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众所周知,华夏文明传承至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历史的探索,越来越多的文物抛开厚重的尘土重见天日。
文物的存在反映了古代先民的智慧,代表着中华文化厚重的历史沉淀,对于专家们研究华夏文明的发展历程有着不可替代的参考意义。
▲三星堆遗址
古蜀文化是属于古蜀地区的文化,一直以来历史学家们都认为与中原地区相比,古代巴蜀地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古蜀文化也与中原文明没有关联或很少有交集。
而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将古蜀国历史推向5000年前,证明了它应是中国夏商时期前后,甚至更早的一个重要文化中心,与中原文化有着一定联系,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同时也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
▲古蜀先民生活场景绘画
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南距四川省省会成都40公里,东距广汉市区7公里,是一座由众多古文化遗存分布点所组成的一个庞大遗址群,属于古蜀文化。
1929年,四川广汉当地一位农民在淘沟时偶然发现了玉勾,自此,久埋于地的三星堆遗址被推向世人的眼前。
20世纪50年代之后,考古工作者陆陆续续对三星堆进行考古,当时还没有意识到三星堆遗址的巨大规模,所以将三星堆遗址北部的月亮湾地点和南部的三星堆地点各自当作一个遗址,分别命名为横梁子遗址”和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遗址发掘旧照
直到1963年,考古队对三星堆遗址”又做了一次考察,惊奇地发现三星堆遗址”规模巨大,可能是古蜀国的一个中心城市。
意识到三星堆遗址”的考古价值后,20世纪80年代后,考古队开始了前后长达20年的大规模连续发掘。
这次发掘的发掘报告《广汉三星堆遗址》中指出,三星堆是一种在四川地区分布较广、具有鲜明特征,有别于其它任何考古学文化的一种古文化” ,已经具备夏鼐提出的命名考古学文化的三个条件,因此建议命名为三星堆文化”。
这次大规模的挖掘很快引起世界各国考古人士的关注,但随着深入发掘,三星堆的考古就停止了,这又是为何呢?
▲三星堆博物馆外景
1986年,经过考古学家们70年不断地挖掘,终于出土了两座大型商代祭祀坑,出土了金、铜、玉、石、陶、贝、骨等珍贵文物近千件。
在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上千件青铜器、金器、玉石器中,最具特色的首推三四百件青铜器。
青铜器多以高大,夸张为特点,一号坑出土的青铜器多以人面像人头像,人面具等前所未见的形态为主,二号祭祀坑出土的立人铜像高达2.62米,重180多公斤,而它的手看似在环抱什么,具体是什么却不得而知,这样高大的青铜像哪怕在商代青铜文化当中都堪称独一无二。
除此之外,三星堆出土的玉器也是举世罕见,尤其是号称边璋之王”的玉边璋,其精美程度在国内现有的考古发现中仅此一件。
三星堆这批前所未有的珍贵文物的发现把古蜀国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500年,在世界考古学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三星堆”出土的立人铜像
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三星堆的出土文物,眼睛”似乎至关重要,每一张特大的青铜面具,瞳孔都会向前突出,甚至双目突出的圆柱达到9厘米。
其中被誉为铜像之王的青铜立人像、有面具之王美誉、作为纵目”的蜀人先祖蚕丛偶像的青铜纵目面具,长达1.42米、作为权杖法杖的金杖,其器身上刻有精美神秘的纹饰,同时有充满神秘笑容的人头像。
在古蜀文化的记载当中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纵目,大概是古蜀人对古蜀王的一种崇拜。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面
另外一层崇拜,是对太阳的崇拜,大立人青铜像的头顶正中,有一个类似太阳的标志,站立青铜中心的位置看,它可能是在行使太阳神的职责,又或是它本身就是太阳神。
由此可见古蜀人对于太阳的崇拜,而青铜太阳轮恐怕是三星堆最神秘的器物。
东方历史上崇拜多以佛祖为主,太阳崇拜十分罕见,西方神话关于太阳崇拜倒是非常多,特别是青铜雕像,金杖与玛雅文化、古埃及文化十分接近,于是就有人提出疑问,这代表古蜀国文化是外来文化?但是也说不通,古蜀国位于西南地区中部,远离沿海地区,周围也并没有接壤其他国家。
又或是古蜀国文化是世界朝圣中心?这些都尚未可知。
▲三星堆”出土的太阳神鸟玉璧
专家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质疑,不仅仅是因为太阳崇拜。
三星堆遗址还出土了5000多枚海贝以及60多根象牙,根据鉴定,这些海贝来源印度海,在不通人烟的古蜀时代,出现印度海的海贝,光是这些就足够引起诸多质疑。
三星堆的发掘出现了太多闻所未闻的文物,截至2009年,三星堆创造和打破了许多世界纪录、中国纪录,其中多项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中国之最,这些发现颠覆每一个考古学家的认知。
对于史料中毫无记载的东西,考古学家们不敢再继续挖掘下去。
古代中国讲究阴阳和合及八卦阵象,考古学家也不知道其摆放规律和真实用途,贸然挖掘恐怕会对文物造成损害,因此为保护三星堆遗址,考古队停止了对三星堆的继续发掘,担心再挖会出事,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参考资料:
《广汉三星堆遗址》《汉州发掘简报》
生肖与属相之间实际上是同义关系,即每一个生肖都对应一个属相,反之亦然。
生肖的起源与意义 生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据考古发现,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中已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
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这些生肖动物的选择可能与古代的图腾崇拜、星宿信仰以及动物的特性有关。
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在中国及汉字文化圈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
它不仅体现在个人的出生年份上,还深深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民俗文化中,如婚配、庙会祈祷、本命年等。
此外,生肖还成为了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
生肖与属相的关系 生肖与属相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用来表示一个人出生年份的符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生肖或属相来推算个人的命运、性格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等。
例如,根据生肖相生相克的理论,人们可以了解不同生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和谐地相处。
同时,生肖也成为了人们表达祝福和期望的一种方式。
在春节期间,人们常以生肖为主题制作各种装饰品、贺卡等,以此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
而在本命年,人们则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运势和健康状况,并采取一些措施来化解不利因素,如穿红内衣、佩戴生肖饰品等。
综上所述,生肖与属相是同义关系,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表示出生年份的符号。
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意义,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
据国家文物局教授、高级工程师罗哲文先生介绍,从国宝流失的数量上讲,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的218个博物馆中。
中国文物就有163万件,而该数目充其量也中人相当于在世界所有私人手中收藏的中国文物的十分之一。
南京艺术学院林树中教授经过十多年的实地考察和文献查考后认为,中国仅流失海外的名画就达30000件以上。
这些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国文物,或者在博物馆、美术馆、学校图书馆,或者在私人收藏家手中。
英2)雨果对圆明园的评价是什么共计三点。
1、世界奇迹 ;2、幻想某种规模巨典范 ;3、亚洲文明剪影。
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评价过圆明园,原文如下: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艺术有两种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和帕台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相同。
这便是一个几乎是超人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
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如同帕台农神庙那样;如果幻想能有典范的话,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3)圆明园的十二生肖到2012年为止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铜像已回归中国,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
此次捐赠的鼠首、兔首,为北京圆明园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铜像中的两件。
目前,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十二大生肖兽首已经有8个回归中国,其中龙首目前在台湾保存完好,不过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则下落不明。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