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6月26日,16岁的女高中生小雪放学后独自一人回家。
小雪是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子,父母都是县财政局的公务员,父亲还是副局长。
在回家路上,她隐约感到后面有个人跟着他,好像还是一个男人。
当时地方上的治安并不好,小雪内心非常害怕,甚至都不敢回头看一眼,全程几乎是一路小跑回到了财政局家属院。
直到进了熟悉的家属院,看见人来人往的熟人后,她才鼓起勇气回头看了几眼。
此时天已微黑,小雪只是大概看到男子的轮廓:身材中等,短头发,衣着普通却非常干净,人很精神,看起来并不像坏人。
小雪以为是自己多想了,事后也没将这件事告诉父母。
凌晨3时,睡梦中小雪被一些声响惊醒。
她打开灯,赫然发现卧室的纱窗被划开了一道半米长的口子,一个黑影在窗口一闪而过。
小雪急忙呼叫父亲,此时那道黑影已经逃之夭夭。
小雪此时想起昨晚放学后的遭遇,告诉父亲昨天有个男人跟踪自己,那个黑影会不会就是跟踪自己的那个人?小雪父亲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报警,民警分析那个男子可能是个小偷,发现小雪穿的比较好,便跟踪小雪到家属院,晚上试图偷窃时被发现。
民警嘱咐小雪一家多加注意,发现异常随时报警。
这件事之后,小雪家将家中的木门换成了防盗门,家里的玻璃窗也换成了防盗窗。
想着,这样一来小偷就应该无从下手了。
可万万没有想到,两周后小雪家还是出事了。
7月12日凌晨4时左右,小雪父母正在熟睡中,突然听到小雪的卧室内传来哭喊声。
父母连忙起身去前去查看,发现小雪坐在床上歇斯底里的大哭,半边脸上全是鲜血,肉眼可见的有一道深深的刀伤,皮肉都已经翻了过来。
民警赶到现场后发现,小雪家的防盗窗上的纱帘又被划开一个大口子,看来那个歹徒应该是试图进屋。
但发现小雪家加装了防盗窗,自己根本进不去。
随后,丧心病狂的歹徒竟然将长刀伸进屋内,在小雪脸上划了一刀。
这起案件性质非常奇怪,首先可以排除掉是盗窃。
民警分析这次的歹徒应该和两周前划破窗纱的是同一人。
上次事情之后,小雪家明显有了戒心,已经加装了防护装置。
家属院中比小雪家庭条件好的还有几家,防护措施却很一般,小偷没必要冒着风险再偷小雪家。
其次可以排除入室强奸。
小雪家的户型很简单,小雪的卧室和父母的卧室相连,中间并没有门,只是隔着一道帘子。
一旦小雪屋内有大的动静,父母第一时间就会知道。
而且家属院中住户密集,经常深夜还有人才回家。
歹徒要在这种环境下完成强奸,几乎不可能。
警方比较倾向于这是一起报复案件,原因是歹徒发现安装了防盗窗之后,完全可以一走了之。
但是他却用长刀划伤了小雪的脸,很明显是一种报复行为。
可是警方调查了小雪一家的社会关系后,发现小雪的父母平时人缘不错,在单位和同事也没有多大的矛盾。
小雪是个很乖的孩子,也没有早恋和追求者,更不会存在仇人。
就在警方为这起案件性质一筹莫展的时候,县里又发生了一起袭击案。
1986年7月14日凌晨3时左右,一名歹徒窜入洛宁县新城中学教师宿舍,划破宿舍纱窗潜入室内。
然后用火钳加起两块燃烧的蜂窝煤向床上抛去,瞬间点燃被褥燃起大火。
床上睡着的18岁高三学生小芳和她的母亲,被严重烧伤。
这起案件更加扑朔迷离,歹徒进入室内一没有偷盗,二没有抢劫、三没有强奸,只是纵火。
歹徒这么做到底为了什么?唯一的动机就是报复作案。
而然民警调查后发现,女学生小芳和母亲社会关系都非常简单,压根不存在仇人。
连续发生了两起针对年轻女孩的袭击案,警方连案件性质都无法确定,歹徒在现场也没有留下线索,案件侦破工作无从下手。
1986年8月20日,洛宁县警方再次接到有年轻女孩遇袭的报警。
