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水 > 功法典籍 > 螳螂拳

螳螂拳基本运用练习之勾搂采手捶和劈捶

时间:2024-10-10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勾搂采手捶(拗步捶)

1.动作解说:

(一)预备势(图2-56)。

(2)右脚横移,置于左前方,右手沿肚脐高度由内往外划出,而后手掌尖端朝上,与眼睛同高(图2-57)。

(3)左脚大跨马步,成四六势,此时左掌朝前攻出,右钩手翻腕变拳后引至右腰际(图2-58).

(4)左脚如跨踏势并配合扭腰动作,成登山势。

同时出右拳击出,左掌则移置右腕之肋下部位做为防卫动作(图2-59)。


2。

注意事项与要领:

此钩搂采手捶的练习务必反复练习,不厌其烦,而且能练至"倒练如流"方可。

先按(1)一(4)的动作要领练习,同时改为左脚横移,最后到打出左拳的相对采手捶。

在中国拳术的攻击方法上,由内而外打向对手谓之"钩"((2)之动作),由外而内打向对手谓之"搂"((3)之动作);而以单手抓住对手之来击拳路谓之"采"((4)之动作)。

至于拳打前方而脚部往后崩直时谓之"拗步捶"图2-60, 61)。

相对来说,这有别于顺步捶。

突击对手心脏者谓之"偷心捶"。


劈捶

1.动作解说:

(1)预备势(图2-62)。

(2)右脚横向左方跨出,左手握拳横扫向左方,其位置约在左肩略上方,右手则成掌拂向脸部前方(图2-63)。

(3)左脚跨向右脚前方成侧向骑马势,此时左拳沿眼际划向左侧远方,右掌回收置于脸侧(图2-64)。


2.注惫事项与要领:

以拳路出击时,小指侧(空手时谓之拳槌)的攻击部位称作"劈捶"或"劈轧"(图2-65, 66 )。

此时为了增强攻势务必扭腰侧身。

而此种拳路专攻向对手的后头部及太阳穴、头顶、肋腹、肘、膝等部位。

下盘以骑马势、登山势为佳。


3.螳螂拳劈捶用法解说:

先以左掌外侧架住对手左拳的攻击,随即将右脚踏向对手左脚后侧,再出右拳侧击其后头部(图2-67, 68)。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标签: