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真的可以预测地震吗?
动物能预测地震吗?由汶川到日本、尼泊尔:反思动物异象预示地震论。尼泊尔发生大地震灾情严重,一些媒体报道,地震发生前当地动物出现异象,例如博克拉一个野生动物园内的动物,往常都喜欢趴在窝里头或躲在林中不出来,但在地震前一天,很多动物走到开阔的地带,就连孟加拉虎都罕有跑到空旷地方。
老虎跑出旷野被指预知地震
这则消息对于不少确信"动物能够预知地震"的人来说,无疑是"又一例证",尽管17天前日本茨城县156条瓜头鲸搁浅时,不少日本网民也曾惊呼根据"过去经验"这可能是大地震一触即发的先兆,但事隔两周多,东日本并没发生夺命大地震。
到底这类言之凿凿但又似乎不太可靠的坊间故事,背后反映什么?
有关"动物能够预知地震"的故事,可谓源远流长。
一些古老文献就提到,公元前4世纪希腊城邦Hepce遭地震摧毁前数天便出现蛇鼠大迁徙。
近年世界各地每次发生夺命大地震,几乎都必然会有"动物异象"的故事或报道,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时,四川绵竹市出现蟾蜍大迁徙;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前,东北三陆发生了348头鲸鱼搁浅事件;2004年南亚地震海啸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一篇文章也引述目击者称,很多动物在地震海啸前都有不寻常行为,诸如大象尖叫并往高地方向走、红鹤成群离开它们在低地的栖息区等。
一些学者发表研究支持这一观点,怀疑动物要么能侦察到地壳气体的释放变化,要么感应到人类无法感知到的震动。
2003年,一名日本医生发表研究,认为狗只的异常行为诸如"过度吠叫或噬咬",可作为预测地震的征兆,结果一夜间成为了新闻人物。
上月底,来自英国的生物学教授格兰(Rachel Grant)与研究团队亦发表报告,表示他们的一系列摄录镜头察觉到2011年秘鲁亚马逊森林地区发生7级地震前的3周,动物活动情况有异平常——在地震前的23天内,科学家每天录得的动物次数平均只有5只或以下,比平常日均5至15次明显减少;而在地震7天前,当中有5天更是完全没录得动物活动,情况非比寻常。
格兰认为,动物有潜力作为地震的"可靠预测者",甚至可配合其他地震监控系统一并应用。
可是更多地质学家都质疑,所谓"动物能够预知地震"的说法不科学。
2011年8月美国弗吉尼亚发生5.8级地震后,美国地震学专家Susan Hough就曾撰文,谈到多项有关地震的迷思,第一项就是"动物能感应到地震即将来临"。
她提到,弗吉尼亚地震后,《华盛顿邮报》也有动物园动物震前行为异常的报道,但她认为这不过是"人类天性倾向在灾祸发生后,事后孔明地去找一些所谓异象或征兆的又一例子",还说"每位宠物主人都知道,猫狗有时会无缘无故作出异于寻常的行为……如果(动物出现异常行为)之后没有发生地震,你可打赌人们根本不会谈起本周动物行为有异"。
美国地质物理学家Andy Michael亦指出,所谓地震前的异象,只能算是"趣闻轶事",皆因"动物会对很多事情作出反应,可能是肚饿、捍卫地盘、交配、猎食" ,根本难以有一套科学的方法去确认动物那些行为与"预知地震"有关。
先入为主观念左右事物认知
当然,科学家对大自然奥秘所知有限,排除动物能预知地震的可能性为时尚早,但如果一国政府仅因某些动物异象而发出地震预警疏散万民,随时有可能因为"乱说狼来了"沦为国际笑柄,被视为大惊小怪兼不科学。
1975年中国当局曾靠动物行为变化,准确预测辽宁海城大地震并及早疏散,令死伤人数大大减低,但事后各方都公认,那很大程度是撞彩。
"动物能够预知地震"这类故事能够深入人心,突显了人类对地震突来的恐惧忧虑,也反映了公众对一些观念想法容易先入为主,宁可信其有,结果往往只会记住支持既定观念的个案事例,倾向忽略又或忘记反证的个案。
