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 三星堆

三星堆到底 朝代的遗址 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时间:2023-07-17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三星堆到底是什么时代的遗址?

是外星文明吗?

是中国的文明吗?

他们后来又去哪儿了呢?

今天,我们就来完完整整的把三星堆讲讲清楚。

一、位置

首先,三星堆在哪?

三星堆遗址在四川省德阳市境内的广汉市,离成都大约40公里,离德阳市区只有26公里。

目前三星堆博物馆周一不闭馆,节假日几乎不休,去四川玩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二、时代

那三星堆遗址是什么时代的呢?

年代是非常的久远了,距今4800年到2600年,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周朝初期。

可以理解为横跨了夏商周三个朝代。

诶,这里需要注意一下。

遗址的时间虽然久远,但我们所谈到的三星堆文化”则没有那么早。

这片遗址一公分了四期,第一期属于宝墩文化”,是四川地区目前最早的考古发现,属于新石器时代。

后面的才是三星堆文化”。

关系大概可以理解为两个朝代吧。

在这次考古发现之前,三星堆博物馆里展出的青铜器都是三、四期相交这个时间段的。

相当于中原王朝的商朝晚期,年代并没有那么久远。

就像这次的挖掘,根据碳14年代测算法,新发现的4号坑的年代区间是,公元前1199年到公元前1017年,也就是离今天约3200年至3000年,属于商代晚期。

三、名称由来

那为什么叫三星堆呢?

因为遗址附近有三个黄土堆,旁边还有一个月亮形状的台地,这个地形犹如三星伴月”,因此得名。

还挺浪漫的。

当然你也可以在这里念一句,寻龙分金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

进去后不要忘记点个灯哦。

四、遗址

这次挖的是什么?现在已经有的又是什么?

这次挖的是三星堆遗址里的祭祀坑”,新发现的一共有6个,是19年年末到20年年初这段时间发现的。

加上此前的2个,目前一共有8个祭祀坑,我们新闻里看到的那个新建的科考大棚,就把这8个坑都覆盖了。

三星堆遗址是1929年首次被发现,1934年首次挖掘。

新中国成立后,到1986年,我们开始对那时候发现的1、2号祭祀坑进行挖掘,博物馆里目前展出的也都是这两个坑里的东西。

五、外星文明?

三星堆是外星人留下来的吗?

人类真的是很奇怪的生物啊,古代理解不了的就说是神迹,现代理解不了的就说是外星遗迹。

外星人没有那么闲好吗!

先说技术,就是普通的青铜器冶炼技术,我们往期还出过节目专门讲古代的冶炼。

目前我国出土的最早的青铜器来自于公元前2900年,甘肃的马家窑文化遗址,离今天都有差不多5000年了。

与三星堆文化同时期的商朝,青铜器铸造更是发达。

像大名鼎鼎的后母戊鼎(司母戊鼎)距今起码也有3500来年了,这也是个高、宽都超过一米的庞然大物啊。

除了后母戊鼎(司母戊鼎)之外,商代还有像四羊方尊、人面纹铜鼎、豕形铜尊、立象兽面纹铜铙,等等一大批精美无比的青铜器,用途更是礼器、炊器、酒器、乐器多种多样。

古代人怎么就造不了了。

而且有证据显示,三星堆文明和商朝人之间还存在铜矿贸易。

至于,青铜人物像长得像外星人,这说法就更滑稽了,夸张的人物造型不是很常见吗,毕加索画的也都是外星人?硬要说长相,确实有点像奥特曼,那三星堆文明是来自M78星云?

六、外来文明?

那三星堆属于中华文明吗?

当然了!怎么你们还要帮着某些国家申遗吗?

不玩梗认真说啊。

这个地方的争议主要还是,有人认为它是独立文明,并不是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一。

甚至有人说,三星堆是外来文明。

首先呢,三星堆文化,或者说古蜀文化确实有其独特的地方,但是和当时的中原文化以及长江中下游的其他文化比如良渚文化,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这就好比今天川剧有变脸,别的地方戏种没有,那四川不是中国了?战国时期,那几个理论上同属周王朝的国家,服饰、习惯,甚至文字都各有区别,你说哪个不属于中国?以三星堆出土的玉牙璋为例,这种东西中国各个地方都有出土,甚至包括越南。

中原文化的玉和青铜礼器基本它都有。

那是不是个外来文明呢?