凌晨4时左右,高二学生小丽在家遭遇袭击。
小丽家住的是一个老房子,有院子和五六间平房,小丽单独住在一间平房内。
晚上,睡梦中的小丽隐约听到纱窗有滋啦一声响动。
她立即从床上坐起来,拉开了灯,看到的景象差点没把她吓死。
只见一个高瘦的男子从割坏的纱窗往屋内爬,手中还提着一把长刀。
小丽立即大喊救命,歹徒没想到小姑娘的反应这么快,顿时也有些慌张。
不过他并没有第一时间逃走,而是挥舞着长刀对着小丽的腿上连刺两刀。
小丽顿时血流如注,痛哭的大声嚎哭,此时凶手则迅速翻窗逃走。
当小丽的父亲和哥哥赶到时,歹徒已经逃之夭夭。
这3起案件之后,洛宁县的居民人心惶惶,街头巷尾晚上几乎没有女性的身影。
县内的钢筋、铁纱网、大锁价格翻了好几倍,还是被抢购一空,家家户户都在加固门窗,唯恐有失。
为了增加安全系数,连平时没人养的土狗都成了稀罕货。
县里也组织了治安联防巡逻队,不分昼夜的在几条主要街道巡逻。
洛宁县城本来就不大,这些措施简直是立竿见影。
在小丽遇袭后,歹徒有半年的时间没有作案。
就当大家认为相安无事时,县城再次发生了年轻女孩遇袭事件。
1987年1月5日凌晨,歹徒从后门进入洛宁县政府打字员小玲家中。
向小玲头部、面部连划数刀,将其毁容后从堆有破瓶子和碎砖头的院墙根逃走。
民警在墙角的玻璃瓶上,发现了一个类似歹徒的鞋印。
警方虽然派出大量警员,进行多次侦查工作,但仍未取得丝毫进展......而仅仅过了三个月后,歹徒再次作案,与前几起案件不同,这次出了人命!
1987年4月14日,洛宁县外贸局女职工小雷在家中遇害。
据悉,小雷再过半个月就要和未婚夫结婚,昨天晚上两人幽会到10点。
妹妹早上起床喊小雷吃饭时,发现小雷床上有着一大片血迹,人早已经死亡,随后家里立即报警。
民警发现小雷是被人一刀刺中脖子,失血过多而亡。
尸检报告小雷没有被强奸的迹象,更没有搏斗的痕迹。
窗台上发现了一枚残缺的军用解放鞋印和一枚指纹。
经技术人员对比,鞋印与小玲遇袭案玻璃瓶上的一致,认定:是同一人所留。
民警将这次案件和前几起案件并案分析,发现之间有着诸多的相同点:一、犯罪分子的作案时间都是在夜间或深夜;二、犯罪分子有独来独往的习惯;三、袭击的对象都是年轻妇女,且不偷不抢不奸;四、歹徒的身体素质很好,反侦察经验很强。
经洛阳市公安局批准,决定并案侦查,并组建专案组,该案命名为4.15系列流氓滋扰杀人案”。
专案组认为,此案已经由伤人升级为杀人,社会危害性严重,必须将其抓获。
警方制定实施了以洛宁县为中心,在方圆20公里范围内展开全面排查。
同时设置28个监控点,配备60名公安干警和治保干部蹲点守候。
但是另警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4起案件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1987年7月25日凌晨3点,一个黑影出现在县供销社女营业员小张的床边。
小张白天和丈夫发生了争吵,晚上两人分房而睡。
听到了响动后,睡得迷迷糊糊的小张以为是丈夫,也没有在意,只是往里侧了侧身子,让出位置。
谁知就在这时,小张突然感觉到腰间一凉,随之一阵剧痛袭来。
她翻身睁眼,只见一把尖刀捅进了自己左腰。
抬头一看,面前站着一个陌生人。
这个歹徒并不是一脸猥琐或者凶恶的样子,反而长得浓眉大眼,样貌颇为英武。
可长得再好,也是入室伤人的歹徒。
小张大声呼救,睡在隔壁的丈夫闻声赶来,歹徒已经逃走。
小张虽然看到的歹徒的长相,但是由于受了惊吓,加上只是仓促的看了几眼,对歹徒的样貌记忆并不深刻。
只能大概描述出歹徒1.7米左右,男性,年龄在25至30岁之间,浓眉大眼,体格粗壮。
这些描述太模糊,导致民警画出的模拟画像并不像。
虽然歹徒知道自己的样貌被人看到,但是他并没有收手,反而更加变本加厉。
