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谜团 > 迷案追踪

云南食人魔张永明案纪实:真相令人毛骨悚然

时间:2023-12-1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的晋城镇,是一座山清水秀、历史悠久的小镇。

作为古滇文化的发祥地,晋城镇内有多处名胜古迹,还是云南省的首批旅游小镇之一。

然而,就在距离晋城镇不到三十分钟路程的南门村,却在2012年5月爆出了一宗惊天大案。

其中案情恐怖之极,令人毛骨悚然。

一时间,云南食人魔”张永明的名字传遍了全国。

自2005年以来,陆续有17人在晋城镇失踪,失踪地点都集中在以张永明家为中心七百米的范围内。

但直到2012年,在最后一名失踪者家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这些失踪案才受到重视,凶手张永明也才终于浮出水面。

张永明其人

张永明出生于晋城镇南门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从小的时候开始,他就是性格孤僻的人,总是沉默寡言,身边的人都不太愿意和他交朋友。

张永明的母亲,是个十分暴力的人。

她曾经虐打二儿媳余会仙(音),导致两家的关系极其恶劣,以至于根本没有往来。

有传闻称,她曾经在喝酒时把一个卖酒的人给杀了,但这件事一直没有得到证实。

而张永明的二哥能荣(小名),也于1980年在菜市场与邻居争吵时,用锄头击打对方头部,几乎把对方的整个头都给锄了下来。

一家里同时出了两个杀人犯,所以邻居们提起张家的时候也是相当惧怕。

母亲和哥哥的暴力行径,似乎为后来为什么张永明会犯下的那些恐怖案件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

杀机初动

没有多少人愿意和沉默寡言的张永明交朋友,陆士荣(音)就是那少数人之一。

他和张永明是小学同学,两人关系相当好。

1974年12月25日的晚上,两人结伴到外面去玩,回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陆士荣的父母早已把家里的大门锁上。

张永明见状,便邀请陆士荣到自己家去过夜。

两人一起睡在张永明的床上,而张永明的父母则睡在房间里的另一张床上。

凌晨2点多的时候,陆士荣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剧痛给痛醒了。

他睁开眼睛,发现张永明已经把自己绑在了床上,不断地用刀子劈砍自己的头部和颈部。

陆士荣的叫声惊醒了张永明的父母。

张父开灯,看见陆士荣的脸和脖子上全是血,连忙拉住张永明并报了警。

张永明被捕后,称自己当时只是在梦游,砍人什么的并不是故意的。

为此,村里开了批斗大会,张永明也被判劳教六个月。

陆士荣大难不死,好不容易终于捡回了一条命,可治疗费却高达数百元,而且最后张家只赔了几十元。

这一次经历,为张永明日后犯下的一系列案件拉开了序曲。

很快,他将会完成人生中的第一次谋杀案。

第一次杀人

1978年,正值生产大队搞副业增加收入,张永明被队长分配到瓦窑厂工作。

在工作的过程中,他结识了外村的另一位男性青年杨树荣,两人交上了朋友。

一天,家人吩咐张永明那些米到镇上去换些钱,张永明便约上杨树荣一起去了。

卖完米,两人又在距离南门村十公里外的一家小吃店吃宵夜。

这是杨树荣最后一次出现在人们视线里,随后他就消失了。

杨家人和村干部找遍了整个村,也到镇上去询问了一番,但却一无所获。

当他们询问张永明时,张永明称吃完夜宵以后两个人就各自回家了,他什么也不知道。

直到半个月后,才有人在南门村附近河边的一个洞穴里找到了杨树荣赤裸的尸体。

杨家人报了警,警方立刻把张永明作为重大嫌疑人,因为他是杨树荣失踪前和他在一起的最后一个人,而且也有人报告说,曾经见过张永明在晚上推着一辆能放得下一个人的板车在村里游荡。

