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一张据称是尼斯湖水怪的"外科医生照片"在全球引发喧嚣,随即被证明是恶作剧。
但这未能阻止人们一代代寻找尼斯湖水怪。
值此照片曝光81周年之际,《镜报》盘点了与这种神秘生物有关的20个有趣故事。
1.尼斯湖水怪被简称为"Nessie",它最早于公元565年就被发现,目击者是在尼斯湖中游泳的圣科伦巴(St. Columba)。
尼斯湖是英国最大淡水湖,这里的湖面可容纳全球人口的10倍数量,且从未结过冰。
2.1933年4月目击事件后,尼斯湖水怪开始名声鹊起。
第一篇介绍尼斯湖水怪的故事出现在1933年5月2日的报纸上,第一张尼斯湖水怪照片证据摄于1933年。
3.有马戏团曾悬赏2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8.5万元),将尼斯湖水怪活着送到该马戏团中。
4.1933年,《每日邮报》报道称马默杜克·韦瑟罗尔(Marmaduke Wetherall)在尼斯湖岸边发现水怪脚印。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随后发现,所谓水怪脚印实际上是河马留下的。
5.尼斯湖水怪最著名的照片是1934年拍摄到的其头部和颈部的照片,但这张被称为"外科医生的照片"随后被发现是恶作剧。
6.尼斯湖附近居民创作出很多怪诞故事,希望孩子们能够远离湖水。
他们称水怪感到饥饿时会变身为马,等着旅人爬到它的背上。
然后它会跃入湖中,吃掉受害者。
7.1934年,首次有人组织大规模搜索尼斯湖水怪活动。
20人整天看着湖面,但什么也没发现。
8.尼斯湖水怪的最大驼峰大约15米长,可能与厄克赫特城堡(Urquhart Castle)高度相当。
而1960年拍摄到的照片被视为尼斯湖水怪存在的最有力证据之一。
9.被用于寻找尼斯湖水怪的旋翼机,也曾在007电影中出现。
它本身也成为多部电影、卡通剧、棋盘游戏中的主角。
10.很多人认为尼斯湖水怪实际上是蛇颈龙。
它不可能是哺乳动物,因为不经常露出水面换气。
科学家们认为,如果了解其进食特点,他们可能更容易找到它。
11.1987年进行的"Operation Deepscan"是迄今最大规模的搜寻尼斯湖水怪行动,耗资约1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925万元)。
3个声呐装置获得的唯一消息就是,尼斯湖水怪比鲨鱼大,但比鲸鱼小。
12.迄今已经有1000多次目击水怪记录,包括名人加文·麦斯威尔(Gavin Maxwell)等。
有4名"水怪猎人"穷其一生搜寻尼斯湖水怪。
13.尼斯湖水怪据说有2个驼峰、4个脚蹼、1条尾巴和类似蛇的头。
14.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曾于20世纪80年代考虑将尼斯湖水怪列为受保护物种,并试图利用从美国引入的海豚搜寻水怪。
15.2009年,曾有人宣称在谷歌地图上发现尼斯湖水怪。
BBC曾于2003年组织搜寻活动,但没有任何发现,并宣称水怪只是神话传说。
16.博彩公司Wilpam Hill愿意每年向自然历史博物馆支付1000英镑(约合人民币9251元),证明尼斯湖水怪身份。
17.1972年曾有人发现"水怪尸体",但后被证明是死去的海象。
有传闻称,尼斯湖水怪可能是海豹或超大号鳗鱼。
也有人认为根本没有水怪,只是湖下地震引发的泡沫和水花。
18.1976年,曾有一群人向湖中扔培根肉希望找到尼斯湖水怪。
一名佛教徒曾于2012年搬到尼斯湖边以便寻找水怪。
19.1972年4月1日,世界上多家媒体宣布尼斯湖水怪已死。
但其实这是火烈鸟公园官员约翰·希尔兹(John Shields)设下的愚人节骗局,他将死去的海豹尸体抛入尼斯湖中。
20.一家北海石油公司宣称提供设备和专家,帮助寻找尼斯湖水怪巢穴。
尼斯湖水怪曾出现在动画片《辛普森一家》中,伯恩斯先生(Mr Burns)试图抓捕它
尼斯湖水怪可能是蛇颈龙吗
苏格兰的尼斯湖怪兽是全球最著名的传说之一,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大量游客到尼斯湖旅游,希望能一睹水怪的真面目。
以尼斯湖水怪为题材的影片也是层出不穷,更加加深了人们对于水怪的好奇心理。
在多年前,美国和阿根廷的科研机构在南极洲发现了一具幼年蛇颈龙化石,从外表看,这具化石跟传说中的尼斯湖水怪很像。
难道尼斯湖水怪真的不是传说?
