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未解之谜 > 三星堆

三千年的三星堆 与我们一起向未来

时间:2023-07-17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三星堆出土的铜扭头跪坐人像、铜立发人像、铜小立人像(从左至右)。

受访者供图

三星堆三号坑出土的金面具。

受访者供图

许丹阳在三星堆发掘现场。

伊始,先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有为”?鲁迅先生的答案是,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1月4日,由《中国青年报》、优酷出品,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我们的太空创新实践中心联合出品的新青年跨时空问答短片《有为》正式发布。

片中,有《觉醒年代》中鲁迅的扮演者曹磊、神舟十二号发射北京总调度北京明白”高健、三星堆考古主力许丹阳等6位不同领域的青年,进行一场跨越百年时空的问答。

——————————

圆脸,戴眼镜,一笑就露出一口白牙,熟悉各种流行词语,找女友理想型是刘亦菲……90后的许丹阳和我们刻板印象中土里土气”的考古工作者不太一样。

但作为三星堆4号祭祀坑”的发掘负责人,年轻的他从大学毕业就扎根在了土”里,考古工地是他的星辰大海。

考古就是拆开一个又一个盲盒

许丹阳的对话”对象,已经在黑暗的地下等了他3000年。

3000年的三星堆,遇到了90后的年轻人。

面对镜头,许丹阳手拿一根亲手削的、刨过无数文物的小竹签,笑得比冬日里的暖阳还暖。

在可为”的时代做有为”的事,许丹阳觉得自己很幸运。

从2020年10月开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1986年发掘的三星堆1号坑和2号坑的区域,开展考古勘探与发掘,陆续新发现6座祭祀坑”,不断出土重要文物,被网友戏称开了6个盲盒”。

最近,8号坑盲盒”又上新款,出土了一件虎头虎脑”的青铜龙,似乎在迎接的到来。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核心区域为三星堆古城,面积约3.6平方公里,是四川盆地目前发现夏商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心性遗址。

三星堆遗址得名于清代嘉庆年间《汉州志》——广汉名区,雒城旧壤……其东则涌泉万斛,其西则伴月三星”。

最早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三星堆遗址,算得上横空出世”。

1986年在遗址祭祀区发掘1、2号祭祀坑”,出土青铜神像、青铜人像、青铜神树、金面罩、金杖、大玉璋、象牙等珍贵文物千余件,多数文物前所未见,尤以80余件青铜雕像为前所未见的重器。

这些惊世大发现”,揭示了一种全新的青铜文化面貌。

虽然是横空出世”,但作为古蜀先民创建的古蜀国都邑,三星堆却从来不是没有故事。

关于古蜀国的历史,李白在《蜀道难》中有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追忆。

其实早在蚕丛之前,巴蜀大地就已经鸿蒙初开,西汉扬雄《蜀王本纪》言,从开明已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

考古发掘证明,三星堆始建于夏,至商代中晚期基本成型,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而在本次考古发掘中出现的一些新器形——比如,首次出土的方形尊,此前出土的都是圆形的,尊的制作技术是从中原传到三星堆——既反映了它与中原文化的密切联系,也揭示了古蜀文化在文明交流中吸收融合为己所用的创新。

三星堆出土的镶嵌有绿松石的铜牌,以及玉戈、玉璋等玉器,受到中原二里头文化的影响;出土的琮则受到西北的齐家琮和东南的良渚琮的影响;三星堆文化的城墙夯筑技术、稻作农业的起源、早期的灰白陶传统,也都与良渚文化息息相关……

考古,揭开尘封历史。

考古破圈”,我们一起来追星”

从年春天开始占据新闻头条的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热度一直延续至今,大众第一次发现,原来考古也是可以追番”的。

许丹阳说,以前大众对考古并不了解,有时还存在误解,以为我们拿个罗盘就知道墓在哪儿,拿个探测器,就知道文物具体的埋藏位置,甚至以为我们是挖宝盗墓;还觉得我们都是风尘仆仆、老气横秋”……

近年来,随着考古走入大众视野,考古工作者一般在地里”,有时也现身台前”。

就像许丹阳说的,其实我们还是非常活泼的,和其他行业一样,有经验丰富的老专家,也有很积极很青春的年轻人”。

这场追星”之程,不仅是考古工作者择一事终一生的事,还是普通人从好奇到了解再到关注的事。

许丹阳笑言,自从参加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自己成了朋友圈里的名人”,在网上有一些我的采访或者视频,朋友们就给我发消息说‘又看到你了’。

感觉他们开始认识我的工作、了解我从事的行业了,这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这场追星”之程,不仅是中国人的事,还邀请全世界的朋友一起来耍。

三星堆博物馆自1997年10月开馆以来,已接待中外游客2200余万人次;三星堆文物多次走出国门,先后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

