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田台村刘老头来到自己租了两年的堰塘里撒网,准备捞点鱼给老伴和孙子中午吃。
收网的时候,发现渔网被卡住了。
于是他使劲一拽,哗一下渔网带出了一个麻袋,麻袋的破洞里似乎还漂着一些衣服。
刘老头好奇的把渔网拖到边上,翻开麻袋口一看,里面居然漏出个白森森的人头骨,吓得他丢下网赶紧报警去了。
刘老头捞到白骨的事一下就在村里传开了,村民纷纷议论肯定是本村人干的,因为这个堰塘很隐蔽,外人一般找不到。
接到报警的民警想跟着导航走,结果连导航都找不到这个案发的堰塘,最后还是村民带路才到的案发地,看来村民说的凶手肯定是本村人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
民警用刀片划开麻袋口,里面是一具手和脚被单独捆绑的白骨,绳子打的都是死结。
白骨上身穿着一件化纤布料的西服,里面一件秋衣,下身一条裤子,裤子上系着皮带,脚上是一双胶鞋,里面是一双袜子,袜子有缝补过的补丁。
麻袋里有一个打火机,还有大大小小共八块石头,最重的15.7公斤,最轻的2.6公斤。
这些石头的材质和堰塘边上的石头一样,属于是就地取材。
法医检查后得知,死者为中年男性,身高一米六二左右,左大腿骨上有一个骨痂,说明死者生前左腿骨折过。
尸骨一直在水里泡着,连软骨都泡化了,骨头腐败程度也比较高。
结合尸体所处的环境,初步判断尸骨被丢到水里十年左右。
民警结合死者衣着以及现场其他证物,初步分析死者很有可能是周边的村民。
田台村地处偏远,抛尸的堰塘更是隐蔽,凶手极有可能也是本地人。
这个死者是谁呢。
左腿骨折过这属于是一个重要线索,民警排查的范围也小了许多。
走访时,有个村民就说村里十年前,一个叫李忠的人失踪了,更重要的是这个李忠出过车祸,走路一歪一歪的,而且李忠个子比较矮。
据村民反映,李忠2008年11月跟妻子魏秀吵架后离家出走,之后一直没有回来,他的妻子和弟弟在他失踪三天后还到派出所报案。
当年的接警记录也显示他们确实报过案。
令人意外的是,当时李忠的弟弟提出怀疑哥哥李忠是被人杀害了,但他没有任何证据。
李忠的亲朋还说,李忠失踪后的几天里,他们都收到了李忠打来的电话,但接起来后对面没有声音。
大家都觉得,手机还通着,人肯定还活着,八成就是离家出走不准备回来了。
派出所也调查过李忠失踪,但没有取得有价值的线索,最后案件搁置了。
李忠 魏秀 (化名)
即便是10年后,面对民警,李忠的弟弟还是坚持哥哥被杀害的想法,他认为堰塘捞出来的人骨就是失踪十年的哥哥李忠。
弟弟还说捞上来那双胶鞋 ,哥哥李忠失踪前几天上城里卖柴火的时候,他看到哥哥穿的也是这种胶鞋。
李忠的左腿车祸骨折过,尸骨的左腿也骨折过;弟弟还说李忠喜欢抽烟,麻袋里也有一个打火机,李忠比较矮,尸骨身高162cm。
民警也走访了李忠的妻子魏秀,但魏秀对李忠失踪并没有多谈,就是说吵架后就离家出走,后来就没有消息了。
到底堰塘里的尸骨是不是李忠呢,DNA检测出来后,堰塘里的尸骨果然是2008年失踪的田台村村民李忠。
民警把结果通知妻子魏秀时,她的态度很反常,一般家属都是急切的想知道结果,或者是有些伤感,但魏秀很平静,甚至对这个结果有些抵触。
民警问多了她还有点生气的意思,根本不想好好回答问题。
而李忠弟弟这边,知道尸骨就是哥哥李忠后,直接表示他一直怀疑就是嫂子魏秀和另一个人杀害了哥哥。
魏秀当年报案说李忠是吵架离家出走,而从尸体的白骨化来看,当年报案的时候,李忠其实已经死了。
所以魏秀当时就是在说谎。
警方分析,妻子魏秀虽然有重大嫌疑,但一个普通女性想要单独杀害一个成年男性,并且抛尸,从体力上来说几乎不可能,她很有可能还有一个同伙。
那这个同伙可能是谁呢?弟弟之前提到他一直怀疑是嫂子和另一个人杀害了哥哥,这另一个人就是李忠的亲家陈宪。
民警想通过魏秀了解下陈宪,但魏秀闭口不谈。
还是村民提供了一些线索,陈宪是李忠的干亲家,他和魏秀有些暧昧,当年村里传的沸沸扬扬。
警方把陈宪带回局里喝茶,陈宪什么也没问就跟民警走了。
到了局里,民警把在堰塘捞到尸骨一说,陈宪一听自感作孽,于是交代了事情经过。