就以日本茨城县本月初的鲸鱼搁浅事件为例,随着时间过去,恐怕它只会成为一个被人遗忘的花边故事,而不会被公众视为一个有力的反驳例证而牢牢记住。
成语草菅人命的主人公是谁?草菅人命是什么意思
隋朝攻打高丽
惊现2017年广州不明飞行物,小蛮腰和高速路上多地出现
无限猴子定理是什么意思,无限的猴子加无限的时间将称霸地球
揭秘摸金校尉的所有口诀,真实存在的摸金校尉十六口诀(分金定穴)
世间的动物千千万,年份亦千千万,人为何从无数的动物里,仅挑选出有限的十二种,让其轮回坐庄呢?以我之揣度,原因不外乎有二:一是如果选出的动物过于纷乱芜杂,极易引起混淆,不利于人的铭记;二是并非所有的动物都外观淑雅,寓意吉祥。
那些看起来凶神恶煞的动物,注定要被排除在外。
从某种角度上,人的生肖谱,近乎于人为动物张贴的“光荣榜”。
然而,榜上有名,或榜上无名,体现的只是人的好恶,并不能完全反映动物界的实情。
以亲疏论英雄,以相貌定取舍,这等一以贯之的“偏心眼”,难免要影响到人对动物的遴选。
那些丑陋的、肮脏的、面目狰狞的、杀气腾腾的、贼头贼脑的动物,毫无疑问,要将其拒于大雅之堂的门外。
然而,却也不乏令人大跌眼镜的例外,比如猪、蛇和鼠等。
人对猪的态度颇为复杂,既嫌弃,又怜惜;既蔑视,又不舍。
嫌弃与蔑视的,是猪的又脏又懒,贪吃贪睡,以及脑子的简单愚钝;而怜惜与不舍的,则是其性格的敦厚温驯和骨肉的唇舌之香。
猪不造次,不好斗,不惹是生非,不犯上作乱,单这些“优点”,就足以让前怕老虎后怕狼的人高枕无忧了。
比之猪与人的亲近,蛇不但远离人的生活,而且声名狼藉。
“蛇鼠一窝”之类的成语,诠释的,正是蛇在人心目中的形象之不堪。
但人对蛇的非议,多来自臆测,颇有诽谤的嫌疑,并无多少事实依据予以佐证。
蛇仅仅因为躲于幽暗,潜于草丛,人便断定其居心叵测。
真实的情况则是,蛇从不主动发动攻击,唯有意识到自己身处险境,才不无被动地探出毒舌毒牙。
蛇的反咬一口,很像是退无可退地自卫之举。
况且,抽象意义上的蛇,早已沉淀为鱼龙混杂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亦不可忽视的精神元素与形象符号。
在传统的叙述语境里,蛇不但不蓬头垢面,而且还流光溢彩。
蛇代表着聪颖,代表着机智,代表着妖娆,代表着婀娜,代表着妩媚,或者,蛇干脆就活化为女性千娇百媚的替身。
在诸多的神话故事里,美女与蛇相互缠绕,相互衍生,相互替换,相互隐喻,水乳交融,难解难分。
除文人雅士对蛇极尽阿谀之外,民间对蛇的高拔,更是玄乎得离谱。
在迷信极度猖獗的荒僻角落,人们坚信蛇就是神的物化——神正是依附于蛇,将自己的旨意传播扩散。
立足这等观念,民间盛传着有关蛇的种种奇闻,极尽夸张地渲染着蛇的神通广大与睚眦必报,以此来警告那些磨刀霍霍的狂妄之徒。
据说,蛇一旦溜进某户人家的屋前檐后,好言好语地将其劝离,方为上上之策;若有哪位莽夫悖逆古训,挥铲舞锨,置蛇于死地,必会招致神鬼共怒,从而为自己及家人预埋下隐患的伏笔。
观览生肖,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有两种动物:一是鼠的“金榜题名”,一是驴的“名落孙山”。
鼠在人的眼里,形若小偷,狗苟蝇营,专事盗窃,既无堂堂之仪表,又无磊落之胸怀。
然而,鼠却堂而皇之地与虎龙比肩而立,混迹于榜单之列。
相比之下,驴却非常冤枉,论功劳,论苦劳,驴都不该遭此薄情相待。
牛耕地,驴亦耕地;牛拉车,驴亦拉车;牛从不驮运,驴却要负重远行,跋涉于千山万壑,劳顿于春秋冬夏。
驴流汗最多,挨鞭子也最多,却从不落好,甚至难以获得人的正眼相待。
人世间根深蒂固的偏见与势利,天地间冥顽不化的不公与不义,在驴的身上得以淋漓尽致地诠释——好在驴性情豁达,心地纯善,只求问心无愧,不求绫罗满身。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