蛇颈龙
蛇颈龙是生活在一亿多年前到七千多万年前的一种巨大的水生爬行动物,也是恐龙的远亲。
它有一个细长的脖子、椭圆形的身体和长长的尾巴,嘴里长着利齿,以鱼类为食,是中生代海上的霸王。
这些关于蛇颈龙的描述听上去确实和许多照片上水怪的模糊形态十分相似,1934年4月,伦敦医生威尔逊途经尼斯湖时也拍下了酷似蛇颈龙的"水怪"的照片。
伴随着二十世纪的"恐龙热",人们开始把水怪与蛇颈龙可能仍然生存着联系起来,对此给予极大关注。
难道尼斯湖水怪就是蛇颈龙吗?
对于传说中的尼斯湖水怪是蛇颈龙这一说法,许多古生物学家并不赞成,他们指出,蛇颈龙在白垩纪末期已灭绝,而尼斯湖只有不到1.2万年的历史,是上一个冰期由冰蚀作用造成的。
在时间上,蛇颈龙是不会出现在尼斯湖的。
英国莱斯特新沃克博物馆的蛇颈龙专家理查德·福雷斯特也曾表示,假设存在尼斯湖怪,那它不可能是蛇颈龙。
福雷斯特认为蛇颈龙是冷血动物,在尼斯湖寒冷的水中既不能产生足够的体热御寒,也不能找到足够的食物。
而且,蛇颈龙需要呼吸空气,一天中需要好几次露出水面。
如果尼斯湖怪真是蛇颈龙的话,人们早该有机会看清楚了。
除了蛇颈龙以外,还有不少人认为尼斯湖水怪也可能是百岁鳗鱼或者大象,一些学者也推测,所谓的水怪不过是光的折射现象给人们造成的错觉,但这些说法都没有得到科学的证实。
尼斯湖成功地吸引了全世界的探险者和科学家,是否有水怪成为了经典的自然之谜之一。
尼斯湖水怪之谜波澜纷呈 众说纷纭
尼斯湖水怪是地球上神秘且广受关注的谜团之一,之前有科学家认为尼斯湖水怪为鲟鱼,但后来被英国科学家乔治•爱德华兹(George Edwards)否定。
尼斯湖上一位船长马卡斯•阿特金森(Marcus Atkinson)捕捉到了尼斯湖水怪的声纳图片。
爱德华兹先生拍摄到的尼斯湖水怪照片
已故的英国老人乔治•爱德华兹(George Edwards)是一位寻找尼斯湖水怪的痴迷者,他花了26年的时间在尼斯湖边守候、观察,每周都有60个小时在水上。
他会将游客带到他的船上共同探寻尼斯湖水怪,从而近些年也带动了一批尼斯湖水怪探索者。
最后他成功拍摄到了一张尼斯湖水怪的照片。
爱德华兹拍摄的这张图片中,尼斯湖水怪正游走在湖水中,准备沉入湖底,它露出了一个灰黑色的驼峰。
他说:"在返回寺庙码头(位于卓克)的途中,我在走向船尾时发现了它。
它正向厄克特城堡的方向游动,深灰色的。
距离船大概有半英里的距离。
" 在看见水怪五到十分钟后,它就慢慢的沉下水面,再也没有出来。
这是爱德华兹拍摄到的最清楚的一张尼斯湖水怪的照片,他请美国军事怪物专家,同时也是专注研究尼斯湖水怪的科学家验证过这张照片,再次证明了这个水中怪物存在,并且经过分析绝对不是一条鲟鱼。
爱德华兹表示:我一直相信尼斯湖水怪的存在。
长久以来,有太多的人曾经看到过它。
最早有记录是在公元565年,之后曾有数千个目击者观测到它们。
且几千年来,关于水怪被观测到的新闻陆续有传出,因此水怪应该不止一只。
一直也致力于寻找尼斯湖水怪的史蒂夫•费尔特姆(Steve Feltham)肯定了爱德华兹的这一发现:"我想这是我见过的最清楚的图片。