魏秀16岁跟25岁的李忠结婚,婚后虽然李忠脾气不太好,但日子还能过,两人生了两个女儿,生活就这么过着。
李忠的大女儿出生后一直体弱多病,有风俗说认干爹能保孩子健康平安。
李忠就想到了陈宪,关系本来就好,再认个干爹亲上加亲,就这样俩家人成了干亲家。
结了亲家以后,两家人不论哪一家来客人,都要叫上另一家一起吃饭,农忙时也相互帮忙。
来往的越多,陈宪渐渐的就对魏秀有了好感。
有一次陈宪开拖拉机带李忠和魏秀出去喝酒,席间李忠有些喝醉了。
回来的路上,陈宪就让李忠开拖拉机,而他就和魏秀座在后面。
陈宪趁着醉意拉住了魏秀的手,魏秀并没有反抗,陈宪觉得魏秀也对自己有好感。
之后就多次趁着李忠不在家的时候去找魏秀,后来两人就有了关系。
次数多了,也就经常被村里人撞见,慢慢的,两人的关系就变成了公开的秘密,也传到了李忠的耳朵里。
李忠没有抓到实质证据,只能警告魏秀和陈宪不准私下单独来往。
在镇上居住的李忠弟弟也知道村里的传言,他劝哥哥搬到镇上住,好断了两人的联系,但李忠还是觉得在村里种地赚钱要自在些。
以前日子怎么样魏秀还能将就着过,但是认识陈宪后就不一样了。
虽然外人看来李忠似乎没有把传言放在心里,实际上李忠自己也觉得窝囊,他每次喝完酒后就会拿这件事跟魏秀发脾气。
有一次陈宪给李忠家送桃子,李忠因为他跟魏秀的事,直接把他的摩托车砸了。
砸完后,第二天李忠又打电话叫陈宪喝酒。
要说本来就是这两人有奸情就不对,他们非但没有断了联系,反而对李忠怨恨起来。
后来,魏秀有一次到江西走亲戚,接到了陈宪的电话。
陈宪说让魏秀晚几天回家,他要在这几天里找机会把李忠弄死。
听完陈宪的电话,魏秀害怕了,收拾东西赶紧回家。
回到家后,因为小事和李忠吵了一架。
趁李忠睡觉去了,魏秀给陈宪打电话,说自己受不了了,而陈宪也埋怨魏秀提前回家,自己这几天肯定能找机会动手的。
魏秀听后情绪激动起来,也动了杀害李忠的念头。
李忠爱吃牛肉,魏秀就让陈宪买了农药三步倒和牛肉送过来。
她把三步倒化在水里拌在牛肉里,晚上吃饭的时候李忠把牛肉全吃了。
不一会李忠就说头闷的很,进房间就倒在床上了。
本来三步倒的药效没那么快的,可李忠还喝了酒,加快了药效。
魏秀看到李忠倒床上才意识到自己犯错了,心慌了,赶紧把吃过的碗筷收拾了,给陈宪打电话。
陈宪接完电话又害怕又矛盾,但他还是来到了魏秀家。
躺在床上的李忠这时候还在呕吐,陈宪用绳子把他绑起来,然后用被子捂死了。
捂死李忠后,陈宪想着把尸体运到远一点的地方,挖坑比较麻烦,就想到了村里有个较偏僻的堰塘,于是把李忠的尸体运了过去,装在麻袋里,放上石头,直接丢到堰塘里。
亲戚收到的李忠的电话,就是魏秀、陈宪两人故意打过去,制造李忠还活着的假象,已达到蒙蔽李忠亲戚的目的。
2008年11月,魏秀和陈宪杀害李忠,沉尸堰塘。
直到2018年8月,李忠的尸骨被刘老头发现,整个案件才得以暴露出来。
2009年魏秀搬到镇上生活,但她和陈宪没有断联。
案发之前,李忠的两个女儿都在外地打工,她们一直以为父亲是当年负气出走。
女儿们打工后,魏秀一个人生活,她说她经常梦到李忠,觉得自己很对不起李忠,当初不应该,害了丈夫,也害了孩子
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她没有太多的预算用来租房,于是以900元每月在中介手里租下了这个小单间。
在那期间,她略微闻到了一些异味,但翻遍了整个屋子也没有找到臭味的源头。
于是,就这样默默忍受了2个月。
直到她退租,房东报警寻找上一任租客时,整个事情才被见光。
事情的来龙去脉: 1 小郭退租以后,房东来到租房处查房。
看到那个壁橱里还堆满着上一个租客小方的私人物品,她越想越气地来到了派出所。
她的房子原本是租给一个叫小方的女子,但这名女子却屡次拖欠房租。
5月中旬,到了她该缴房租的日子,房东联系上她,小方当时答应的好好地说过两天就给钱。
结果到了约定的日子后,却再也不接电话了。
房东到租房处找,也没有发现小方。
就这样等了快一个月,都没有再看到她的踪影。
于是,房东就让人将小方的东西全部塞进了壁橱里,把房子重新出租了,租客就是开头提过的小郭姑娘。