1987年12月19日,女青年小宫突发阑尾炎需要做手术。
可是老公在外地出差,婆婆又要在家带孩子,所以只能喊刚结婚不到半年的妹妹来陪床。
县医院的条件较差,并没有专门陪床的地方。
到了晚上,陪床的人只能打地铺,睡在走廊或者楼梯间。
第二天一早,保洁在楼梯间发现小宫的妹妹已经死亡,致命的刀口在左腰,是失血过多而亡。
现场有一大片血迹,地上还留着凶手的一排血脚印。
经技术人员对比,又是同一歹徒所为。
以往歹徒还只是在受害人家中作案,这次竟然敢在人来人往的公立医院杀人,可见已经肆无忌惮到极点。
上级部门指示,一定要将歹徒快速缉拿归案。
当时,洛宁县城及周围5个乡,总人口将近3万人。
符合小张看到的歹徒特征的男性青年有好几千人,加上经常流动在县城的外地人员,总数超过了7000人。
洛宁县公安组织人手,硬是来来回回的将这7000人中的可疑分子一个不漏的来回过了好几遍。
结果是,破获8起大案,30多起一般案件,抓获各类犯罪分子160余人。
可惜,这其中并没有发现这个凶残的恶魔,难道这个恶魔学了隐身术不成?更令人气愤的是,就在警方大规模调查抓捕罪犯时,他竟然还敢行凶杀人,手段也变得更加恶劣。
1987年12月24日,这个歹徒窜至距离洛宁县180公里外的洛阳市肉联厂宿舍,将26岁的女职工张芸及1岁半的幼子杀死,并开胸破肚,割乳掏肝。
作为这一切后,他将尖刀刺入女人小腹,并在墙上题字:
杀猪的大姑娘!
你们好狠的啊,
我真想脱光屁股,
让你们把我杀了吃肉,
象杀猪一样过过肉瘾。
这段话完全没有逻辑,不知道歹徒想表达什么,但足以表现歹徒的变态心理。
同时,杀戮也没有停止。
1988年4月9日晚,14岁的女中学生小凤,被残忍的砍断脖子,肚子也同样被人剖开。
在小凤遇害后仅几个小时,4月10日凌晨2时,歹徒窜入城郊的小青家。
小青刚生完孩子没几个月,这时刚刚给孩子喂完奶刚刚睡着。
隐约感觉有人在床头,刚刚睁开眼就看到刀光一闪,一柄尖刀插入了自己的腰部。
可怜的小青当场死亡,歹徒迅速逃走。
小青的丈夫被惊醒后,发了疯似的奋力追赶,一口气追到了街口。
但是歹徒体力非常好,最终还是未能将其抓获。
1988年5月,陕西西安警方派人到洛阳,希望洛阳警方提供协助,抓捕2名越狱逃犯。
而此时洛阳警方正在为这几起忙的焦头烂额,负责接待的警察告诉西安方面说最近大部分警力都用于破获洛宁县发生的这起变态杀人案,并简单的介绍了杀人者的手段。
远道而来的西安警察一听就愣住了,原来西安灞桥区在1987年9月16日和21日也发生了2起少女被杀案件,歹徒的作案手法与洛宁的这几起案件几乎一样,案件也是至今未破。
两地警方相互得知这件事后,分析了这起连环案。
虽然两地相隔800多里,但作案手段异常相似,不排除是一人所为。
而且警方又发现,从1986年6月至1988年4月,附近几个市共有22起类似案件,共有8人被杀,14人受伤,受害者全部是年轻女性,年龄从14岁到26岁不等。
洛阳警方与西安警方的领导高层经过简单的交流,成立了联合专案组,全力侦破此案。
联合专案组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调查洛宁县和西安灞桥区有何关联。
这一查,两年未破的案件竟然有了重大进展。
洛宁驻扎着二炮部队某旅,灞桥区则是二炮工程学院的所在地。
有了这个发现后,专案组又想起了这两年内歹徒只穿过一种鞋,就是解放鞋。
最初,这条线索并没有引起专案组的重视,因为市面上卖解放鞋的太多了,而且几乎每人都有一双解放鞋,调查的意义不大。
现在,专案组又重新调查起这条线索,发现歹徒穿的解放鞋与市面上卖的,鞋底花纹不一样。
根据销售厂家的辨认,这不是简单的解放鞋,而是专门配发给解放军的作训鞋,主要配备给二炮部队。
这下,排查的范围马上缩小了。
难道这个变态杀人犯是个军人?
