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冤、叫苦、祝伟人万寿无疆、哭爹喊娘……半夜传来如此奇怪的哭喊声,听后令人不禁冒出一身冷汗,这就是1976年轰动全国的太湖冤魂事件。
加上当年中国三位伟人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逝世,同年10月,四人帮被抓了,这一年可谓大事不断。
当时政府辟谣,高举”防止封建思想复辟,达到一切反动派的旗号,并连续三天半夜时分对平龙山水域进行大规模机枪扫射、轰炸,但是没有丝毫效果,依然怪声连连。
后来,从当地村民口中得知,平龙山下有很多孤坟,有死于武斗的红卫兵,还有各种无辜冤死的知青以及各界人士,阴气过重。
最后民兵只好讲那些孤坟全部挖掘烧毁,并放上伟人的图像,果不其然,所有怪异的事情都消失了。
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鬼神之说不能尽信,但事实摆在了眼前,让我们看看整个太湖冤魂事件的来龙去脉吧:
1976年太湖冤魂事件真相揭秘
周工程师说:根据我手边的党内机密档资料显示,国内不少地方出现一些超自然事件,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毛泽东死后,在太湖中心每到半夜凌晨开始有全国各地方言的男女冤魂喊冤,都是在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中被错误杀害的人呼喊冤枉。
地方当局上报后,中央命令海军用炮艇在呼喊时从四面八方开向太湖呼喊中心,用轻重机枪扫射,用手雷轰炸。
一切措施都无效,最后公安部用高度敏感的录音机录下来,把各省地方公安干部集中在北京分别收听,各自记录自己地方方言冤魂所申述的冤案,据一窃听记录音的人反映,当时大家都对申诉喊冤人的申述,如何受凌辱、毒打、酷刑、杀害冤死的情景,听之毛骨悚然,就是一些狠心肠的老公安人员当时也是泪流满面。
冤死的人
据查证落实,这些冤魂呼喊的案情完全属实,就是土改、镇反、三反五反的案例经查证都是冤案。
当时胡耀邦、赵紫阳、陈云、习仲勋、万里都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党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所做的一切坏事,真正达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要立即下达档,平反一切冤假错案!”
周工程师说,就在中南海内,多次发生明清两朝演过的旧戏曲重新在戏楼上出现,还竟有历朝皇上大臣出现的情景,使巡逻的警卫部队吓个半死,甚至不敢再值勤!
据说是地藏王菩萨把各地的冤魂都镇压在湖底,以免天下大乱。
耶鲁大学退休教授张育明医生撰文说:根据我手边的党内机密档显示,国内不少地方出现一些超自然事件,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毛泽东死后,在太湖中心每到半夜凌晨开始有全国各地方言的男女冤魂喊冤,都是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被错误杀害的人呼喊冤枉。
”
地方当局上报后,中央命令海军用炮艇在呼喊时从四面八方开向太湖中心,在冤魂呼喊时用轻重机枪扫射,用手雷轰炸。
一切措施都无效,最后公安部用高度灵敏的录音机录下来,把各省地方公安干部集中在北京分别收听,各自记录自己地方方言冤魂所申述的冤案。
一网友称:住太湖边的人路过,表示没听说过此事,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说,太湖西边有座山曾是地藏菩萨最初修行的地方。
如果此事是真,或许是地藏菩萨将他们的魂魄归于太湖也说不定。
”
它从我国偏南部地区穿过,主要覆盖的城市包括: 西藏拉萨市、昌都市、林芝市; 四川雅安市、眉山市、资阳市; 重庆市;湖北咸宁市、黄冈市; 江西九江市;安徽黄山市; 浙江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舟山市等。
因为上下波动5度所覆盖的范围,所以也有人把上海—聂拉木公路称为中国境内的“北纬30度线”。
上海—聂拉木公路,简称沪聂线,为中国国家道路网的横线之一。
编号为G318。
是在中国华东、华中、西南地区的一条国道,起点为上海市黄浦区,终点为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聂拉木县,全程5476千米,经过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重庆、四川、西藏8个省级行政区。
与我们前文介绍过的318川藏线不同的是,318川藏线通常是指318国道中成都至拉萨这段2142千米的路段,但它们的终点均为西藏友谊桥。
因G318横跨中国东中西部,揽括了平原、丘陵、盆地、山地、高原景观,包含了江浙水乡文化、天府盆地文化、西藏人文景观,拥有从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高山峡谷一路的惊、险、绝、美、雄、壮的景观,而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2006年第10期评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G318在四川省-西藏的一部分属于川藏公路南线的一部分,是这条景观大道中最美、最精彩的一段。