警方把张永明带回派出所接受询问。

这一回,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张永明承认了杀人的罪行。

他说,自己那天晚上确实杀害了杨树荣,还把尸体的手脚都折断,扔进河里企图毁尸灭迹,却不料河水把尸体冲到了洞穴中。

警方随后封锁了张家,并在张永明的枕头下找到了杨树荣的衣物。

生产大队为此事开了会,代表们全体签名要求判张永明死刑,但最后却只判了死缓。

又因为在狱中表现良好,张永明后来陆续获得了减刑的机会,最终在1997年6月到7月之间获得了释放,回到南门村来。

归家

当张永明终于回到了南门村的家中的时候,他父母早已去世,大哥去临县当了上门女婿,大姐也嫁去了外地,二哥又因为与母亲不和的关系而没有往来,所以家中就只剩下他一个了。

他独自一人住在南门大街225号的祖屋里,靠种田为生,也不与其他人来往。

有几次,一些好心的邻居曾邀请他到自己家去吃饭,但张永明总是说家里有饭菜,拒绝了。

还有一回,他半夜胃溃疡出血,最后还是靠村干部送他去医院,帮他在手术单上签字的。

19年的牢狱生涯为他的面容增添了几分沧桑,使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许多。

但只要看一眼他那一米七五的高个头和粗壮的身子骨,没有人会觉得他是个上了年纪,弱不禁风的老人。

时不时地,村民们会花50块雇他,让他把挡住了田里作物阳光的树木砍掉。

或许,他们是觉得林业局的人会因为张永明是个杀人犯,所以不会追究砍树的事情;又或许,是他们自己害怕张永明,所以想给他找点事情做做,免得他无聊起来又去发狂杀人。

2008年,政府对南门村的土地进行集体收购开发。

张永明借着这个机会发了一笔不小的财,获得了将近3万多人民币的补偿。

从此以后,他不再靠种地为生(虽然他还是保留了一小块田地),还在家附近建了一个冷冻库。

每天中午,他都到晋城镇的古滇文化公园去下棋,一直下到下午五点多才回家。

他的棋友回忆称,张永明其实人还不错,棋品也好,从来没有发生过要悔棋的事情,而且棋也下得相当不错,每五局里大概能赢两三局。

张永明在下棋的过程里认识了不少人,但没有一个棋友真正了解他的情况。

除了下棋,张永明的另一个爱好就是养狗。

他家里养了三条大狗。

邻居们都说,每到夜里,张永明就会把电视机的声音调得老大,那几条狗也会跟着狂吠起来。

大家都觉得事情确实有些蹊跷,但从来没有人说过什么。

一切似乎都恢复了平静。

从前的犯人回归社会以后,过上了安逸祥和的生活,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事实上,从2005年开始,就一直有男性青年陆续在南门村莫名失踪。