专案组随即向二炮驻洛宁县某旅机关发出协查通报,要求排查西安灞桥命案期间去过西安的人。
由于案情重大,警方并没有告诉部队是排查人犯。
当天旅部值班领导是政治处的副主任,也没有太重视,在没向旅领导汇报的情况下就签字批准要求各营自查。
查了一轮,各营都回复没查出有人在这段期间去过西安。
重案组自认为抓住了案件重点,好不容易查到的线索又断了。
可是没多久,案件又发生了转机。
该旅通信营有个技师,叫王洪波,在排查后就向营领导请假5天去洛阳,说是他弟弟结婚,自己必须回家参加婚礼。
可是5天时间已经过去了,王洪波一直没有归队。
营领导联络到王洪波家里,才得知王洪波家竟然就是在西安灞桥二炮工程学院的。
他的父母是该学院的老师,父亲还是教授,军衔不低。
而他的弟弟此时才上高三,根本没有结婚的事。
营领导感觉事有蹊跷,赶紧上报给旅领导。
旅政治处随后向公安局汇报了这个情况,专案组派人取走了王洪波的鞋印,一核对与案发现场歹徒留下的鞋印完全吻合。
可之前为什么没有排查到王洪波呢?原来旅政治处排查通知下发时,王洪波正在通信营营部值班,他接到通知后就知道情况不妙,没有向营领导汇报此事,自己向政治处谎报了情况,然后撒谎弟弟要结婚,逃之夭夭。
此时,王洪波的真面目终于露出。
王洪波,1961年出生在黑龙江省木兰县,身高1.68米,体重68.5公斤,浓眉大眼,身材壮实。
10岁时随从军的父母到了大西北,定居在西安。
1980年参加高考落榜,同年11月参军。
在部队因表现良好被提干,现在是副连职技术员。
1988年,王洪波已经有了大专学历,成为部队知识型军官,前途一片大好。
王洪波平时在部队深受好评,该旅政委称赞道:王洪波是我看着长大的,和他一起入伍的西安籍士兵中,他的表现的最好的一个。
该旅旅长则说:部队里一共有4个技术员,王洪波是各方面都比较好的那一个。
战友们对他的印象也较好,称王洪波作风正派,平时生活中反对说下流和低趣味的话题,从不谈论女人。
工作能力也比较突出,在多次演习训练中从未损坏和丢失一件训练器材。
除此之外,王洪波有着极强的艰苦朴素精神,几乎没给自己买过衣服和鞋子。
他出差去洛阳,不住招待所,只是另一张凉席住在外边。
去上海出差,干脆睡在桥洞下。
所以,当警方把王洪波确认为重大嫌疑犯时,部队战友大为震惊,连连摇头:不可能,不可能。
他怎么会是犯人呢?”