这虽然并不能证明尼斯湖水怪是哪种动物,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不是鲟鱼-一直以来关于尼斯湖水怪解释最多的就是它是鲟鱼,但是图片中的水怪并没有像鲟鱼一样的锯齿状脊柱。
" 史蒂夫•费尔特姆也致力于寻找尼斯湖水怪二十多年。
就在爱德华兹拍摄的这张图片不久,尼斯湖上的一位船长马卡斯•阿特金森(Marcus Atkinson)获得了尼斯湖深水中一个巨大的不明生物体的声纳图片。
这个神秘的生物在水下大约23米深的地方,约有1.5米宽。
这幅看上去像蛇一样的未知生物的图片或许能最终揭开尼斯湖水怪之谜。
当时阿特金森先生正使用寻找鱼群的声纳装置每隔1/4秒扫描一次水底,突然发现有一个不明生物体正在他游船的正下方。
当他的船只行驶到尼斯湖厄克特湾的时候,声纳图像上开始出现了一个长形的移动不明物体,它追随了游船大约有2分多钟的时间。
经过尼斯湖水怪专家分析,他们认为这是尼斯湖中一种未知的生物,他们排除了这个不明物体是一条大鱼或是水中的枯木残骸的可能性。
43岁的阿特金森先生来自苏格兰高地的奥古斯都堡,他说:"我在厄克特城堡放下游客,然后开船驶往另一家旅游公司,途中我看见声纳显示屏上出现了这幅未知生物的图像。
通过声纳装置每隔1/4秒对水底扫描一次,逐渐建立了这幅图像。
能看到这个不明生物体变得越来越大,我赶紧用手机在雷达屏幕上拍摄了照片。
当我看到这个像大蛇一样的东西的时候我被震惊了,在尼斯湖里没有生物能比这再大了。
声纳图像是真实的,我从来都没用声纳鱼探器看到过类似的东西。
它的形状在我看来非常奇特,我曾经把图片给其他的经验丰富的船长们看,大家都没有见过也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在过去的21年的时间里,我已经在这里见过很多的声纳扫描图像,但是这是最清晰的一次。
毫无疑问,在湖水的深处潜藏着某种未知的生物。
"
49岁的史蒂夫•费尔森是全职的尼斯湖水怪的搜寻者,他说:"在尼斯湖中还没有动物像图片中显示的那样巨大,我们之前在这里见过的最大动物是海豹。
图像中显示的物体目前还无法解释,不可能是鱼。
我们感到非常兴奋,这是多年来我们获得的最好的证据。
"
但是,也有一些海洋生物学家对这幅声纳图的分析提出异议,他们认为这个神秘的物体很可能是水中的藻类。
来自南安普敦国家海洋学中心的西蒙•包科斯奥说:"这幅图片是随着船的移动而慢慢建立来的,因此这不是一幅‘一次照片’,并且应该不是单个物体的图像。
这幅图像显示的应该是在逆温层中大量繁殖的藻类和浮游动物。
浮游动物靠藻类生存,它们反射声纳信号且很容易被发现。
"
但身边有个天蝎座的朋友,让我开始有所改观。
俗话说,“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这话放在天蝎座身上,他们可不就是那种天生带着点“我就是不一样的烟火”的气质吗?他们神秘兮兮又深不可测,总是让人忍不住想要接近,想要窥探。
“高冷调侃”的特质 天蝎座那种让人又爱又恨的“高冷调侃”的特质,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卡拉OK,天蝎座的他非要唱一首高难度的情歌,结果自然是破了个音,把我们都逗得哈哈大笑。