到2012年,累计的失踪人口已经达17人。

不少失踪者的家人也都报了警,但最终结果总是不了了之。

当时,南门村附近有不少不正规的工厂,常常招用黑工。

鉴于失踪的都是年轻人,人们就猜测他们可能是去那些工厂打工去了。

从来没有人想过,包括警察在内,这些失踪事件居然会和这个可能精神有问题的杀人犯有关系。

初露端倪

2011年12月,一名叫张建原的高一学生在回家的路上遭到了袭击。

当时,他就在距离家门只有十来米的地方,突然被人从背后用皮带勒住了脖子,向身后的树林拖去。

张建原奋力挣扎呼救。

家人听到了呼救声,连忙冲出来救人,发现勒着孩子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张永明。

在家人的质问下,张永明辩称自己是在抓贼。

张建原的家人立即报警。

在派出所,张永明的说词又一次变了,他说自己只是在和孩子打闹玩耍,并不是真的想要伤害孩子。

警方对张建原的家人说,张永明有精神上的问题,他以前也就杀过人,而且孩子也没有受到太严重的伤害,要立案的话有难度。

张建原的家人无可奈何,也只能接受了这种说法。

但经过此事之后,村民们都认为张永明喝酒以后就会发狂,不再让自己的孩子靠近他。

而张永明本人,自此以后也更加孤僻,甚至到了不与人交谈的地步,行径也越来越诡异。

他会到山上的坟地去偷祭品,收集起来又卖出去。

村民们也开始留意到,张永明晚上会经常推着一辆板车在村里逛游,但依旧没有人将失踪事件和张永明联系起来。

不再沉默的受害者

2012年,对于当时19岁的韩耀来说是意义重大的一年。

他正要准备从云南省工商管理学院毕业,目前正在昆明市的一家工程公司实习,被派到南门村来协助一项工程勘察。

性格温顺,学习成绩又好的他十分孝顺母亲。

他曾经对她说过,等自己出来工作养家以后,她就可以休息享福了。

可惜命运弄人,韩耀的母亲再也等不到儿子的孝顺了。

2012年4月25日,就像往日一样,韩耀和同事们在上午7点多来到工地开始工作。

8点30分,韩耀在经理的吩咐下回办公室去拿文件。

办公室就在距离工地只有二十分钟左右步程的地方,但韩耀过了很久都没有回来。

经理便打他的手机,但无人接听;又打去办公室,但工作人员说韩耀根本就没回来过。

韩耀从此人间蒸发。

韩耀的母亲在得知自己儿子失踪的消息之后,心急如焚,立刻报了警,还发动家里的亲戚朋友拿着寻人启事到处派以及在网上求助。

警方接到报案后,也曾出动找人,但最后无功而返。

后来韩家人花钱动用了地下渠道,得知韩耀的身份证曾在他失踪后在晋城镇的某家网吧里使用过,结果发现那原来是韩耀的某位同事。

出事前韩耀曾拜托他办事,就把身份证给了他。

这样的结果让韩家人对警方十分不满。

明明身份证就在网吧里被用过,怎么就查不出来呢?他们继续在南门村附近打听,发现韩耀的失踪并不是个例。

原来从2005年开始,就已经陆续有男性青年在南门村失踪,而且失踪的地点、方式都非常相似——

2007年5月1日,当年只有12岁的李汉雄和父亲一起在田里干活。

回家路上,他发现自己把外套忘在田里了,便回头去取。

当时有一位老妇人,正坐在南门桥边看管抽水机。

她称自己看见李汉雄走进了一片玉米田里,但并不清楚后来的事情。

因为那时玉米杆子已经长得很高了,而李汉雄个头又矮,所以他一走进田里去就不见了踪影

李汉雄的父母眼见儿子过了吃晚饭的时间还没回家,便连忙去派出所报案。

派出所的工作人员表示要失踪事件超过24小时才可立案,让李汉雄的父母回家先等候。

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李汉雄也再也没有出现过。

2011年1月27日,当时15岁、正在读初二的谢海俊和好友谢洋春(音)一起打摩的回离家五公里左右的学校拿期末成绩表。

谢洋春回自己班上拿到成绩表,然后就在校门口等谢海俊,但却一直都没有等到,课室也没人,手机也打不通。

刚开始,谢家人以为只是放假了,孩子到外面玩去了。

而且谢海俊的手机本来就有点坏,打不通也是可能的。

但到了第二天,谢海俊还是没有回家。

谢家人通知了学校,又和亲戚们在村里和镇上找了一天,最后在1月29日报了警。

警方为他们做了笔录。

但奇怪的是,这份笔录并没有被输入电脑,谢家人也并没有收到回执。

在接下来的一年多的时间里,谢海俊的父亲为了找回儿子可谓是倾家荡产。

考虑到儿子可能是被附近的黑工厂捉去做黑工,他把晋城镇附近的工厂都找了个遍,其中有一些还是依靠层层关系才进得去的,但依旧没有任何收获。

他曾一度怀疑过张永明,也将这个人向警方报告过,但最后警方还是以张永明精神有问题为由没有深入调查下去。

2011年9月30日,17岁的陈涛和朋友在鑫云冷库附近的山坡上玩耍。

9点,陈涛母亲在驾车回家的时候曾经见过他。

9点半,陈涛曾用手机与母亲联络,但母亲没有接电话。

等到11点她回拨过去的时候,陈涛的手机已经关机,他的人也从此消失无踪。

2012年2月19日上午9点,16岁的采云伟到鑫云冷库附近的公厕去上厕所。

同伴们在附近等了将近20分钟后,觉得不对劲,便去厕所找他。

但厕所里没有人,而采云伟的手机也打不通。

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见过采云伟。

最后,韩耀的家人发现,在南门村失踪的人总共有17人之多,失踪时间从2005年到2012年不等。

失踪者的年龄大部分介乎12~22岁(其中有一个80岁的老人和一名37岁的成年人),清一色全是男性,其中两人还有精神病史。

这个发现可把韩家人惹火了。

8年间失踪了17人,警察怎么一直都没去调查?他们找到其他失踪者的家人,联合起来再次找警察报案,但警方依然没有授予立案。

于是他们找到了当地电视台和媒体请求帮助。

一时间,南门村的神秘失踪案成了众人皆知的消息,也惊动了公安部和云南省省委、省政府。

刑事专家组和案件督察组以最快速度赶到南门村,和当地公安机关开展案件侦办工作。

部分失踪人员的寻人启事

真凶浮出水面 恐怖吃人屋曝光

专案组发现,失踪者失踪的地点都集中在214省道以及鑫云冷库附近,便对周边人员进行了排查。

直到这时,张永明才最后进入到警方视线中。

考虑到他有杀人前科,就住在失踪事件频发的区域内,而且还有村民表示他经常在夜间推着板车到处走动,专案组将张永明带回去作进一步调查,封锁了他在南门大街225号的家进行搜索。