沿途风景千变万化,多姿多彩,行走其中,可以体验“隔山不同天,一天有四季”的奇妙感觉。
因此又被公认为是中国路况最险峻、通行难度最大的公路,它所穿越的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地区是世界上地形最复杂和最独特的高山峡谷地区,被称为“心灵在天堂,身体在地狱”。
G318自然景观类型之齐全多样,异彩纷呈世所罕见;从海平面的长江口到地球之巅的珠穆朗玛;从中国地势的第三阶梯到第一阶梯;从盆地到平原、高原;从丘陵到低山、中山、高山、极高山;从淡水湖到咸水湖;从雨林到灌丛、草原、荒漠……优美壮丽同在,幽景旷景并存。
这条路还是人文的巡礼和历史的隧道;从浙江河姆渡7000年前的水稻到昌都卡诺遗址的小米;从良渚文化的玉到三星堆的铜;从周庄,同里的老屋到丹巴的碉楼;从唐蕃古道到藏彝大走廊……东西汉藏、南北羌彝,无分尊卑、多元一体。
这样一条大道,路虽人为,景乃天造,钟自然之大美,显人文之深奥。
那些伟大的景观不是在道路的两旁,就是在道路的南北不出200公里的范围内:长江口、钱塘江、西湖、太湖、黄山、庐山、鄱阳湖、洞庭湖、九华山、天柱山、神农架、三峡、中国后花园——恩施、长阳清江画廊、张家界、武陵源、黄龙洞、峨眉山、牛背山等等。
这些是人们比较熟悉的景观,再向西,一些不为人们了解、在传统文化中也找不到的风景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尤其过去人们无缘欣赏的雪山冰川开始频频出现: 贡嘎山、海螺沟千米大冰瀑、折多山、稻城三大雪峰——仙乃日、央迈勇与夏诺多吉、东达山……在这条线上,海拔7000多米的南迦巴瓦、加拉白垒出现了,再向西世界8000米以上的14座山峰中的4座——马卡鲁峰、卓奥友峰、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峰出现了,其中珠峰为地球上的最高点。
还有无数的无名雪山和冰川在这条大道的两旁,它们无名,不是因为他们的品质不够,而是因为它们过去没有机会出当代主流文化面前,主流文化也不知如何去欣赏他们。
这就是“中国的景观大道”,一条比记忆还要长的路,从上海人民广场到西藏中尼友谊桥的G318。
有人说,这世上值得人们不畏艰辛和磨砺去面对的路真心不多,而只有走上了G318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做“朝圣者般的孤独”。
人们沿途可以遇见无数匆匆奔碌的身影,有徒步的朝圣者,骑单车进藏的真汉子,各种机动车驾驶人……路虽然很长,但是却阻挡不了人们执着前进的脚步,而那正是流行于人们心里的诗与远方。
然而,有了这些仿佛还不够,有人还列举出了北纬30度线中国境内段,似乎是科学无法破解的地理现象: 1.安徽千古迷窟 位于黄山市屯溪东郊,为古徽州的石窟遗址。
点多面广,形态殊异,“规模之恢弘、气势之壮观、分布之密集、特色之鲜明、国内罕见,堪称中华一绝”。
石窟具有丰富独特的历史研究及观赏价值,清凉宫宏伟雄浑,环溪石窟曲回通幽,二十四柱奇幻神秘,姐妹胭脂洞色彩明丽……石窟内重多的巨石和石雕,似禽似兽,如亭如榭,栩栩如生,浑如天然,被誉为一座古徽州石文化历史博物院。
石窟遗址连绵群山之中,与大自然的杰作黄山比肩为伴,相映成辉。
不同于国内外其他著名石窟,它不是天然溶洞,而是古代人工开凿的规模宏大形态奇特的地下宫殿群。
据考古、地质方面的专家对石窟出土的西晋釉陶等文物进行考证断定,它开凿于西晋年间,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
但其谜团在于,如此大规模的人工开掘石窟,而且又处在新安文化的中心地带,居然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信息记录。
另外,石窟的开掘年代、用途、石料去向、持续时间、开掘者身份等谜团未解。
于是,有关猜想被搅和得沸沸扬扬: 越王勾践伐吴的秘密战备基地说。
前494年到前473年,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史记》载,伐吴越军总数为49000人,全在外秘密训练而成。
屯兵说。
据《新安志》载,东汉时期,孙权为铲除黟、歙等地山越人,派大将贺齐屯兵于溪水之上,后改新安江上游这些水域为“屯溪”。
这也似乎印证了花山谜窟是贺齐屯兵和储备兵器弹药的地方。
采石场说。
为最普通的一种用途说。
徽州留有许多做工精巧的古民居、古桥、古道,还有渔梁水坝等古老水利工程,花山谜窟恰处于新安江边,大量石料是否通过新安江而运输到徽州各地作为建材? 徽商屯盐说。
即这些石窟由于屯放盐等大量的货物需要而开凿的。
自古以来,徽商的足迹遍及天下,其中尤以明、清朝代的盐商更为出名,而古徽州的对外运输渠道即为新安江,石窟为徽商的仓库。
功能转化说。
这些石窟并非某一朝代某一时期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开凿而成的,最初可能是为采石,但后来人们又将它用作避难、屯兵、储粮等用途。