他呢,不仅没生气,反而自嘲说:“看我多贴心,给大家来了个现场版的‘走音大赛’,比人家抖音上的还专业呢!”这种自我调侃的勇气,让人不得不佩服。
痴情到变态的浪漫 说到浪漫,天蝎座绝对是一等一的选手。
他们一旦爱上一个人,那就是“兔子跳河——没得底”。
全情投入,毫无保留。
但这种全情投入,有时候又让人觉得“骡子赛跑——牛得不得了”,过度的情感投入让另一半喘不过气来。
我见过天蝎座的朋友,为了给女友一个惊喜,偷偷跟踪人家一个星期,布置了一个超级浪漫的生日派对。
结果,女友感动得一塌糊涂,但也被这股“秘密行动”吓得不轻。
谜一样的记仇 如果你以为天蝎座的“神秘高冷调侃”只是幽默和浪漫,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
他们还有个让人头疼的特性——记仇。
俗话说,“蝎子的尾巴,有毒的针”,这话一点不假。
天蝎座的记忆力,特别是对于得罪过他们的人,那可是“老马识途——牢不可破”。
不过,他们虽然记仇,但通常不会轻易出手,因为他们相信“雪中送炭——尤指难时最需要”,会在你最难的时候,给你一个意料之外的惊喜。
隐瞒病情般的保密能力 天蝎座的保密能力,简直可以和“保密局”相媲美。
他们就像“闷葫芦”,肚子里装着事儿,你就别想掏出半个字来。
我曾经好奇地问一个天蝎座的朋友,他是如何做到保密自己的小秘密的。
他神秘一笑,说:“就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你越是追问,他越是像打了“死结”似的不肯说。
看似冷漠的关怀 不要被天蝎座的冷漠外表所迷惑,他们其实有着一颗温暖的心。
他们就像“冰山一角”,你看到的只是表面,而他们内心深处的热情和关怀,是需要你去慢慢发掘的。
记得有一次,我感冒了,天蝎座的朋友表面上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没事吧?”可第二天,他就拎着一堆药和姜汤出现在我家门口,那关心的劲儿,就像“老母鸡护小鸡”,让你心里暖暖的。
难以捉摸的情感深度 说到情感,天蝎座的情感深度,真可谓“深不可测”。
他们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情感,但一旦决定信任某个人,那就像是“螃蟹走路——横着走”,坚不可摧。
这种情感的深度,让人既羡慕又害怕,因为一旦被背叛,他们的反击力度也是“高山流水——源远流长”,让人不敢轻易触碰。
爱恨交织的天蝎座 写完这些,你是不是也觉得天蝎座实在高冷调侃?他们的幽默、浪漫、记仇、保密、冷漠的关怀和情感深度,都让人爱恨交织。
但这就是天蝎座的魅力所在,他们独特的个性和行为方式,总是让人又爱又恨,却又欲罢不能。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和天蝎座深入交往,又怎能领会他们那独特的“贱兮兮”的美呢? [免责声明] 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
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将予以删除。
谢谢!