很快,办案人员就有了骇人的发现。

调查人员在张永民家中搜证

在张永民家的厨房,办案人员在一个用空心砖砌起来的平台下,找到了五个塑料桶,里面分别装着不同的人体组织:有肌肉,有四肢,有内脏,全都分门别类放在不同的塑料桶里。

搜查人员还在厨房一个暗间里找到了六个大麻袋,里面装满了衣服,还有手机、证件之类的随身物品。

卧室的桌子上,放着几个金属盘,里面装着数量不等的人类残骸;同时在墙上,办案人员找到了一块沾有人类皮肤的胶布,后来通过皮肤上玫瑰和猪的纹身,证实皮肤属于失踪者陈涛。

眼见找到的证据越来越多,办案人员意识到案情比原先设想的要更复杂,便扩大了搜索圈子,把张永明家的菜地、位于附近的鑫云冷库和小树林也划入了搜索范围。

在张永明家旁的枯井里,他们找到了一部分尸骨和衣物,接着又在菜地里找到了更多的人类骨骼。

当时的搜查人员曾说过,把泥土筛掉以后剩下的就是骨头,由此可见残骸数量之多。

但奇怪的是,尽管找到了多种不同的人类骨骼,但却独独没有找到头骨。

经过20多天的侦查后,张永明因涉嫌故意杀人被依法逮捕。

审讯过程中,当警方问他到底杀了多少人时,他的回答令人毛骨悚然。

他说,这些杀人案全是他一个人干的。

他在路上跟踪被害人,趁其不备用皮带将他们勒死,有时也直接徒手掐死。

至于具体杀了多少人,他已经不记得了,说是警察找到有多少套衣服,那就是死了多少人。

2012年6月,谢海俊等失踪者的家人被专案组请来协助调查。

法医鉴证科人员提取了他们的DNA,最终确认了在张永明家找到的人体残骸属于17名失踪者中的11人。

在审讯中,张永明甚至平静地表示,有些找不到的部分,都被他拿去喂鸵鸟了,然后卖掉,至于卧室菜盘子里的残骸”,张永明不再继续往下说,但足以让所有人大惊。

受审中的张永明

2012年7月,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张永明杀人案,确认张永明在2008年3月到2012年4月间,分别在南门大村附近、鑫云冷库附近、蓉辰冷库附近等地,先后将谢海俊、陈涛、采云伟、韩耀等11名受害人杀害,并把尸体拉回住处分尸,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对受害者家属进行经济赔偿。

庭上,张永明表情冷漠,极少发言。

他对判决结果表示没有异议。

2013年1月10日,张永明被枪决。

中国大案要案纪实——040.红安灭门案调查经过

2007年底,汪从街上买了一个红包袋,塞进600元钱,放在枕头下压着,他在台历上圈定了一个日子——2008年1月28日,农历腊月二十一日,是小外孙吴梁波10岁的生日。

汪计划在那一天将这个红包送给外孙。

只是,一场突兀的噩耗改变了计划好的一切。

2007年12月26日晚,湖北红安县上新集镇黎明石灰厂发生一起特大凶杀案,包括老板汪世书在内,共有8人被害。

小梁波一家三口也在其中。

值得庆幸的是,石灰厂工友汪发华和死者汪世发的小儿子因不在现场而幸免于难。

未能举办的生日宴 2007年12月27日上午9时许,一个亲戚急匆匆地跑到汪业杨家告知:“你家春莲出事了!”汪一下子懵了,不知所措的他被亲友拉着赶到现场,透过警方的封锁圈和密密麻麻的围观者,汪业杨看到,女婿吴小发的摩托车倒在石灰厂旁的路上,旁边还有些许血迹。

