天神羲和,她是帝俊的妻子。
《海外南经》记载,兽神人面天神也是骑着两条龙飞腾天地。
到了舜帝时期,还诞生了一个神秘的种族叫“豢龙氏”,就是养龙的人。
舜在位时,有一位擅长养龙的牛人,叫董父,此人本领很大,特长就是养龙。
《春秋》:“昔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
”关于龙是否存在的问题,从史料记载可以看出是肯定的了! 读者们,关于“龙是否真实存在”,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学习好对于人的一生命运都会起到很大的生命影响,需要具体了解自己的最佳学业方位,才能够拥有好运。
那么,2015年属羊的最佳学业方向在哪?1、正北方位2015年出生的属羊人前往正北方位内学习,可以拥有好运,能够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凭借着出色的能力,学业有所提升,可以依靠自己学习的技术或是爱好收获成功。
在正北方位内,属羊人也能够遇到赏识自己的伯乐,或是老师,或是同学,在对方的协助下能够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
2、正西方位2015年出生的属羊人,若是在正西方位发展,能够有亮眼的表现,在正西方位内,个人的学业运势会有所提升,对于取得一定成绩的属羊人而言,在这个方位内能够让自己的整体学业表现得相当理想和稳定,不会被霉运所影响。
3、东北方位2015年属羊人前往东北方位内发展,整体的命运比较稳定,在东北方位内,属羊人即便不努力学习,依旧能够拥有好运,成绩会比较稳定,有提升的可能性。
这个方位内也能够获得良师的教导,让属羊人能够清楚清晰地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加倍地去努力学习拼搏。
4、东南方位2015年属羊人在东南方位内学习,可以让自己铆足干劲向前进,学习成绩有所提升,对于在大学阶段,想要考研的属羊人而言,前往东南方位内的城市,可以顺顺利利地通过考试,整体成绩理想,让人感到相当的满意与幸福。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