这种假说可以解释同一石窟中石纹凿痕不同、花纹图案不同的现象。
环保巢居说。
“北方有窑洞,南方有石窟”,这是中国先人在人居环境上追求朴素环保理念的两大发明。
一个掘土坡为房,一个凿石山为屋,不占肥田沃土,不破坏山坡山形,不毁坏山坡植被,营造出冬暖夏凉的栖息地。
石窟内有房、有走廊、有石桥、有厅堂,有石水池、石水窖等,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十三陵说。
迷窟的石料采用木排载运,沿新安江至杭州入京杭大运河,直抵北京,用作修建十三陵的石料。
主要根据为:在明定陵地下宫殿石壁上有“石料来自徽州,木料来自柳州”的铭刻。
但据地质学家勘定:明定陵所用石料均为汉白玉和花岗岩,而屯溪石窟石料均为红麻石、白麻石,两地石料材质截然不同。
还有皇陵说、花石冈说、晋代说、临安造殿说、方腊洞说,九黎氏部落说、青铜器工具说、外星人建造说等等。
猜想多多,言之凿凿,皆因谜窟毫无史料记载而难成定论,花山谜窟依然是串串难解之谜。
而这也为花山谜窟增添了更多神奇。
2.四川的“中国死海” 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总面积超过132平方公里。
是一个形成于一亿五千万年前的地下古盐湖,其盐卤资源的储量十分丰富,由于其盐含量类似中东的“死海”,人在水中漂浮不沉,故誉为“中国死海”。
漂浮在“海”上,让盐泉托起你的身体,看蓝天上云卷云舒,听风吹过的声音……死海天然盐卤海水主要以氯化钠(食盐主要成分)为主,并富含钾、钙、碘、溴等40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与一般温泉不同的是,死海海水中以离子形态存在的盐类物质,如镁盐、碳酸盐、硫酸盐、溴盐等,据现代医学验证,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改善调节作用,因此成为北纬30度上的又一神奇的景观。
3.蒙顶山“仙客神麟”图 蒙顶山,又名蒙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城西北侧,四川盆地西南部,山势北高南低,呈东北一西南带状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内。
山体长约10千米,宽约4千米。
山顶五峰环列,状若莲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
蒙顶山因夏禹足迹所至而有“禹贡蒙山”之称。
是世界茶文明的发祥地,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
从现存世界上关于茶叶最早记载的王褒《童约》和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传说,可以证明四川蒙顶山是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
由于蒙顶山的海拔高度、土壤、气候等最适合茶叶的生长,因此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蒙顶山茶祖师吴理真开始在蒙顶山驯化栽种野生茶树,开始了人工种茶的历史。
唐宋时期是蒙山茶的极盛时期。
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被列为贡品,作为天子祭祀天地祖宗的专用品,一直沿袭到清代,历经一千二百多年而不间断。
千年贡茶,意重蒙顶。
唐代《元和郡县志》载:“蒙山在县南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
” 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当年蒙顶山进贡的两种名茶“万春银叶”和“玉叶长春”就榜上有名。
清代《陇蜀余闻》记载:“每茶时,叶生,智矩寺僧辄报有司往视,籍记其叶之多少,采制才得数钱许。
明时贡京师仅一钱有奇。
” 蒙顶贡茶从唐至清,一千多年里岁岁入宫,年年进贡,以供皇室“清明会”祭天祀祖之用。
这种专用茶采自茶祖吴理真种下的七株仙茶。
到清代时,蒙顶五峰被辟为禁地,七株仙茶被石栏围起来,辟为“皇茶园”。
在民间,蒙山茶历来被看作祛疾去病的神来之物。
因此,历史悠久的蒙顶茶被称为"仙茶",蒙顶山被誉为"仙茶故乡"。
蒙顶茶的声名远扬使之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颂的对象。
赞茶的名联佳句首推以民谚方式流传甚广的"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
这是中国最有名的一对茶联,代表着中国茶的最好品质和最高境界,是茶中珍品。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琴茶》诗有"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的吟唱。
唐宋大家孟郊、韦处厚、欧阳修、陆游、梅尧臣等,都留下不少以蒙山茶为题的诗文。
明清时代的诗文题词则更为丰富,当代诗人、文学艺术家也留下了许多吟诵蒙山茶的华章佳句。
悠久的茶史形成了特色独具的蒙山茶文化。