这次,小郭住了两个月,也要退租。
因为她实在是受不了房子里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味了。
2 这时距离小方失踪,已经整整三个多月了。
房东忍无可忍,最终决定寻求警方的帮助,她之所以报警在于两个方面: 想通过警方找到失踪三个月的小方,让她把东西搬走。
其次,将她欠自己的房租追讨回来。
3 接警以后,警方觉得这个事没有那么简单,于是迅速展开了调查,首先就去了小方的工作场所。
时年29岁的小方在一家娱乐场所上班,可找到负责人以后才知道小方已经三个多月没有来上过班了。
娱乐场所没有固定的工资,员工自离是常有的事,所以小方的突然离开,根本没有人当一回事,大家都以为她去别的地方上班了。
接下来,警方联系上了小方老家的丈夫,可她的丈夫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夫妻二人最后的一次联系也在五月份。
随后,小方的丈夫赶来了江苏,应房东要求,他在警方的陪同下,来到了租房处收拾妻子的私人物品。
4 打开壁橱的一瞬间,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里面竟然有几米宽,其中堆满了小方的衣物和生活用品。
小方的丈夫钻进去收拾,万万想不到在这个过程里,失踪已久的小方找到了! 靠墙的一角,一个被胶带包裹的严严实实的长柱体被人立在了墙角,往外散发着一股臭味。
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已经大致明白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事情到这里,之前小郭姑娘租住期间的臭味源头总算是找到了!她忍受了2个月,一直闻到房间有死老鼠一样的味道,但却怎么都没找到。
也曾怀疑味道来源于壁橱,但想起房东曾告诉过她不要打开壁橱,因为里面都是上一任租客存放的东西。
所以,在这里居住了那么久,她从未打开过,只在有能力换房子时第一时间搬离了。
如果早知道壁橱里还放有一具尸体,小姑娘是怎么着都不敢在这里住的。
5 小方 找到了,但她是被谁所害,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藏在租房壁橱呢? 时间过去了三个月,又给小郭姑娘租了2个月,现场的痕迹早就消失得差不多了,不过细致的警方还是在一块没有用完的胶带上面,提取到了一枚指纹。
这枚指纹,就是破案的关键! 通过排查小方的人际关系,发现她的生活比较丰富,交往过的男性朋友非常之多,上至六十多岁的老人,下至二十几岁的小伙子。
最终,一个叫王某的人进入了警方的视线。
他曾有过案底,通过数据比对,胶带上遗留的指纹正是他留下的。
6 嫌疑人确定了就好办了,接下来,就是对王某的抓捕。
通缉令发布以后,一个餐饮老板打来了报警电话。
原来,王某并没有离开当地,反而隐去了真实姓名去了一家饭店上班。
王某被抓获以后,很快就交代了一切。
7 原来他是一名厨子,和小方的认识以后,二人以男女朋友处了起来。
王某对小方百依百顺,为了得到他,谎称自己是大款,每个月都给好几千元她。
明知道她和很多人保持关系也没有介意,反而将自己挣来的钱都交给她,还想着有一天把她娶回家。
可事实上,他 的收入不过区区几千元,光靠假装能装多久呢?他的厨子身份曝光以后,二人发生了争吵!为了摆脱王某,小方也说了实话:她早已经结婚生子,又怎么可能另嫁他人呢? 得知真相的王某觉得自己被戏弄了,他那么爱她,爱到接受她的一切,可到现在才知道对方不仅没有想过要嫁给他,而把他给的钱全部挥霍掉了。
8 就这样,失去理智的王某将小方杀死了。
冷静下来以后,他决定将小方的遗体处理掉,可租房处的楼下到处是人和车,遗体根本没有机会运出去。
最终,看到那个神秘的壁橱他有了主意…… 于是,被塑料袋和毯子包裹了多层的小方被放进了壁橱,一连三个多月都没有被发现。
无辜的小郭姑娘,接连在这间房子里住了2个月,却一无所知!难以想象事情真相大白的那一刻,她内心的阴影该有多重啊!
