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再惊天下 前世今生”又如何
如果文物会说话,它一定会告诉我们诸多穿越千年的秘密。
近日,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里出土的半张黄金面具刷了屏,而它只是已出土的500余件重要文物之一。
目前,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
” 三星堆辉煌灿烂的新发现还在继续。
为何叫三星堆
三星堆这个名字,似乎和天上的星宿、星象有关。
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回事。
堆,在四川人的口语中,有人工垒建的意思。
从地图上看,三星堆所在的三个土堆呈直线排列,像一条线上的三颗星。
明清时期《广汉县志》的广汉八景”里,就把三星堆和它旁边的月亮湾称为三星伴月”。
现在考古已经证实,这三个堆原本是连在一起的,就是三星堆古城的城墙,后来因人们随意取土,被挖成了三个堆。
三星堆是古蜀先民创建的古蜀国都邑,始建于夏,至商代中晚期基本成型,其城墙体系、居住区、作坊点、墓葬群以及祭祀坑等,规模庞大、布局严谨、功能清晰。
众多青铜器的出土,说明古蜀国地区青铜冶铸技术十分成熟,古蜀文明当时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考古的三次偶然”
三星堆祭祀坑的发现,是偶然,也是必然。
从上世纪20年代末第一次发现三星堆文物,到1986年发现两个赫赫有名的祭祀坑,再到这次最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都十分偶然。
三次偶然,为我们开启了通往3000多年前古蜀王国的大门。
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而它的发现,要追溯到90年前的一个巧合。
1929年春季一个傍晚,村民燕道诚和儿子燕青保,在自家门口不远处挖水沟,为农耕做准备。
据记载,燕青保用锄头翻起泥土时,忽然被一件硬物震得手疼,刨开一看发现是块玉石器。
由此,敲开了尘封3000年的古蜀国大门。
1986年3月5日,三星堆遗址开启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考古发掘。
考古人员小心地发掘蛛丝马迹,附近窑厂工人也在加紧取土烧砖。
1986年7月18日,就在这天傍晚,砖厂工人惯常的挖土动作,突然改变了考古发掘的节奏。
因为工人取土时,挖出了几件玉器,一号祭祀坑就此显现。
时隔不到一个月,1986年8月14日傍晚,一件令所有人始料不及的事再次发生。
砖厂工人在距离1号坑30米的地方挖土时,一个埋藏着文物的地点再次暴露出来,这就是2号祭祀坑。
坑内堆积叠压着大量遗物,有青铜头像、立人像、大面具及大象门齿等。
1986年,三星堆的两个神秘大门,被意外地叩开。
三星堆考古的第三次偶然,则发生在2019年,恰好也是三星堆发现90周年。
2019年12月2日,当考古人员不抱太大希望地在1、2号祭祀坑周围小规模试掘时,再次意外找到一件绿色青铜器一角。
当大家满心疑惑,这件青铜器属不属于三星堆文化时,首任三星堆考古领队陈德安下坑伸手一摸,凭借丰富的经验,斩钉截铁地说:是大口尊,没问题!”
1986年发掘的1号坑和2号坑间距,仅约30米,本次最新发现的6个器物坑,就位于这30米之间。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人民日报报道 图片据新华社、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四川省文物局
来源: 浙江老年报
生肖与属相之间实际上是同义关系,即每一个生肖都对应一个属相,反之亦然。
生肖的起源与意义 生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据考古发现,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中已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
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这些生肖动物的选择可能与古代的图腾崇拜、星宿信仰以及动物的特性有关。
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在中国及汉字文化圈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
它不仅体现在个人的出生年份上,还深深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民俗文化中,如婚配、庙会祈祷、本命年等。
此外,生肖还成为了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
生肖与属相的关系 生肖与属相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用来表示一个人出生年份的符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生肖或属相来推算个人的命运、性格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等。
例如,根据生肖相生相克的理论,人们可以了解不同生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和谐地相处。
同时,生肖也成为了人们表达祝福和期望的一种方式。
在春节期间,人们常以生肖为主题制作各种装饰品、贺卡等,以此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
而在本命年,人们则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运势和健康状况,并采取一些措施来化解不利因素,如穿红内衣、佩戴生肖饰品等。
综上所述,生肖与属相是同义关系,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表示出生年份的符号。
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意义,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
据国家文物局教授、高级工程师罗哲文先生介绍,从国宝流失的数量上讲,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的218个博物馆中。
中国文物就有163万件,而该数目充其量也中人相当于在世界所有私人手中收藏的中国文物的十分之一。
南京艺术学院林树中教授经过十多年的实地考察和文献查考后认为,中国仅流失海外的名画就达30000件以上。
这些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国文物,或者在博物馆、美术馆、学校图书馆,或者在私人收藏家手中。
英2)雨果对圆明园的评价是什么共计三点。
1、世界奇迹 ;2、幻想某种规模巨典范 ;3、亚洲文明剪影。
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评价过圆明园,原文如下: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艺术有两种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和帕台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相同。
这便是一个几乎是超人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
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如同帕台农神庙那样;如果幻想能有典范的话,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3)圆明园的十二生肖到2012年为止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铜像已回归中国,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
此次捐赠的鼠首、兔首,为北京圆明园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铜像中的两件。
目前,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十二大生肖兽首已经有8个回归中国,其中龙首目前在台湾保存完好,不过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则下落不明。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