然而,很多人或许还不知道,同样位于北纬30度的蒙顶山,也隐藏了一个旷古之谜:一次偶然的机会,原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工程师谢强在这里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奇观,即从高空俯瞰蒙顶山,一个形如斯巴达勇士骑着麒麟的巨型图案栩栩如生。
通过软件标注的信息发现,这一图案位于北纬30度6分附近,横跨雅安名山区和雨城区,整体呈东北向西南方向分布。
人形图案中,鼻子、眼睛、手等身体部位清晰可辨,在人物形象西南方向,一头麒麟栩栩如生。
“最让我吃惊的是,人物头部的褶皱,像极了斯巴达勇士戴的帽子。
”当地的文人雅士则为这一图案取名“仙客神麟”。
这一奇景图像长约10公里,宽约4公里,面积约40平方公里。
体量之大,世间罕见。
千百年来,这个图案一直在这里,当地人也不晓得它是怎么形成的。
因此有网友说这可能是外星人留下的“大地岩画”。
04.神龙架野人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倚房县、竹山且近武当。
“身高2米以上、全身红棕毛发、直立行走、抓住人会大笑不止……”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神农架就一直流传着神秘的“野人”传说,与北美洲的“大脚怪”、中国西藏地区的“雪人”一样,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探险家和游客。
尽管学者认为,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存在“野人”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许多人以为只要有一公一母就能保证传宗接代,而实际上一个高等动物物种是不可能只靠一对雌雄,或者几头甚至几十头而繁衍下去的。
小群体另一个难以避免的危险是近亲繁殖。
近亲繁殖生下的后代,身体状况、生存能力都是比较差的,长期如此必然导致遗传品质的下降,遗传多样性的消失,从而走向整个群体的灭绝。
一个群体要避免近亲繁殖,能够长期健康地繁衍下去,至少需要几百头个体。
一个地方如果真存在数百个“野人”,就不会那么难以发现。
不管是群居还是独居,猿类的活动范围都很大,更容易暴露行踪。
但总有一群执著的探索者,从解放前就将青春、激情乃至生命融入神农架不停考察,虽说找到的也就是一些所谓脚印、痕迹,但他们一直试图用生命的力量去求索,用科学的眼光在探寻,破解“野人”之谜,揭示人类起源的奥秘。
1976年5月中国科学院组织了“鄂西北奇异动物考察队”深入神农架原始林区,探查神农架野人“野人”足迹。
收集到了“野人”的粪便、毛发等实物,测查了“野人”脚印。
经初步鉴定,“野人”是一种接近于人类的高级灵长类动物。
近几年来,又有多名考察队员和游人目睹了“野人”的存在。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捕获到一个活的“野人”,因此神农架“野人”仍是一个谜。
5.老爷庙水域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位于江西省北部。
“浩渺鄱湖水接天,波翻浪涌竞争先。
连江通海胸怀广,滋养生灵岁复年”。
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
丰水季节浪涌波腾,浩瀚万顷,水天相连。
在鄱阳湖东岸山边有一座庙宇,称老爷庙,老爷庙附近存在一片类似于“百慕大”的神秘水域,被人们称为“老爷庙水域”。
诗云:“百慕大危魔鬼域,鄱湖也有类同区。
离奇神秘舟船警,险象环生不是虚”。
鄱阳湖老爷庙水域,是一片离奇神秘的水域,位于江西省都昌县多宝乡,是鄱阳湖连接赣江出口的狭长水域,有“拒五水一湖于咽喉”之说,南起松门山,北至星子县城,全长24公里。
在半个多世纪里,百余艘船只在这里离奇失踪。
这片水域还被人们称为“中国的百慕大”和“鄱阳湖魔鬼三角”。
1945年4月16日,侵华日军一艘2000多吨的运输船“神户五号”,装满了在我国掠夺的金银财宝和古玩等顺长江入海回日本,谁知船行驶到鄱阳湖老爷庙水域无声无息地下沉了,船上的200多人没有一人逃生。
驻九江的日本海军派出了一支优秀的潜水队伍来到老爷庙,这里水深最多才30多米,谁知潜水员们下水后,只一人得返。
他脱下潜水服后,面色苍白,说不出一句话来,接着精神失常了。
这只是其中一例,从古代直至解放前,在老爷庙水域沉没的船不知有多少。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仍然发生过不少离奇沉船事件: 20世纪60年代初,从松门山出发的一条渔船北去老爷庙,船行不远便消失在岸上送行的老百姓的目光之中,突然沉入湖底,十余人丧生。
1985年3月15日,一艘载重250吨,编号“饶机41838号”的船舶,凌晨六时半在老爷庙以南约3公里处的浊浪中沉没。
同年8月3日,江西进贤县航运公司的两艘各为20吨的船只,亦在老爷庙处先后神奇般地葬身湖底。
同一天中,同在此处遭此厄运的还有另外12条船只。
又是同年9月,“突、突、突”,一艘来自安徽省的运载竹木的机动船在老爷庙以北附近突然笛熄船沉,岸上行人目睹船员们抱着竹木狂呼救命,一个个逃到岸上后吓得魂不附体。
