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都觉得牛看起来比猪肉瘦,所以相同分量的牛肉,一定能量更低、蛋白质含量更多、也一定比猪肉更健康。
但其实,牛肉未必比猪肉更健康有营养,主要还是要看你吃的是哪个部位的猪肉、哪个部位的牛肉,还得看你吃的是啥品种的猪和牛。
话不多说,下面是营养师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的数据,整理的牛肉和猪肉红黑榜”,看看到底哪种肉更健康。
01、牛肉和猪肉红榜”
先把营养表放出来,大家看一看。
表中提到的,就是上了红榜”的牛肉和猪肉:
牛后腱、牛前腿、牛后腿、牛里脊、牛前腱、牛肋条、瘦猪肉的营养对比。
制图:谷传玲
一、6 种牛肉
上榜的有 aKglnT6 种牛肉,分别是牛肋条、牛后腿、牛后腱、牛前腿、牛前腱、牛里脊。
上榜理由:在牛肉里,从控能量、控脂肪和补铁方面来看,都是佼佼者。
二、1 种猪肉
上榜的猪肉只有 1 种,就是瘦猪肉。
上榜理1316世界之最由:
1. 蛋白和铁含量和上面提到的 6 种牛肉差不多。
2. 维生素 B1 含量是 6 种牛肉的 9~18 倍。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2010~2013)》的调查显示,全国城乡居民维生素 B1 没达到推荐摄入量的比例高达 87.3%。
[1]
虽然粗粮也富含维生素 B1,可是很少在家吃饭的白领却很难做到主食粗细搭配。
但是即使顿顿都外食,每天吃上 50 克猪瘦肉却很轻松,这就能满足成年女性每日维生素 B1 需求的 22.5%,所以跟牛肉比瘦猪肉富含维生素 B1,是它很大的一个营养优势。
3. 虽然能量、脂肪略高于 6 种牛肉,但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吃的畜肉不多,和禽肉加起来才每天 40~75 克。
这 40~75 克里我们就算多分配一些给畜肉(比如分配给畜肉 50 克),算一算吃猪瘦肉或这 6 种牛肉,能量和脂肪的摄入差异也很小,以至于都没必要计较这个差异。
比如拿猪瘦肉和能量最低的牛腱子比,吃 50 克猪瘦肉也就才多摄入 22.5 千卡的热量。
再比如拿猪肉和脂肪含量最低的牛里脊比,吃 50 克猪瘦肉也就才多摄入 2.65 克脂肪。
这里的瘦猪肉是多瘦的肉呢?是指脂肪含量在 5%~10% 以内的猪肉,就是看起来基本没有肥肉的肉,像里脊肉就是,没有概念的朋友可以参考着下图来选。
不同类型猪肉的脂肪含量。
图片来自《中国食物成分表 标准版 第6版第二册》
02、牛肉和猪肉黑榜”
同样,先放出营养对比表。
其中位列黑榜”的牛肉包括:牛胸肉、牛腩肉、牛肩肉、牛小排;
位列黑榜”的猪肉包括:猪小排(杜长大猪)、猪小排(良杂猪)、猪后肘、猪软五花肉、猪硬五花肉、猪后臀尖、猪肋条肉。
11 种牛肉、猪肉黑榜”的营养对比。
制图:谷传玲
这 11 种肉的能量和脂肪含量都很高,而且饱和脂肪含量高。
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不利于心血管健康,因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饱和脂肪酸摄入最好控制在总能量的 10% 以内。
以成年轻体力劳动者女性(大多数白领)举例,推荐的每天能量摄入为 1800 千卡,那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就要控制在 20 克以内。
我们拿饱和脂肪酸含量还不算高的五花肉举例。
做红烧肉一般都选肥肉薄、肥瘦分层清晰的软五花,香喷喷的红烧肉,很多人一次应该会吃下图中四五块。
25 克五花肉,拇指厚,比普通麻将大一些。
图片拍摄:谷传玲
4 块是 100 克,就能摄入 12 克饱和脂肪酸,要知道牛奶、鸡蛋和其他食物中都含饱和脂肪酸。
所以像这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猪牛肉,真的要控量。
最后特别提醒 3 点:
1. 上面这 11 种肉中,很明显牛千易网肉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所以仅从这一点来说,也不能笼统地说aKglnT牛肉比猪肉更健康。
2. 除了表格中的牛肉,像涮火锅的肥牛也尽量不选,肥肉看起来都那么明显,能量和饱和脂肪酸自然也低不了。
3. 猪肉在饱和脂肪酸含量方面,比牛肉要低一些,如果是饲料中添加了亚麻籽,还能增加人体必需脂肪酸 -亚麻酸,降低饱和脂肪酸,这使得其在脂肪酸方面的优势更加凸显。
03、小结1316世界之最
不是牛肉就比猪肉更营养,猪瘦肉在能量、脂肪和蛋白方面都不逊色于牛肉,而且比牛肉还更补维生素 B1,而牛肉里也有些肉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更得控制。
所以根据上面的红黑榜”选对肉很重要,但即使是红榜”上的猪牛肉,也别多吃,每天 50 克就挺好。
现在小编给大家普及一下为什么回族人不吃猪肉的原因。
解读回族为什么不吃猪肉? 回族人民信仰伊斯兰教,是穆斯林。
穆斯林不吃猪肉的原因是《古兰经》明文禁止穆斯林吃猪肉。
古兰经指出不洁的食物只有三种: (1)自死物 (2)血液 (3)猪肉 事实上,不吃猪肉并不是穆斯林的专利,也不是《古兰经》首倡禁止。
往上追溯五千多年,综观各宗教及文化,人类为何普遍厌猪、禁猪呢?得从以下几方面谈起: 一、貌丑、怪异,性贪婪、愚笨 世界各民族语言在形容人貌丑、懒散、愚笨等方面都用“猪”字形容。
就连我们周围的有些人,在说某个人太笨的时候,也都开玩笑似的说“某某人太‘猪’了。
” 二、喜污秽 其生活区域肮脏不堪,食用的饲料也是污秽的,难与食草类动物相比。