北邙山为什么坟墓多古代由于科技水平有限,因此很多人是比较相信风水大师的预测的,甚至还有一些人很迷信,而在很多人看来北邙山是墓葬的风水宝地,它的海拔是300米比周围地势略高,还是秦岭山脉的余脉,在很多人看来它有帝王龙脉的象征。
在古代这里的树木非常茂盛,可以说是景色非常好,在北邙山可以看到伊洛两河以及龙门山,在傍晚还可以看到洛阳城内的繁华景象,因此被认为是洛阳八大景之一,这里土厚水低所以被认为非常适合殡葬,这也是北邙山为什么坟墓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北邙山有着许多的植物和动物资源,它是洛阳牡丹的原产地,由于当地地势高所以阳光照射非常充足,这种独特的环境和气候让一些花朵非常适合在这里生长,牡丹的花朵也比其他地方的要大。
这里还曾生活着很多的野生动物,比如草兔等等。
洛阳北邙葬了多少帝王已经初步确定安葬在北邙山的帝王有24位,从东周东汉到后唐等等六个朝代的帝王都曾安葬在这里,其中东周朝的王墓有8座、东汉帝陵5座,曹魏帝陵1座,西晋帝陵5座,北魏帝陵4座,五代后唐帝陵1座,是中国最大的陵墓群遗址之一。
东汉得到帝陵包括光武帝、安帝恭陵、顺帝宪陵、冲帝怀陵、灵帝文陵等等,光武帝也就是被称为史上最圆满的汉光武帝刘秀,他曾在统一全国后实施注重民生的政策,传言是毛主席最敬仰的一位帝王。
当然其中也包括很多命运惨淡的帝王,比如2岁即位3岁驾崩的汉冲帝刘炳。
民间传言洛阳邙山不能去虽然北邙山被认为是人杰地灵的地方,也曾安葬了许多帝王,但是在民间曾传言战力是不能去的。
根据文物部门的调查显示,2007年这里的960座封土墓中已经有630座消失,而且每年都在以7座的速度在消失,虽然主要的原因是自然破坏,但是还有一些消失的原因却众说纷纭。
甚至还有一些陵墓的主人都未查明就离奇的消失了,有些在陵墓附近种植的树木后来也都死亡了,很多地方现在是杂草丛生,并非整个北邙山都是传说中的风景秀丽,甚至谣传在北邙山还曾出现过一些灵异事件,当然遇到这些事件的人寥寥无几。
由于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因此有着非常多的古墓,比如广西十万大山古墓群、北邙山古墓等等,但是并非任何地方都可能出现古墓,目前最可能出现古墓的地方主要集中在西安、北京、南京和洛阳等地,这些地方在古代比较发达,因此有着许多的帝王慕和陪葬墓。
最可能出现古墓的地方在中国古墓最多的地方是在陕西省,因为其中的西安也就是古代的长安,它曾是十三朝的古都,秦朝、唐朝和汉朝等等都建都在这里,所以陕西是古代中国的文化、政治以及经济中心,在西安就曾出现过很多的帝王墓,还有一些亲王、贵族等等古墓群,著名的秦始皇陵就在陕西。
除了陕西之外最可能出现古墓的地方是北京、南京和洛阳等地,北京有十三陵等等千年古墓群,南京则有明孝陵等等,洛阳也有着众多的古墓群,比如北邙山和周边就分布着很多的古墓群,这些古墓都有着很重要的研究价值,保持数量也是全国最多的。
农村最简单寻古墓方法在一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农村,也可能存在古墓,要发现这些古墓需要有一定的方法,比较常用的一种是:先从史书和民间传说中寻找古墓的踪迹,然后到所在地探访来进一步确定地点,一般而言村子的名字就会决定是否有古墓,比如上陵村等等,因为从汉武帝开始就有茂陵的说法。
在确定大概位置自后,就可以进行实质性探索,比如使用铁锥插入地下,提起之后根据带出来的土的颜色来分辨,如果土层的颜色一致且比较和谐说明这里没有被挖掘过,是不存在古墓的;而假如带出来的土颜色变化明显,还存在这断层就有可能存在墓葬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