转身望去,湖面上浊浪翻滚。
1985年,在此沉没的船舶有20多条。
1988年,据都昌县航监站负责人透露又有上10条船只在此水域消失。
…… 尽管在当地人的思维里老爷庙水域沉船的种种怪现象,似乎都归宗到一个离奇的传说。
相传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有一次朱元璋败退湖边,湖水挡住去路,湖边破舟,无舵难行。
危急关头,忽有一只巨鼋游来衔船为舵,搭救朱元璋渡湖。
朱元璋夺得天下后,不忘旧恩,封巨鼋为“元将军”,在湖边建“定江王庙”,百姓称为“老爷庙”。
走进庙门,一只巨鼋趴地,四趾伸展,背负丈余高、三尺宽、一尺厚的千斤大石碑,上面朱元璋御笔书写“加封显应元将军”7个金字,熠熠生辉。
古往今来,民间传说就是这只千斤鼋精兴妖作怪。
为此,船只行经这里,船工们都要上岸焚香烧纸,杀牲畜祭奠。
神殿前有一只小石 ,头嘴朝天,专喝被剁头砍颈的鸡鸭猪羊的鲜血,人们乞求元将军的保佑,想在神王爷的庇护下,上下行船顺风顺水。
相关故事在《聊斋志异》中《猪婆龙》篇有记载。
但这并不影响外地人对此的种种猜测—— 湖怪 1970年初夏,传闻在这一带水域里看到神奇的怪物,目击者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湖怪”,像几十丈长的大扫把。
有的说如同一条白龙,有的说像张开的大降落伞,浑身眼睛……湖怪出现时,挟风雨卷雷电,啸声震耳…… 飞碟 20世纪70年代中期,黄昏时曾有人在鄱阳湖西部地区,目睹一块呈圆盘状的发光体在天空游动,长达八、九分钟之久。
当地曾将此情况报告上级有关部门,而有关部门亦未作出清楚的解释。
有人猜测,是因为“飞碟”降临了老爷庙水域,像幽灵般在湖底运动,导致沉船不断。
其他 20世纪80年代初,老爷庙旁的都昌县型砂厂在庙背后的山上建水池,一日忽地从湖上飞来数百只乌鸦“呱呱”地吵闹个不停,把个老爷庙上空遮得像一团团乌云滚滚。
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个夏日,晴空白日,忽然湖面上狂风怒嚎,乌云翻滚,庙旁厂区昏黑一片,风沙滔天,在车间工作的工人不得不关掉电闸停工瑟缩成一团。
…… 种种怪现象令人不可捉摸,“魔鬼三角”已成为亟待解开的谜团。
夏天,受持续干旱少雨天气影响,往年碧波万顷的鄱阳湖滩涂裸露,在老爷庙水域大面积草洲裸露,之前宽阔的湖面缩水成小水沟,渐渐退去的湖水,由小水路汇聚大水路,自然形成“大地之树”的奇观,从空中俯瞰,树干、树支到枝丫栩栩如生,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与老爷庙水域相伴的还有鄱阳县怪火。
鄱阳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岸,原为波阳县。
在该县莲湖乡朱家村,村民朱满善、朱松善家里无缘无故地不断发生火灾,火星红色,线型走状,每次起火都很奇怪,易燃的东西没烧着,难燃的物体偏偏着火,且火势无论多大,浇上一点水即灭。
1995年3月23日至4月6日,朱家已发生大小不明原因的火灾20多起,至今无法得到解释。
6.四川黑竹沟———“中国百慕大” 黑竹沟森林公园的神奇莫测被国内外广泛称为“中国百慕大”。
位于四川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镇,地跨哈曲乡、勒乌乡和金岩乡。
总面积838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575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263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500—4288米之间。
是国内最完整、最原始的生态群落之一。
这里发生过很多次人员失踪事件。
黑竹沟内神秘莫测的罗索伊达大峡谷至今从未有人涉足,当地人称这里是真正的“死亡之谷”,是“恐怖之沟”。
据传,失踪的人最终可能都是死在这里。
“死亡之谷”的称谓来自黑竹沟口斯合镇(现黑竹沟镇)这个地名。
斯合原名“斯豁”,“斯”为“死”的谐音。
黑竹沟因其恐怖传闻而颇受争议。
有人说黑竹沟是“恐怖魔沟”,而有人却说黑竹沟是“一条平凡的小山沟”。
不管恐怖也好,还是平凡也好,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原始生态区能与耸人听闻的百慕大魔鬼三角、神奇无比的埃及金字塔同处“死亡纬度线”,就注定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关于黑竹沟,与神秘失踪之迷相伴的是彝族祖籍之谜。
这是一个值得考证的谜。
现在斯和镇原名叫斯豁,彝语为"打摆子而死"之意。
当地彝族同胞广为流传:在死亡谷最险地段石门关其上部开阔的谷地便是他们祖先住过的地方,"祖训"不能入内,否则会遭灾。
石门关是黑竹沟的腹地,曾有不少探险队历尽艰辛,最终也未能深入石门关这块险恶地带。
当地有"猎户入内无踪影,壮士一去不回头"的传说。
7.重庆黑山谷 黑山谷风景区原始生态风景(位于北纬28.5)由峻岭、峰林、幽峡、峭壁、森林、竹海、飞瀑、碧水、溶洞、仿古栈道、浮桥、云海、田园、原始植被、珍稀动植物等各具特色的景观组成。