三、性恶无常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但猪一旦饿极连生猪崽也照食不误。
一般动物,即便小鸟也会与饲养它的人建立某种感情,义犬救主等动物助人的故事广为人知,但猪却有时连饲养它的人的婴孩也有拱死吃掉的现象,其性较之虎狼有过之而不及。
四、乱伦交配 幼猪一旦到发情期,有的会同生养他的母(公)猪交配,繁衍后代无上下、尊幼之分。
而牛羊则不会这样。
还有,猪的脖子上只有一根筋,既不能看到天,也不能回头,穆斯林们是讲究回心转意的,而猪的这一特性和穆斯林们的这一生活习惯背道而驰,这也是穆斯林们不吃猪肉的一个原因。
猪肉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中医就知道,一个病人病重的时候,医生说:“回去炖点牛肉,羊肉补一补。
”你见过医生让吃猪肉的吗?猪肉是败肉类,身体不好的吃了能把人吃死的。
还有中国的职业球员,外国教练对他们第一条要求就是不吃猪肉。
五、古今中外的医学家都曾提出过他们的科学见解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人称医圣。
他曾在其名着《本草纲目》写道:『猪,吃不择食,卧不择埠,目不观天,行如病夫。
其性淫,其肉寒,其形象至丑陋,一切动物莫劣于此,人若食之恐染其性」。
又说:「南猪味厚,其毒尤甚。
」他的意思是说南方的猪其毒害是极大的,这自然会使人们联想到其它地方的猪也是有害的。
关于猪的各部位对人的危害他进一步分析说:「猪肉:凡猪肉苦微寒,有小毒。
凡猪肉能闭血脉,弱筋骨,虚人肌。
凡肉有补,睢猪肉无补。
猪,猪肉毒唯在其首,疾者食之生风发疾。
猪心多耗心气;猪肝,猪临杀惊气归心,绝气归肝,俱尔可食,食必伤人;猪肾,久食令人伤肾;冬月不可食,损人真气。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猪身上的病毒病菌和寄生虫最容易传染给人,上世纪之初大规模爆发的“西班牙”流感其源头就是一种猪身上的流感病毒。
看了这些,穆圣所言猪乃不洁之物就不难理解了。
而这才是伊斯兰教为什么不吃猪肉的主要原因。
@-----------------------提示-------------------------@ 今日生肖运势播报专版,每日生肖运势查询,欢迎大家到(今日运势版)查看。
化太岁锦囊开始热销,欢迎有需要的到【吉祥商城】查看下单购买。
27日,上游新闻记者从当地了解到,打人者被行政拘留7天,罚款200元。
大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应称,已对网友举报情况立案调查,案件正按程序办理之中,涉事店铺已暂停营业。
(据11月27日上游新闻报道) 相关视频截图 据当事人讲述,这家店对外宣称售卖的是风干牦牛肉,实则卖的是风干猪肉。
他们在付330元购买了5袋牦牛肉干后,主播现场讲解时被商家认出来了,随后发生冲突,最后他被人一脚踹翻在地。
商家发现自己售假行为暴露,坚决不开票,后来又想抢夺手机还踹人。
难道,用这种方式就能掩盖自己的售假行为吗?不过是掩耳盗铃之举罢了。
需要强调的是,在镜头面前暴力对待打假博主,更说明了他们对售假无所顾忌。
不少网友在新闻跟评中,既表达了对商家售假和实施暴力行为的谴责,也同时质疑:如此挂羊头卖狗肉,当地监管部门哪里去了?这个问题问得好。
据报道,收到举报后,大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到涉事店铺进行调查,商家出示的配料表显示,商家宣称的“风干牦牛肉”实为风干猪肉。
换言之,这就是赤裸裸地售假。
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只要上街,对相关商品稍作检查就能一目了然。
黑衣人的这一脚,当地应该高度重视。
如今,在互联网时代,每一起负面事件,都会给地方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事后严肃追责有时候都未必能挽回。
就在前几天,据澎湃新闻报道,有博主在大理双廊古镇商家购买银器,在三家不同店铺买的商品,有两家没有检测出一丁点儿银,同样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客观来说,在文旅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像大理这样风景优美的旅游城市,受到打假博主的关注是必然的。
不论这些博主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当地都应该“扎紧篱笆”,经得起打假博主的“打”。
如果四处“漏风”,成为售假“洼地”,打假博主闻风而至,就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当地对此不能不有所警觉。
北方某地“大虾”事件,华东某地的“鬼秤”事件,给地方形象造成的伤害是持久的。
“这一脚”也当踢醒地方监管部门,面对售假行为不能“装睡”。
说到底,还是有关部门要主动作为,拿结果说话,用实际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多像打假博主一样行动,多亲临一线执法,形成震慑。
否则,地方形象就容易被个别不法商户给毁掉,最终伤害的是地方的整体利益。
大家都在一个锅里吃饭,绝不能允许少数人有“吃饭砸锅”的行为。
地方旅游资源丰富,是老天爷赏饭吃,但管理一定要配得上“颜值”。
在公众越来越重视城市口碑以及旅游体验的当下,地方应该对“挂羊头卖狗肉”保持零容忍的态度,用实际行动回应网友期待。
只有让打假博主满怀期待而来,最终失望而归,才是最好的结果。
(来源:极目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