一位早些时候赶到的围观者告诉汪业杨,倒在摩托车旁的一名死者被砍断了3根手指,脖子上有很深的刀伤。

遇害者遗体被一具具抬出,检验、编号,包括石灰厂老板与老板娘、3名工友以及汪业杨的女婿吴小发一家三口在内,共8人遇害。

“如果女婿26日晚上不回家的话,或许就能免遭一难。

”汪业杨至今追悔莫及。

汪业杨清楚地记得,26日晚上6时10分左右,女婿吴小发骑车带着外孙吴梁波到他家送鱼。

在岳父家里,吴小发没有太多的话,只是坐在沙发上一个人看电视,小梁波则和另一个小孩在外面玩火。

约摸7点钟的时候,吴小发拉着儿子准备回家。

汪业杨逗弄着外孙,要小梁波睡在外公家别回去了。

看得出来,吴梁波有些不想回家,但又怕父亲不同意。

他怯怯地摇了摇父亲吴小发的手,却遭到了拒绝。

看着孩子们在外面玩得正旺的火,吴小发丢下一句话:“等下烧大了,看你怎么收场。

”便不由分说,要将儿子拉回家。

见外孙有心想留下,汪业杨又重复了一句:“要不今天就别回去了。

”吴小发扯着儿子的衣服说:“脏呢,得换换了。

”便骑着摩托车带着吴梁波离开了。

“那时,中央台《新闻联播》还没开始。

”汪业杨说。

当时谁也未曾料到,这一幕竟成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永诀。

遇害者吴梁波生于1998年6月21日,家人考虑到冬天亲属团聚容易,便决定将孩子的10岁宴席提前到2008年初举办。

惨案发生后,这场筹划中的生日宴再也不能举办,成了永远的遗憾。

幸免者 2007年年初,33岁的汪发华到黎明石灰厂打工,他是最早发现命案的人,也是黎明石灰厂唯一幸存下来的工友。

在大多数人眼中,汪发华平时在石灰厂早出晚归,这次能成功逃过一劫,十分巧合,这或许归因于他与众不同的生活习惯——闲暇时,汪发华不大喜欢看电视。

事发的那天下午,他提着老板汪世书送给他的鱼,早早地回家了。

直到第二天上午8点多钟去上班时,汪发华才感觉有些异常:四周太安静了。

走到石灰厂大门口一看,眼前的景象让汪发华吓呆了——54岁的老板娘陈小润仰面躺倒,地上一大滩血已经凝固。

“我惊立在原地,半天没回过神来。

”血腥的场景让毫无准备的汪发华有些不知所措,愣了几分钟后,汪才想起拔腿跑回家,将此事告诉了叔叔汪世银,并随后报警。

汪发华回忆说,事发之初,他只是在门口看到了被杀死的老板娘,后来才知道石灰砖房里还有6人被害,吴小发则被杀死在路边。

知情者透露,案发现场,死者床上的被子还整整齐齐的,这说明案发时死者尚未入睡。

吴小发生前曾告诉汪业杨,老板汪世书家里有台29英寸的大彩电,装有卫星天线,能收看很多台,所以平时没事的时候,他们都喜欢聚到老板家看电视。

同样幸免于难的还有汪世书的小儿子汪辉。

汪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事发的当日下午3时许,他将客人送到红安后,便开车回家。

母亲陈小润高兴地从石灰厂前的池塘捞起几条鱼,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晚上6时许,吃完饭后,同村有人让他开车送到武汉,他才离开家,没想到因此幸免于难。

谁下的毒手? 这起案件,是1949年以来湖北省刑事犯罪致死人数最多的一起命案。

红安县公安局副局长王琪介绍说,2007年12月27日上午8时09分,上新集镇派出所接到了群众报警。

随后,红安县公安局立即组织百余名民警赶赴现场勘查和维持秩序。

警方还通过电视播发公告,向社会公开悬赏5万元,征集破案线索。

村民介绍,汪世书是上新集镇赵家湾村南陈家湾人,原本在红安县城某商场做百货生意。

他从1999年开始承包村里这块农田,并建起了石灰厂,产品主要销往周边农村,由于他的石灰质量很好,不愁销路。

不少村民说,汪世书夫妻待人友善,凡村民想赊购石灰,他们有求必应,也从不上门讨债。

几年下来,汪世书慢慢有了些积蓄。

跟汪有过交往的人,对汪世书都有个共同的评价:汪十分注重信誉,不拖欠他人一分钱。

当地有传言说,汪世书曾有卖掉石灰厂的想法,这个消息在汪业杨口中得到了证实。

汪说,女婿吴小发曾跟他提到过这件事,打算以15万元的价格出卖,很快,同镇邻村的袁某找上了门。

吴小发曾和老婆汪春莲商量,假设石灰厂卖了,他就把车子也一起卖掉,买台面的跑出租。

汪春莲则打算去广州打工,将儿子吴梁波寄放到爷爷家。

人们不理解的是,苦心经营多年的石灰厂办得好端端,怎么突然间要转手呢?找到吴家的袁某也就此问过汪世书,汪的解释是,28岁的大儿子去年死于癫痫病,今年妹夫家16岁的儿子被淹死,这两件事对汪打击很大。