从景区大门进入,沿河而下至响水村一段,河谷宽约40—50米,沿河有平缓地,上面是森林和山地,呈阶梯状地形,河谷断面呈“V”字形,河面狭窄。
这是块静躺了数千年冷得发抖却又被新闻界炒得滚烫的地方,曾发生过多起人畜入沟神秘失踪的事件。
8.贵州遵义市绥阳县双河溶洞(亚洲第一长洞) 双河溶洞群由上中下三层8条主洞共97个溶洞组成,且分布十分集中,仅双河、桂花等4个村就有76个溶洞,可谓洞挨洞,洞连洞,洞上有洞,洞下有洞,洞中套洞,水洞旱洞并存,洞内地貌独具特色,异彩纷呈,亿万年熔岩沉淀,成就了除世界级三大水源之外的又一黄金水源带,是我国4800个水源点中泰山北斗级的水源。
在溶洞群的密林里藏着一个神秘洞穴——老鹰迁。
据村里老人们介绍:祖辈相传在很早以前这里连续下了好几天的大雨,雨停过后就陆续有老鹰飞来洞口上方的岩壁筑巢,最多的时候竟有十几只老鹰之多,经常都能看到老鹰在天空盘旋,附近村民都只得把放养的家禽关在笼子里。
至于老鹰为什么迁来这里,为什么后来又迁走?大家就不得而知了。
甚至有当地人猜测洞里有宝藏,是神灵派老鹰来守护宝藏的,于是曾不断有村民在农闲的时候打着火把、点着蜡烛进洞“寻宝”,但由于洞里情况复杂,有多个支洞相互交错,还需要绳索等工具,大家害怕在洞里迷路,也害怕掉下深坑,同时心里还担心洞里有某种怪物,一直不敢贸然深入。
9.钱塘江大潮 钱塘江位于我国浙江省,最终注入东海,在它入海口的海潮即为钱塘潮,天下闻名,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观看这一奇景。
海潮到来前,远处先呈现出一个细小的白点,转眼间变成了一缕银线,并伴随着一阵阵闷雷般的潮声,白线翻滚而至。
几乎不给人们反应的时间,汹涌澎湃的潮水已呼啸而来,潮峰高达3—5米,后浪赶前浪,一层叠一层,宛如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大有排山倒海之势。
钱塘江两岸人们观潮也治潮。
钱塘江口的海塘在秦汉时已经出现,从唐代开始大规模修筑,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海塘系统。
北宋以后,受到江口潮流变化的影响,浙西较大的海塘修筑工程达到9次之多。
以钱塘江为界,北岸的浙西海塘规模最大,历代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钱塘江海塘这项伟大的工程,见证了浙江人民在治理钱江潮涌危害时,展现的聪明才智。
从土塘到柴塘,再由竹笼塘到鱼鳞塘,先人的一次次实践,前后历时一千多年,钱塘江沿岸建立了巍峨坚实的海塘,它绵亘一线,宛如海疆长城,雄伟地屹立于东海之滨,抵御着万马奔腾的波涛,保护了杭嘉湖平原。
钱塘潮的形成是天体引力、地球自转和潮汐动力共同作用的产物。
每年的8月18日,当月亮与太阳的潮汐作用达到最强时,钱塘江口的水面就会明显上升,形成了闻名世界的“钱塘江潮”。
同时,在我国与北纬30度相伴的还有四川三星堆遗迹、四川瓦屋山迷魂凼、云南卡瓦格博峰以及: 安徽凌家滩遗址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凌家滩村,地处裕溪河中段北岸,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遗址约5000多年前为一处大型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
遗址区内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晚期人工建造的祭坛、大型氏族墓地以及祭祀坑、红烧土和积石圈等重要遗迹,出土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珍贵文物。
凌家滩遗址的发现或将中华文明史提前到5300年前。
羌塘无人区 羌塘无人区,是中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面积达29.8万平方公里。
地形复杂,地貌奇特,方圆百里荒无人烟,显现一种原始的山原风貌,这里完整保留了大自然原始的生态面貌,奇特的高原地貌,使人惊叹大自然还保留有一块如此壮丽的原始洪荒。
可可西里无人区 “无人区”在西藏-新疆-青海之交,面积近6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5000米。
这片地方除了高山、湖泊、草原和野生动物,几乎荒无人烟。
历史上,曾经有一些人去探险,可不是因为缺吃,就是因为迷失方向,很少有人生还,“无人区”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个荒凉、恐怖的世界。
昆仑山死亡谷 昆仑死亡谷,又称那棱格勒峡谷,号称昆仑山的“地狱之门”。
位于青藏高原昆仑山区,东起青海布伦台,北起布伦台,西至沙山,全长105公里,宽约33公里,面积约3500平方公里,海拔3200-4000米。
相传在昆仑山生活的牧羊人宁愿让牛羊因没有肥草吃而饿死在戈壁滩上,也不敢让其进入昆仑山那个牧草繁茂、古老而沉寂的深谷。
这个谷地即是死亡谷,谷里四处布满了狼的皮毛、熊的骨骸、猎人的钢枪及荒丘孤坟,向世人传递着一股阴森慑人的死亡气息。
至于为何如此神秘,科学们解释为北纬30度分布着密集的强磁场。