上面的话其实已经解释完了这个问题。

但这种说法其实更多,而且也不是今天才出现的,各种地摊文学会把三星堆说成是埃及人、玛雅人、雅利安人什么的,反正就是他们认为啥神秘三星堆就是啥。

靠谱一点的,也说是西亚文明。

关于这点国内很多学者都有过研究,文化交流是可能存在的,但肯定不是外来文明。

这个逻辑其实蛮可笑的,我们反过来想一下。

如果认定三星堆是中华文明主流根源的话,那相较于三星堆,其他古代文明也都有其独特性啊,那是不是就可以说二里头是埃及文明,良渚是玛雅文明?

七、文字

三星堆文化有文字吗?

并没有啊,网上编三星堆文字的都是假的。

只出土过几个符号,但它们并不是文字。

关于这点三星堆博物馆的官博都辟过谣。

它之所以神秘,主要也是因为没什么文字记录,只有中原王朝的一些书籍,如《华阳国志》、《蜀王本纪》 这些,才会有关于古代巴蜀文明的一些记录。

而且这些古籍也都说过他们没有文字,比如《蜀王本纪》就说椎髻左衽,不晓文字”。

八、去向

那三星堆文明后来哪儿了,为什么突然消失了呢?

三星堆文明从广汉这个地方离开,很可能是政权的迁徙。

后来转移到了成都市的金沙村一代,也就是金沙遗址,离三星堆遗址大约50公里。

三星堆申遗也是和金沙遗址一起的。

再后来,四川地区的巴、蜀文化兴起,三星堆-金沙文化就消失了。

最后在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伐蜀,古蜀国灭亡,四川地区也就正式被纳入到中原王朝的版图。

总结一下。

三星堆不是外国的,更不是外星的,是中华民族的源头之一,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古蜀文化也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但这个独特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正如各位家乡的那些独特风俗和人文景观一样。

也期待我们的考古发现,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参考文献:

《三星堆考古发现与巴蜀古史研究》 赵殿增

《广汉三星堆青铜文化与古代西亚文明》 霍巍

《论三星堆-金沙文化》 施劲松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官方网站、微博

《三星堆密码》 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

《新闻1+1》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什么是生肖,他和属相有什么关系

生肖,又称属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代表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它们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生肖与属相之间实际上是同义关系,即每一个生肖都对应一个属相,反之亦然。

生肖的起源与意义 生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据考古发现,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中已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

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这些生肖动物的选择可能与古代的图腾崇拜、星宿信仰以及动物的特性有关。

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在中国及汉字文化圈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

它不仅体现在个人的出生年份上,还深深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民俗文化中,如婚配、庙会祈祷、本命年等。

此外,生肖还成为了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

生肖与属相的关系 生肖与属相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用来表示一个人出生年份的符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生肖或属相来推算个人的命运、性格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等。

例如,根据生肖相生相克的理论,人们可以了解不同生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和谐地相处。

同时,生肖也成为了人们表达祝福和期望的一种方式。

在春节期间,人们常以生肖为主题制作各种装饰品、贺卡等,以此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

而在本命年,人们则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运势和健康状况,并采取一些措施来化解不利因素,如穿红内衣、佩戴生肖饰品等。

综上所述,生肖与属相是同义关系,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表示出生年份的符号。

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意义,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

为什么秦始皇陵两千年无人敢挖内部到底什么样?

2000多年来,秦始皇陵地宫一直被覆盖着一层浓厚的神秘色彩。

一方面,正是由于古代文化的影响,人们心存畏惧,对这座陵墓怀有极高的敬畏之心。

他们相信,违背君主陵墓的安宁将会招来天谴和不祥之事,因此便害怕触犯这些神圣的规矩。

另一方面,秦始皇陵地宫内部的秘密和未知性令人生畏,导致许多人望而却步。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这座宏伟的陵墓沉睡了2000多年,没有人敢于触摸它的神秘.地宫内部的神秘和未知引发了人们的无尽遐想和好奇心。

正如一位考古学家所说:“秦始皇陵地宫如同一个宝藏箱,封存了古代文明的珍宝和谜团。

”这个未被揭开的宝藏箱中隐藏着哪些无价之物,令人心驰神往。

为了解开这个宝藏箱的秘密,科学家们不惜一切代价进行研究。

然而,考古技术的不足成为了他们的一大难题。

陵墓蕴含着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信息,一旦开挖过程不慎,可能导致文物的永久毁坏。