“没了孩子,挣再多的钱有什么用?” 汪当时说,他的小儿子今年26岁,在武汉开出租车,他想去跟小儿子过。

汪的另一个想法是,自己已经赚了一些钱,现在50多岁了,不想干了。

在此之前,汪世书家里被盗了1.5万元。

关于这件事,吴小发也跟岳父汪业杨提及。

那是一个多月前某次晚饭时分,汪世书夫妇到离住宿地点约30米处的房子去吃饭,半小时后回来的汪世书发现,家里1.5 万元现金被盗。

“窃贼是撬开窗户的防护钢筋进屋的”,汪世书要报案,老婆陈小润劝说,还是算了。

怕招致坏人报复。

不过,该村村支书陈召贵则表示,汪世书家里曾发生过盗窃案,他借来的1.5万元现金被盗走。

汪世书当时就报了警,案子至今好像还未告破。

有人因此猜测:“这次是不是小偷来偷钱被发现而下了毒手?” 汪的侄子汪辉涛向警方介绍了两个重要情况:一是汪世书的石灰厂想转卖,以15万元谈妥买主,将于近日成交的风声已传出;二是汪世书与外省一家煤厂有债务纠纷。

对于债务纠纷一说,一知情者予以了否定,他称,汪世书厂子所用的焦煤大多数来自山西,一年的用量不是很多,而且他很少赊账。

三座新坟 “去年12月28日,吴小发一家三口遗体都被运往老家,当日晚,3人下葬,仪式很简单。

”吴小发的二姐夫王章锦说。

除了得到每人各2000元的政府补助外,只留下了那间破败不堪的土坯房。

“吴小发是个很本分的人,不爱说多话,很少与人结仇。

”对于吴一家三口被灭门的事,吴的亲戚大为不解。

有人回忆,2004年,汪春莲带着儿子跟随丈夫一起到了上新集镇,并在上新集小学附近租了间房住下,为的就是更好地照顾丈夫和儿子。

吴小发自己买了台农用车,负责给汪世书运石料。

每运一车,汪世书支付给他85元报酬。

为了买车,吴小发在岳父汪业杨和大姐那里各借了6000元。

去年10月,汪世书的黎明石灰厂一个煮饭的女工突患疾病,汪春莲也因此被叫到了石灰厂,负责给工友做饭。

每月工资400元,包吃包住。

想着能省些钱,争取早日把买车的旧账还了。

为此,夫妻俩吃苦耐劳,一年到头难得穿一回新衣裳。

但直到遇害,吴小发夫妇也未能还清所欠的债务。

遇害后,汪春莲和吴小发被安葬在一起,孩子梁波却被分开埋在了10多米之外,那座祖山上,多了3座新坟,可怜的一家,生前贫穷但其乐融融,活泼的小梁波最喜欢妈妈抱着他,现在死后却永远相隔。