而也能是密集强磁场的存在也让穿过四大文明古国北纬30度线成了灾难深重的地带,地震、海难、火山和空难等时常有发生。
仅地震而言,在我国就发生过多次: 据史料记载,在中国的西藏地区共发生过大于8级的地震4次,7—7.9级地震11次,6-6.9级地震86次。
1950年8月15日在藏东的察隅—墨脱发生过8.6级地震。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省汶川县8.0级大地震震中也在北纬31度,离30度很近。
2010年4月14日发生在青海省的玉树7.1级地震中,33.2的北纬纬度也大概接近30度。
与四川汶川地震相同,玉树地震的震源深度同样为14千米。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
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北纬34.5度,东经104.2度)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6公里。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2014年8月31日8点4分云南省发生5.9级地震(北纬28.2度,东经99.4度)。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0度,东经103.82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6千米。
虽然专家们声称,在自然界里发生的每一个自然现象其实都是可以找到一个科学解释的,北纬30度本身不神秘,神秘——只是外人强加给它的外壳而已,但北纬30度之谜在我国仍被传的神乎其神。
学者俞益武先生提出:“北纬30度是人类历史活动最多的纬度,也是亚洲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基本上几大文明古国都产生于这个纬度,而后的人类活动也主要在这个纬度附近展开,所以历史遗留特别多,遇到的事也多。
这也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集中的原因之一。
”但在这条纬度线上,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在北纬30度贯穿的在四个文明中,其他三个文明都曾经历过中断或衰落,而中华文明却一直延续至今。
为什么呢?除了政治制度的稳定性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重要的还在于地理环境的影响。
与其说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四周环山,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国较少受到外族入侵的影响。
同时,我国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业生产,这为中华文明的传承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还是如说是我们受到青藏高原的保护或者呵护:一方面,外族不可能翻越雪域对我们造成中断性的袭扰和伤害;另一方面,我们的文明在内部完成共融的同时,又朝着新疆和云南的方向完成了对于外部的兼容,而这也是我们的丝绸之路。
应该看到,是北纬30度线高高在上地将中国的南方“连”在了一起,又“俯下身子”让中国的南方和北方在这里融合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文|路生)。
沿着这条线前行,你会发现…… 北纬30,主要是指北纬30上下波动5所覆盖的范围,它同东经110线相似,都被看作是神秘而又奇特的经纬度线,由于其特性,甚至有“地球的脐带”之称。
北纬30上气候条件复杂,自西向东依次经过了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山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类型。
这一带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以终年高温少雨为主,因而大部地区被荒漠所覆盖,只有北美洲南部和亚洲部分区域被茂密的丛林所覆盖。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沿着这条线前行,可以发现这里高密度地分布着沟壑山川:地球之巅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以及地球十大最深海沟之一的伊豆-小笠原海沟均分布在这一纬度附近;世界几大河流,比如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中国的长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也是从这条线附近入海。
仅在中国,便分布着黄山、庐山、峨眉、贡嘎、南迦巴瓦、珠穆朗玛及西湖、太湖、鄱阳、洞庭、纳木错、羊卓雍错等山川河流,若从这条线走上一遭,一路上仿佛置身一幅山水长卷,令人沉浸其中。