而事实胜于雄辩,警方又提取了王洪波的指纹进行比对,证明王洪波就是该起系列案件的真凶。
警方立即对王洪波,发布了全国通缉令。
专案组分析,王洪波逃亡的方向:一是西安,因为他的父母在那里;二是东北老家黑龙江木兰县,因为他从小在那长大。
一个月后,7月4日凌晨2时左右。
王洪波窜至木兰县第三中学教师宿舍,当时屋内只有一对姐弟在睡觉,王洪波将年仅17岁的姐姐杀死,又将16岁的弟弟刺成重伤。
这次他并没有逃走,而是用沾着姐弟鲜血的刀,对准自己的腹部连刺了9刀,自杀而亡。
一个杀人狂魔结束了短暂而罪恶的一生,由此,这起连环变态杀人案也宣告结束。
1986年到1988年,王洪波在自己部队驻地洛宁县、出差去的洛阳市、父母家所在地西安、以及老家木兰县,连续作案23起,杀死9人,伤14人,基本上都是年轻女性。
王洪波没有留下任何遗书或者遗言,这起系列案件的动机也成了一个谜。
小者未盛之辞。
”这里其实就提到了一个节气,那就是冬天的第二个节气,小雪。
按照古籍当中的解释,这个时候寒气还没有那么深,即使是出现小雪的情况,那也是小雪,从另外一个角度其实也是在告诉我们,小雪节气,相对来讲,还没有那么寒冷。
不过有一点倒是可以确定,那就是天气会逐渐变冷,我们应该做好应对,尤其要注意保暖。
小雪节气,在民间人们说法还是比较多的,比如农谚就有“上午小雪冷飕飕,下午小雪暖烘烘”,今年啥时候小雪,在几点?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
小雪节气,它和冬天的整体的气候是存在一定关联的,而且在农村很多的农谚当中,都有提到这一观点。
比如说:小雪见晴天,有雪到年边。
意思就是如果小雪节气这天出现了下雪,那么说明冷空气来的是比较晚的,也就预兆着,可能到年后才会出现降雪,这就是典型的倒春寒的情况。
从另外一个角度,也是在告诉我们,小雪节气如果是气温比较高,那么至少可以判定,在前半冬,相对来讲是不会很寒冷的。
再者说:十月小雪雪满天,来年必定是丰年。
意思就是小雪这天,出现了下雪的一个情况,那么明年就会出现一个丰收年,这个很好理解,冬季的作物需要雨雪,同时还需要雪对其进行保暖,因此出现降雪,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而此时也在告诉我们,当出现小雪下雪的一个情况,冬天会特别的寒冷,雨雪冰冻的天气会相对多一些。
上午小雪冷飕飕,下午小雪暖烘烘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是说小雪节气的一个时间节点,如果是在上午的话,那么天气会比较的寒冷,如果是出现在下午的话,则会相对比较的暖和。
我们都知道,小雪的交节点,它是不确定的,有的时候早,有的时候晚,而人们根据这些对其进行总结,也发现了一定的规律。
当交节点出现在上午的时候,冬季会相对比较的寒冷,而交节点,出现在下午或者是晚上的话,则会比较的暖和。
今年啥时候小雪,在几点? 太阳黄经为240为小雪节气。
最近几年小雪节气,多数都在上午,只有去年的时候,是在下午,而去年的冬天,确实是比较的暖和的。
2020年的小雪时间 公历:2020年11月22日 04:39:38 农历:十月(小)初七 2021年的小雪时间 公历:2021年11月22日 10:33:34 农历:十月(小)十八 的小雪时间 公历:11月22日 16:20:18 农历:十月(大)廿九 的小雪时间 公历:11月22日 22:02:29 农历:十月(小)初十 2024年的小雪时间 公历:2024年11月22日03:56:16 农历:十月(大)廿二 也就是说今年的小雪节气,交节点是在03:56:16,可以看出来,这其实就是典型的上午小雪,也就是说,今年将会是一个寒冬,会特别的寒冷,我们要提前做好御寒的一个准备。
最后,人们在饮食上,也要及时的做出改变,可以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比如说牛肉、羊肉还有鸡肉之类的,另外也可以多吃一些黑色的食物,比如黑木耳还有黑芝麻等,也能起到很好的滋补作用@-----------------------提示-------------------------@
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即太阳到达黄经240时。
“小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节气。
节气的小雪与天气的小雪无必然联系,小雪节气中说的“小雪”与日常天气预报所说的“小雪”意义不同,小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而天气预报中的小雪是指降雪强度较小的雪。
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
小雪节气,东亚地区已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经向环流,西伯利亚地区常有低压或低槽,东移时会有大规模的冷空气南下,我国东部会出现大范围大风加大降了温天气。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降雪会稍晚,而北方,已进入寒冰封冻季节。
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其意思是,“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改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足,因此称做小雪。
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