在遇害的8人中,还有3个是单身汉。

他们走了,无牵无挂,可他们在世界的那一面,还是那么孤单吗?现在,外公汪业杨时常会想起外孙生前那天真无邪的笑,每当这个时候,汪业杨就会哭得像个孩子。

关于案情的三点悬疑 1、何人作案? 一夜之间,8条鲜活的生命就此惨遭毒手。

据办案民警称,根据案发现场分析,歹徒心狠手辣,且经过周密策划,团伙作案的可能性很大。

2、作案动机是什么? 村民介绍,石灰厂老板汪世书夫妇为人本分,人缘很好,在周边基本没有得罪什么人。

据汪的侄子汪辉涛介绍,汪世书小有家产,一个月前,汪世书放在家里的1.5万元现金被盗。

报案后,至今尚未破案。

汪辉涛向警方介绍了两个重要情况:一是汪世书的石灰厂想转卖,以15万元谈妥买主,近日成交的风声已传出;二是汪世书与外省一家煤厂有债务纠纷。

汪世书的姐夫闵家黄向记者介绍,他24日在村头遇到汪时,汪高兴地告诉他,石灰厂已经以15万元卖给上辛集镇高山乡的袁老板,很快就能拿到现金。

汪还说,老伴身体不好,石灰厂卖了以后,准备跟儿子一起到武汉做生意。

3、何时作案? 昨日7时许,石灰厂工人、唯一的幸存者汪华意赶到厂里上班时,发现了死者,赶快跑回村里叫人,由村支书陈照贵报警。

据汪业杨称,女婿吴晓波是在前晚7时许离开他家的。

从现场来看,吴晓波被杀害在进厂的山路上。

这说明,吴晓波很可能还没回到厂内,就遭人伏击遇害。

一过路村民则称,当晚8时左右,天已漆黑,他看到一辆摩托车倒在地上,大灯亮着,以为遇到醉酒骑车的人,没有在意。

另外,死者平时不住在一个房间,却有5人同时在电视房被杀害,且衣着整齐,说明当时还没有入睡。

3人幸免于难 石灰厂工人汪华意:他晚上下班后,6点多钟回家休息,没有住在厂内。

石灰厂老板汪世书的儿子汪辉:因为有急事,没有被父母挽留住,于下午6时许离开了现场。

汪世书的姐夫闵家黄:本来与汪约好去厂里喝酒,因为有事没去成。

时隔多年,此案未有进展。

时间来到2018年,突然有传言该案疑犯因身患癌症命不久矣,已向公安机关自首。

当地村民也证实疑犯已指认案发现场。

但公安部门始终未有正式通报,所有一切尽是猜测。

不过,此案离水落石出应该不远了。

--转载自《中国大案要案纪实》

中国大案要案纪实——038.南京胶带杀人案

夜半一女被胶带闷杀 2011年7月31日,南京浦口区兴浦路117号某小区发生一起凶杀案,一名深夜回家的女子在楼道里遭歹人侵害,身上现金被抢走后,又被胶带缠头,导致窒息死亡。

被害人陈某是一名24岁的徐州女孩,案发前在南京一家公司做医疗器械销售工作。

兴浦路117号小区是她跟男友租住的地方。

去年7月31日凌晨3点,陈某在与同事聚会后,独自从市区打车回江北。

大约3点40分,她在小区门口下车,步行回家。

租的房子在5楼,她走到3楼楼梯口时,被人袭击。

次日清晨,有居民在三楼至四楼之间的拐角处发现仰躺在地上、头部被胶带缠得严严实实、嘴巴鼻子都已扭曲变形的陈某,吓得立即报警。

此时,陈某早已窒息死亡。

陈某被害的地方离她居住的房子只有不到50米,然而她却再也回不去了。

民警随后了解到,案发时,多名住在案发2幢1单元的居民,在当晚听到了异常的响动,住在二楼的一户人家的男主人在凌晨3点多听到了“嗞嗞”的撕胶带的声音,而女主人则从窗户看到了有名穿大裤衩、身高1.7米左右的赤膊男子。

警方昨天的通报,也基本证实了居民们所说的情况。

有住户向民警反映,7月31日晚凌晨3点多,他听到外面的楼道有一男一女争吵,并伴随有撕扯胶带的声音。

有群众说,响声很大吵得他没睡着,他开门质问“谁家大半夜的装箱子搬家”,那时楼上射下一道电筒光,回答道“送牛奶的”。

还有市民告诉民警,之后看到有一个上身赤膊,下穿裤衩的男子从楼道里走出来,骑一辆助力车走了。

顺藤摸瓜 几百条线索中,锁定送奶工钟某 南京市公安局刑侦局副局长宋敏在通报会上介绍,因案情重大,案发后,南京警方迅速启动命案快速侦破机制。

8月1日凌晨2点至4点,警方在兴浦路附近开展了夜间设卡盘查工作。

同时,派出大量警力,对兴浦路几个小区,特别是117号小区进行排查。

在排查过程中,警方搜集到了几百条线索。

“案发地区平时发案并不多,所以我们重点调查了一些曾在夜间袭击妇女或抢劫的人员”。

宋敏介绍说,在调查中,警方也重点了解到了居民所说的那名可疑的送奶工。

根据“赤膊”、“送牛奶”、“撕胶带”等线索,警方锁定了送奶工、今年30岁的男子钟某。

钟某,暂住于浦口区泰山街道浦建村数年,从事过个体商贩等职业。

案发当天凌晨,钟某曾在案发地周边送过奶,而且跟案发后目击群众描述的体貌特征相似。

与此同时,警方还了解到,钟某平时喜欢赤膊、穿短裤送奶。

而钟某在7月31日下班后,就再也没有回到住处。

8月1日上午,警方电话联系钟某要其来派出所协助调查,钟某以在外收奶费为由避而不见。

钟某的反常行为让他的嫌疑开始上升。

警方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钟某在当日下午突然到银行将存款取出后失踪。

而据目击者反映,当天下午钟某从桥北路打黑车去了中央门长途汽车站。

警方追踪后发现,钟某下午3点多到了中央门长途汽车站。

警方意识到,钟某很可能已经坐车逃离南京,逃跑方向很可能是他的老家四川内江方向。

一路追击 民警紧追大巴,然而钟某中途下车了 民警查询了中央门长途汽车站当日班次,发现当天大部分车辆都是发往周边省市的,而下午发往中西部地区的长途车辆,只有山西、河南、湖北等几班,而且很多发车都很早,在3点以前已经发完,只有去往湖北十堰的班车是4点发车。