这个风险使众多考古学家和文化遗产专家心生犹豫,他们权衡着开挖可能带来的收益与损失。

然而,技术的进步使得这个未被揭开的秘密变得更加接近。

地球物理勘测技术的运用使科学家们能够了解地宫内部的整体情况,初步勾画出可能存在的宫殿、通道和宝藏。

这些有限的科技手段虽然只揭露了表面,却唤起了人们对地宫内部更多细节的渴望。

展望未来,科学家们对于秦始皇陵地宫的研究将会不断深入。

他们将探索更先进的考古技术和设备,力图全面了解地宫内部的奥秘。

同时,他们也将承担起保护文物的责任,尽最大努力确保开挖过程中文物不受任何伤害。

陵墓背后,是古代历史的厚重。

开启秦始皇陵地宫,将带来文明的交融与碰撞,彰显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

人们对于地宫内宝藏的期待不仅仅是对历史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的憧憬。

当地宫的门缓缓打开,迎接世人的惊叹和探索,定会再次唤起全人类对于千年古墓的热衷与敬畏。

尽管考古技术的不足和保护意识的提高成为秦始皇陵地宫未被挖掘的原因之一,但正是这份畏惧和谨慎,让这个宝藏箱的价值显得更加珍贵而神秘。

未来,人们期待着科学家们的发现和探索,期待着地宫内部隐藏的宝藏将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震撼和惊喜。

让我们一同期待,秦始皇陵地宫的宝藏终将闪耀于世界,为历史增添新的篇章。

随着考古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或许有望在未来能够更深入地揭开秦始皇陵地宫的神秘面纱。

然而,在进行开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文物保护、历史价值和文化尊重等等。

我们必须确保我们的行动不会对陵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尊重这座古墓的历史地位和文化遗产的价值。

秦始皇陵地宫作为古代中国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承载着丰富而珍贵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

这座陵墓承载着秦始皇的丰功伟业,以及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辛勤汗水。

这里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的核心,是一个伟大国家的象征。

在这座陵墓内,隐藏着无数的宝藏与谜团,等待着勇敢的考古学家来解开。

然而,2000多年来,秦始皇陵地宫一直无人敢挖掘。

这背后既有对传统和文化的尊重,也有对地宫内部神秘性的敬畏之情。

人们深知这个古老的陵墓是一个存在于历史中的独特存在,它拥有着无法衡量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因此,在任何时候揭开它的面纱都需要慎之又慎,以免对这一文化遗产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文物保护的重视,或许有望揭开秦始皇陵地宫的神秘面纱,让世人更深入地了解这千古之谜。

新的考古技术,如非接触式的激光扫描和虚拟现实技术,使得我们可以在不直接开挖的情况下,对地宫进行未曾有过的观察和研究。

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安全、更有效地探索地宫的途径,保护陵墓的同时,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文明的辉煌。

然而,除了科技的进步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公众对这一文化遗产的情感和看法。

秦始皇陵地宫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象征。

因此,在开展相关研究和挖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妥善处理与公众的关系,尊重他们的情感和意见,以求得一个平衡。

在未来的岁月里,希望我们能够以更加谨慎和细致的态度,来探索秦始皇陵地宫。

让我们用科技和智慧,走近这座古老的陵墓,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并将其珍宝和故事带给世人。

让我们以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对未来世代的承诺,成为守护者和传承者,让秦始皇陵地宫的光芒照耀千秋万代。

然而,让我们回到现如今的时代,科技与文明的进步为我们揭开了许多古老的谜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去探索秦始皇陵地宫的奥秘。

人们开始运用更先进的技术,如激光扫描、地质勘探和遥感测绘,以期发掘这个神秘的地下宫殿。

这项困扰世人的谜题也将逐渐揭开,让我们有机会目睹秦始皇陵地宫的真面目。

当然,对于秦始皇陵的挖掘,我们需要保持敬畏之心。

先人们留下的文化传统与价值应该得到尊重,我们应该谨慎而审慎地进行研究和发掘。

我们应该以学术的眼光去看待秦始皇陵地宫的发现,用我们的智慧和科技来揭示历史真相。

秦始皇陵地宫内部的秘密将是一段新的历史篇章。

这座世界奇迹的探索将吸引无数目光,引发全球的关注。

当我们逐渐解开这个谜团,当我们终于进入秦始皇陵地宫的时候,那个被时间掩埋的古代宫殿和华丽陪葬品将会重新展现在世人眼前。

这将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时刻,一次历史与现代交融的见证。

不仅仅是考古学家和历史爱好者,每个人都将被这个神秘的地下宫殿所感召,受到其雄伟壮观的建筑和丰富文化遗产的震撼。

2000多年前,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崛起的秦始皇,留下了一个极为辉煌的陵墓。

它的存在使世人为之惊叹,同时也引发了无数的猜测和探索。

现在,我们正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面对着秦始皇陵地宫的挖掘与发掘。

这将是一次让人心潮澎湃的历史之旅,一个唤醒沉睡了2000多年的文明的奇迹。

让我们一同期待,见证这段历史的又一壮举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三星堆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