而从现在开始,8位外国青年导演将用影像讲述三星堆故事,电影《发现三星堆(暂定名)》和音乐剧《三星堆》也安排上了;发现三星堆”系列纪实节目,将为全球观众展现探索、冒险、娱乐的妙趣中国;三星堆系列图书将在全球发行,其中国际安徒生奖得主三星堆创作计划”将诞生系列绘本;数字三星堆国际展”,将与世界知名博物馆合作举办联展……

当然,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

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

土里土气”的考古遗址,正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IP。

上一代考古工作者从一铲一铲挖泥巴的时代走来,而这一届年轻人既续接传统又勇于创新,让考古成为一部历史+科技”的跨界大片。

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被大跨度钢结构大棚覆盖,里面有数个考古发掘舱”,不仅能控制温度、湿度,还能减少工作人员从外界带入的物质干扰。

而眼前的考古工作者,更像在实验室工作,穿着全副武装的白色防护服”,趴在非接触式装置”上,悬在祭祀坑上方,拍照、清理……颇有科幻电影的即视感。

三星堆,正在破圈”。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有着穿越时空的力量

在考古界有一句老话——如果一个观点提出来10年还能保持得住,那一定是很了不起的。

我自己也提出了一些观点,刚提出不久就被推翻了,经常被‘打脸’。

”许丹阳笑着说。

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奔流向没有尽头的时空,一代一代的考古学者,与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一同走过。

三星堆遗址的发掘研究工作,是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逢其时的许丹阳很高兴、也很清醒,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还是应该具有忧患意识、具有批判精神、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关于梦想,他说:梦想不能当饭吃,但人活着又不仅仅是为了吃饭。

梦想还是要有的,总要有所追求。

有学者将华夏文明早期在黄河、长江、珠江、辽河流域等地的众多文化遗存比喻为满天星斗”;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文化,经过对其他地区文化的整合和自身的重组,成为中华文明核心地带,是为众星拱月”。

中华文明从满天星斗”到众星拱月”,古蜀国文明便是满天星斗”时代最为璀璨夺目的星辰之一。

大约从三星堆遗址四期晚段开始(距今约3100年),三星堆古城开始衰落,而另一支与其文化面貌一脉相承的考古学文化遗存悄然兴起,并达到相当高的文明程度,延续至距今约2700年,那就是金沙遗址。

以三星堆遗址为核心的古蜀国历史,证明了中华文明自古以来的多元一体历史格局。

而三星堆文明和它的后传”,仍在成都平原继续辉煌发展。

考古工作者对发掘信息进行了全方位采集,因为考古发掘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代的事,要把足够多的信息留给后代,为今后的发掘保护研究提供足够丰富的资料。

3000年的三星堆,和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一样,最终是走向未来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什么是生肖,他和属相有什么关系

生肖,又称属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代表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它们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生肖与属相之间实际上是同义关系,即每一个生肖都对应一个属相,反之亦然。

生肖的起源与意义 生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据考古发现,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中已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

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这些生肖动物的选择可能与古代的图腾崇拜、星宿信仰以及动物的特性有关。

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在中国及汉字文化圈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

它不仅体现在个人的出生年份上,还深深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民俗文化中,如婚配、庙会祈祷、本命年等。

此外,生肖还成为了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

生肖与属相的关系 生肖与属相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用来表示一个人出生年份的符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生肖或属相来推算个人的命运、性格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等。

例如,根据生肖相生相克的理论,人们可以了解不同生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和谐地相处。

同时,生肖也成为了人们表达祝福和期望的一种方式。

在春节期间,人们常以生肖为主题制作各种装饰品、贺卡等,以此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

而在本命年,人们则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运势和健康状况,并采取一些措施来化解不利因素,如穿红内衣、佩戴生肖饰品等。

综上所述,生肖与属相是同义关系,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表示出生年份的符号。

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意义,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

圆明园的文物去哪了

1)圆明园的文物去哪了自近代以来,承载中华厚重历史文化的文物却以惊人的速度流失海外。

据国家文物局教授、高级工程师罗哲文先生介绍,从国宝流失的数量上讲,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的218个博物馆中。

中国文物就有163万件,而该数目充其量也中人相当于在世界所有私人手中收藏的中国文物的十分之一。

南京艺术学院林树中教授经过十多年的实地考察和文献查考后认为,中国仅流失海外的名画就达30000件以上。

这些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国文物,或者在博物馆、美术馆、学校图书馆,或者在私人收藏家手中。

英2)雨果对圆明园的评价是什么共计三点。

1、世界奇迹 ;2、幻想某种规模巨典范 ;3、亚洲文明剪影。

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评价过圆明园,原文如下: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艺术有两种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和帕台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相同。

这便是一个几乎是超人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

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如同帕台农神庙那样;如果幻想能有典范的话,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3)圆明园的十二生肖到2012年为止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铜像已回归中国,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

此次捐赠的鼠首、兔首,为北京圆明园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铜像中的两件。

目前,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十二大生肖兽首已经有8个回归中国,其中龙首目前在台湾保存完好,不过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则下落不明。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三星堆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