湖北十堰与四川内江靠得不远,警方估计钟某极有可能坐车前往十堰,再换车回内江。

南京警方迅速通过苏皖警务协作区域向合肥等多个城市发出紧急协查通报,要求在这辆车途经的城市协助拦截。

“追!”时间紧迫,警方专案组决定立即追赶这辆前往十堰的长途车。

随后,十多辆车从南京出发开始追赶这趟班车。

这趟班车途经安徽、河南、湖北等省,犯罪嫌疑人很可能从中途的任何一个地方下车。

由此,专案组决定兵分两路追赶。

事后证实,正如警方所料,钟某在中途下了车。

浦口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张信春大队长介绍说,8月2日凌晨2时许,钟某乘坐的车在经过湖北襄阳时,被当地民警拦下,但民警上车检查发现车上并没有钟某,警方由此判断,钟某肯定中途下了车。

在一番思索和讨论后,民警们决定从大巴车的运行轨迹和规律入手,找出钟某可能的去向。

踪迹再现 安徽肥西一小镇,钟某曾在那里吃过饭 民警们发现,这辆大巴的司机有个习惯,在下午4点发车后,晚上7点左右,会到安徽肥西县高刘镇一个服务区的饭店吃饭,每次都是这样,基本没有变化。

民警们立即对乘客进行调查,获悉8月1日晚7点到达该饭店后,的确有一名男乘客下了车,再也没有上来过,其体貌特征与钟某非常相似。

民警们二话不说立即驱车赶往高刘镇,找到了饭店老板,据其反映,该可疑男子吃完后往镇里去了。

赶到小镇之后,民警们沿着街边的饭店一家家打听。

有店主反映,8月1日当晚,有一外地口音的年轻男子,冒着瓢泼大雨,也没撑伞,就那样失魂落魄地在路上走着,之后,该男子到了他店里,点了菜和饭,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店主说,那名男子只顾吃饭,除了询问哪里可以住宿外,什么话都不说。

8月2日天亮后,又有人反映说,那名男子上了往安徽六安方向的高速公路。

专案组民警一查地图,往六安方向高速有好几个出口,钟某到底会从哪个出口下高速,根本无法知道。

终于落网 小旅馆门口,神情落寞的钟某被拿下 最终的收获,属于赶往六安市岔路口镇的民警。

到达岔路口镇之后,民警们逐个走访饭店旅馆。

8月2日晚6点半左右,一家饭店的店主反映说,见过类似的人,这个人在他店里喝了酒,随后就往镇西去了。

专案组迅速调集其他几路警力赶往增援。

终于,在一家小旅馆门口,民警们发现了一名神情落寞的惆怅男子,正站在门口,嘴里叼着一根烟,样子和钟某非常像。

民警上前询问该男子姓名,该男子先是报了个假名,民警要他出示身份证,他拿出了临时身份证,一看,果然就是钟某,于是迅速将其拿下,从其身上搜出了南京到十堰的长途客车票。

此时,时钟指向晚上9:30。

被抓后,钟传友不肯如实交代作案动机,直到8月7日才承认是见财起意。

钟说,他当天到该小区送奶时,看到一名女子独自挎包上楼,就尾随抢包。

由于受害女子陈某大叫呼救,钟遂用绑奶瓶用的胶带缠住其头部、手部。

在旁听侦查讯问过程中,检方的派驻检察员发现,最初供述时,钟传友交代的情况存在不少疑点。

比如,他交代,当时他骑着摩托车,因为小便急了想上厕所,就把摩托车停在了兴浦路117号另外一个单元门口。

“这明显与常理不符。

因为按照常理,他既然是急着要上厕所,就应该首先进入停摩托车的那个单元门,而不是舍近求远进入案发的那个单元门。

”承办此案的检察官说。

经过进一步侦查,钟传友终于交代了对受害女子陈某通过暴力手段欲行强奸的犯罪事实。

现查明,当时,钟传友见陈某独自一人下出租车,便产生强奸陈歹念,并尾随其进入单元楼道,欲行强奸,遭陈呼救反抗。

钟传友即对陈采取捂口、扼颈等手段,后又用胶带对其口鼻、双手进行缠绕捆绑,使其不能反抗。

后因二楼住户发现异响出门查问,钟传友强奸未遂,在逃离现场时将陈的包扔在该单元楼下并劫走其一部手机。

“我制造抢劫假象,是想干扰警方视线” 据承办此案的检察官介绍,在审查批捕期间,犯罪嫌疑人钟传友交代,他在作案后之所以故意制造抢劫的假象,就是为了干扰警方的侦查视线。

2012年3月9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钟传友故意杀人罪名成立,判处死刑。

--转载自《中国大案要案纪实》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