小雪名片 中文名小雪外文名Light Snow代表寓意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 气候特点冷空气南下,气温下降季 节冬季时 间每年公历11月21或22或23日太阳位置太阳到达黄经240前一节气立冬后一节气大雪风俗活动腌制腊肉风俗食物糍粑农事活动贮藏蔬菜、农闲副业养 生合理饮食、温补益肾三 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属 性二十四节气的十月中气 节气简介 物 候 特 点 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这就是说,到“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下的次数少,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
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这正是“小雪”这个节气的原本之意。
小雪和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小雪节气,东亚地区已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经向环流,西伯利亚地区常有低压或低槽,东移时会有大规模的冷空气南下,我国东部会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
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
小雪节气不是一定下雪,而是说小雪时节,气温下降,温度降到了可以下雪的程度,但是由于地表温度还不够低,就算降了,雪量也会很小,甚至没有。
所以,这天是否会降雪,还要看当下的天气情况。
节 气 确 定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
起点于每年公历11月22日或23日,太阳位于赤纬-2016‘,到达黄经240。
“小雪”节气间,夜晚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偏西(相当钟面上的10点钟)。
每晚20:00以后,若到户外观星,可见北斗星西沉,而“W”形的仙后座升入高空,它代替北斗星担当起寻找北极星的坐标任务,为观星的人们导航。
四边形的飞马座正临空,冬季星空的标识――猎户座已在东方地平线探头了。
“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
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
小者未盛之辞。
”“小雪”的到来,意味着冬季降雪即将拉开大幕。
节气中的“小雪”与天气的小雪无必然联系,小雪节气中说的“小雪”与日常天气预报所说的小雪意义不同,小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而天气预报中的“小雪”则是指降雪强度较小的雪。
中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意思是说此时彩虹不会出现了,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季节。
计 算 公 式 “小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有公式(限东八时区)(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2.36,20世纪=23.08。
举例说明:2088年小雪日期=(880.2422+22.36)-(88÷4)=43-22=21,11月21日小雪。
例外:1978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相关民俗 腌 腊 肉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
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
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吃 糍 粑 糍粑(资料图片)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
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
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
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晒 鱼 干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乾粮。
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
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吃 刨 汤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
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
今年农历小雪之际,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石牌镇的土家族农民,用刚刚杀年猪的新鲜猪肉,在家中烹饪土家族传统美食“刨汤”,准备用来款待亲朋好友。