贯穿这些景色、几乎与北纬30持平的318国道,也被称作“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这条线贯穿了人类文明最早诞生地的四大文明古国,及许多难解的文明之谜,如古埃及金字塔群、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远古玛雅文明遗址,我国四川境内的三星堆遗址,以及传说在距今12000年前在“悲惨的一昼夜”间沉没于海中的亚特兰蒂斯文明。
北纬30,串起了无数奇妙、神秘和独特之地。
三星堆埋藏着多少秘密 四川深藏于祖国内陆西南,地处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
北纬30,赋予了四川特有的风物,而三星堆无疑是巴蜀大地上最浪漫雄奇的一笔。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当文物“盲盒”接连在三星堆遗址打开,独特的器物以苍古雄浑之姿传递出古老文化的无穷力量。
这些历史的碎片勾勒出遥远时空的图景,更讲述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动人传奇。
地处沱江冲积平原上的四川省广汉市,位于“天府之国”的腹心地带,自古有“蜀省之要衢,通京之孔道”之说。
西出广汉七里许的鸭子河畔,一个总面积超过12平方公里的大型遗址群赫立眼前,这里就是三星堆——迄今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专家推测,因四川盆地纬度低,在地球暖化开始后,便较早地催生了地球早期生命现象,三星堆文明便发生在地球的半湿润期。
40年前,考古队在三星堆遗址中部东侧发现具有浓厚蜀地特色的木骨泥墙和三条笔直走向的人工土埂后,顿时意识到是一种在四川分布较广的、具有鲜明特征的、有别于其他任何考古学文化的古文化,并为其刻上专属标签——三星堆文化。
考古学家苏秉琦对其评价道:“蜀文化的生长点,就在这里。
” “绿宝石”的故事 夏季湿润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山脚盛夏山顶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是它的真实写照,而“东边日出西边雨”“六月雪、十月霜、一日有四季”也是常态。
这就是湖北神农架。
它是镶嵌在北纬30线上一颗璀璨的绿宝石,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一块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林区。
神农架是绿色之境。
林地大于85%,森林覆盖率近70%,山峦起伏,连绵不绝,抬头看山、出门穿山、旅游玩山。
充沛的雨量滋润着丰富的植被,谷幽林密、藤葛攀挂。
或因少有人打扰,青苔长成了壁毯、地毯。
晶莹澄澈的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堵河,起落有致,跌宕生姿。
3700多种植物和1000多种动物,很多为中国特有甚至神农架特有,珙桐、小黑三棱、金丝猴、娃娃鱼……国家珍稀动植物比比皆是。
神农架是清爽之境。
位于亚热带向温带气候过渡的这片区域,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季节相差3~4天。
夏季,云蒸霞蔚,千山一碧,万木苍翠,昼夜温差大,平均气温16℃~31℃,是名副其实的避暑胜地。
海拔1600米的大九湖,舒适度更佳。
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常达6万个,清心洗肺,让呼吸格外舒爽惬意。
山界之王 喜马拉雅不是一座山,而是一条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藏语意为“雪的故乡”。
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其中有110多座山峰海拔高达或超过7350米,是东亚大陆与南亚次大陆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的天然国界,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全长2450公里。
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喜马拉雅山,是地球上最年轻和最雄伟的高山。
从南到北,跨度200公里~300公里,可分为小喜马拉雅山、大喜马拉雅山和内喜马拉雅山;从西到东,则绵延2400多公里。
若按照河流,则可分为三段:普兰孔雀河以西为西段,普兰孔雀河和亚东河之间为中段,亚东河以东为东段。
她是冰川发育的中心,现代冰川共有17297条,总面积约34782平方公里,主要山谷冰川长度都在10公里以上。
作为冰川“博物馆”,这里雪峰连绵,冰川四溢,尤其在中段地区,有世界上最壮观的冰塔林,堪称世界奇观。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