石二群是河南省驻马店市的一名农民,后来成为了一名成功的房地产开发商和商人。
然而,他的财富并非通过正当途径获得,而是建立在一系列严重犯罪行为之上。
石二群的犯罪生涯始于他的经济困境和对快速致富的渴望。
在一次工程项目中遭遇欠薪后,他萌生了抢劫银行的想法。
他精心策划了抢劫行动,包括购买武器、制定逃跑路线以及选择合适的作案时间。
在抢劫过程中石二群及其团伙展现出极高的暴力性和狡猾性,成功逃脱了警方的追捕。
抢劫经过 第一次抢劫 石二群实施的第一起抢劫案发生在1998年9月12日。
当晚八点石二群与与他的同伙携带、火药枪、锤子前往郑州市城市合作银行管城支行 抢劫在郑汴路分行门口安装金杯牌防弹运钞车,并向运钞车挡风玻璃、车门等处开枪 但是由于是第一次抢劫经验也不多,同时司机死守车门,防弹玻璃、防弹车身无法被匪徒攻破,因此第一次抢劫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抢劫 但是石二群并没有放弃,第二次抢劫他在驻马店前进路的一个小银行网点。
石二群自制火药枪到驻马店西苑城市信用社前进路储蓄所进行第二次抢劫。
为了威慑大家,他开枪伤害了无辜群众,银行的钱财被抢走13万余元。
第三次抢劫 尝到甜头的石二群展开了第三次抢劫,也正是第三次抢劫成就了石二群 1999年12月5日19:00左右,石二群与他的同伙经过缜密的策划,携带自制火药枪和锤子前往郑州市管城区航海路郑州合作银行中药城分公司。
他们用锤子砸碎了公司的玻璃,再一次用枪支威胁住众人,这次他们抢走了三个袋子,三个袋子里的现金高达200多万元。
由于当时事发时候监控损坏,该案件也一直未告破。
第四次、五次抢劫 2004年,石二群在周口和信阳两地进行持枪抢劫 在周口市七一路邮政储蓄所盯上了取款人,抢夺了钱财4万多元 在信阳市石河区信阳市信用社仅仅抢劫了6000元 这两次抢劫都持枪支,并且开枪威胁伤害多人。
但是在信阳这次石二群的同伙当场被抓。
但是由于石二群承诺照顾落网的人员,并且定期去看望他的家人,因此他的同伙并没有供出来他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石二群利用抢劫所得的资金投资房地产和其他商业活动,逐步积累了巨额财富。
他的商业帝国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房地产开发、商贸和休闲农庄等。
在公众面前,石二群塑造了一个成功商人和慈善家的形象,他的行为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尊敬。
然而,这些表面的成就掩盖了他犯罪行为的黑暗本质。
案件告破 石二群的案件最终在2015年被警方破获。
2015年10月21日石二群以及他的同伙分别在驻马店、汝南县等地被抓获 经过长达16年的追查,警方成功将石二群及其同伙逮捕归案。
这一案件的破获展示了中国公安机关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的侦查能力,也彰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写在最后 石二群的被捕不仅是对他个人犯罪行为的惩罚,也是对社会秩序和法律尊严的维护。
石二群案件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提醒公众,无论个人多么成功或隐藏得多么深,犯罪行为终将受到法律的审判。
石二群案件强调了对重大犯罪行为的严厉惩处,以及对犯罪收益追缴的必要性。
这有助于剥夺犯罪分子的经济基础,防止他们继续从事非法活动,同时也起到了震慑潜在犯罪者的作用。
郑州石二群案件是中国现代犯罪史上的一个重要案例,它不仅是对犯罪行为的有力打击,也是对法治社会建设的一次深刻反思和强化 通过这一案件,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法律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安全的社会环境。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