气象学 按照气象学降水量分类.雪的大小也可分为小雪、中雪和大雪三类: 24小时降水量 小雪2.5mm以下,中雪2.6~5.0mm,大雪5.0mm以上; 几小时降水量 小雪1.0mm以下,中雪1.1~3.0mm,大雪大于3.0mm 小雪时节已进入初冬,天气逐渐转冷,地面上的露珠变成严霜,天空中的雨滴就成雪花,流水凝固成坚冰,整个大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素装。
但这个时候的雪,常常是半冻半融状态,气象上称为“湿雪”,有时还会雨雪同降,这类降雪称为“雨夹雪”。
农事活动 贮 藏 蔬 菜 北方地区小雪节以后,果农开始为果树修枝,以草秸编箔包扎株杆,以防果树受冻。
且冬日蔬菜多采用土法贮存,或用地窖,或用土埋,以利食用。
俗话说“小雪铲白菜,大雪铲菠菜”。
白菜深沟土埋储藏时,收获前十天左右即停止浇水,做好防冻工作,以利贮藏,尽量择晴天收获。
收获后将白菜根部向阳晾晒3~4天,待白菜外叶发软后再进行储藏。
沟深以白菜高度为准,储藏时白菜根部全部向下,依次并排沟中,天冷时多覆盖白菜叶和玉米杆防冻。
而半成熟的白菜储藏时沟内放部分水,边放水边放土,放水土之深度以埋住根部为宜,待到食用时即生长成熟了。
鱼 塘 越 冬 在此期间还要做好鱼塘越冬的准备和管理,管好越冬鱼种池,是提高鱼越冬成活率的关键。
提前做好大型牲畜越冬饲料的准备工作,保证牲畜越冬的存活量。
饮食保健 腌 制 腊 肉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
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
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品 尝 糍 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
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
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小雪时候适当进补可平衡阴阳,但进食过多高热量的补品,会导致胃、肺火盛,表现为上呼吸道、扁桃腺、口腔黏膜炎症或便秘、痔疮等。
因此。
进补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是否符合进补的条件,虚则补,同时应当分清补品的性能和适用范围,还应再吃些性冷的食物,如萝卜、松花蛋等。
气 虚 者 的 补 法 所谓气虚即气不够用,动则气喘、体倦、懒言、常自汗出、面色眺白、舌淡白、脉虚弱无力。
气虚之人可选用人参进补。
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可大补元气,是补气要药,《本经》谓“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近代研究证明,人参可调节网状皮肤系统功能,其所含人参皂甙。
确实具有抗衰老作用。
使用时。
可用人参一味煎汤,名独参汤,具有益气固脱之功效,年老体弱之人,长服此汤,可强身体。
人参若切成饮片,可补益身体,防御疾病,增强肌体抗病能力 。
血 虚 者 的 补 法 所谓血虚,即是营养人体的物质不足,不能发挥濡养人体的作用,表现为不耐劳作、面色无华、苍白、且易健忘、失眠、舌淡、脉细。
血虚体质者当选龙眼肉进补。
相关民谚 节到小雪天下雪。
小雪节到下大雪,大雪节到没了雪。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小雪地不封,大雪还能耕。
小雪不把棉柴拔,地冻镰砍就剩茬。
小雪不起菜(白菜),就要受冻害。
小雪不砍菜,必定有一害。
趁地未封冻,赶快把树种。
大地未冻结,栽树不能歇。
夹雨夹雪,无休无歇。
小雪封地地不封,老汉继续把地耕。
小雪不耕地,大雪不行船。
小雪地能耕,大雪船帆撑。
小雪不封地,不过三五日。
小雪虽冷窝能开,家有树苗尽管栽。
到了小雪节,果树快剪截。
时到小雪,打井修渠莫歇。
小雪到来天渐寒,越冬鱼塘莫忘管。
小雪大雪不见雪,小麦大麦粒要瘪。
小雪封地地不封,大雪封河河无冰。
谚语民谣 黄河中下游地区流行的小雪节气的谚语与民谣: 小雪节气期间,北方各地最低气温多在零下,应该做好牲畜的防寒保暖工作。
黄河中下游的华北地区正值初雪期,在降水较少的时期,小雪的到来意义非同小可。
河北:“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
”这是农民朋友对小雪节气时下雪的赞扬,此时的雪水能抗旱防寒。
山东:“小雪收葱,不收就空。
萝卜白菜,收藏窖中。
小麦冬灌,保墒防冻。
植树造林,采集树种。
改造涝洼,治水治岭。
水利配套,修渠打井。
” 河南:“立冬小雪,抓紧冬耕。
结合复播,增加收成。
土地深翻,加厚土层。
压砂换土,冻死害虫。
” 长江中下游地区流行的小雪节气的谚语与民谣: 小雪期间,长江中下游开始进入冬季,部分地区可见初霜。
但初雪来得迟,一般在12月中下旬。
这一地区在小雪节气期间开始了小麦、油菜的田间管理,并开始积肥。
江苏:“立冬下麦迟,小雪搞积肥。
” 上海、浙江:“立冬小雪北风寒,棉粮油料快收完。
油菜定植麦续播,贮足饲料莫迟延。
” 华南地区流行的小雪节气的谚语与民谣: 福建、广东:小雪期间地里仍有庄稼,有谚语可查。
福建当地有:“小雪点青稻”的说法,青稻指的是晚稻。
广东则有:“小雪满田红”,大雪满田空”,这里所谓的红,不是指红颜色,而是指农活多,此时开始收获晚稻,播种小麦。
@-----------------------提示-------------------------@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